戚治宇
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4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4例。对照使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87.5%,对照组是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优秀,临床中推介使用。
作者:白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是临床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疾病,多在婴幼儿中发病,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癌变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罗千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联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及 VAS 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对照组为8%,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剖宫产过程中,联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7±3.6)d、并发症发生率6.4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21.5±4.7)d、并发症发生率2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肋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实施和推广。
作者: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3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采取中段尿对其进行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的菌株有38株,27株(71.05%)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余11株(28.95%)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所有菌株敏感度依次为亚胺培南、三代头胞菌素与喹诺酮、青霉素;细菌阳性组为11例,阴性组有27例患者;所有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7.37%,细菌培养阴性组总疗程为(51.93±13.23)w,阳性组为(48.93±14.28)w,相对比虽有差异,但不明显,P >0.05。结论: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检验与药敏试验,对我们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煜丰;叶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相关生化检验项目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经该院诊治的6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一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情况;并进行比较。通过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证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情况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意义。结果:对照组血清肌酐(75.66±16.58)血清尿素氮(5.83±1.23);研究组血清肌酐(102.35±27.98)血清尿素氮(12.14±2.24);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看出相关的生化指标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身体指标,更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实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要点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门诊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分析其护理要点,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 <0.05)。结论:采用加强护理方式干预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理念为基础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工作与情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华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7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 A 组与 B 组,A 组41例,B 组38例。A 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B 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出血并发症几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二者数据有差异(P <0.05)。A 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44%,B 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A 组明显低于 B 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中医学结合治疗的疗效较显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以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作者:杜国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皮内连续缝合的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会阴侧切伤口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参照组70例患者使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治疗组70例患者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缝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 <0.05);缝合时出血量和 VAS 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参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参照组,其乙级愈合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会阴侧切伤口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方法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良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10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回顾分析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等资料。结果:经过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发现,97例患者成功救治痊愈出院,2例呼吸心跳恢复,1例急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7.00%。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情况,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精心护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莉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与肿瘤内科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防治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该院进行咨询的高血压患者32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仅给予药物干预,实验组给予全面防治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自觉关注病情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区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防治活动,有助于促进患者关注自己的疾病。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19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1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视力情况、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和出院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针对中医辨证施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8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部、颈部和上肢 VDS 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加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理论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有益于病情控制与好转,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杨海蓉;符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结核病属于高危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我国结核病病患人数位于全球前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愈发被政府部门所注重,且使用相应方法给予控制。可是总体状况并不乐观。
作者:余淑梅;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SAII)与脑出血(ICII)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工作中的异同点。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SAII(实验组)、ICII(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比分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要点以及异同点。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同点上来看,SAII、ICII 患者均需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保证患者的二便通畅,做好对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干预。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的异同点上来看,主要是对 SAII、ICII 患者病情观察的侧重点不同。SAII 患者病情观察的重点在于头痛强度、性质与持续时间,ICII 患者主要在恢复期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结论:对 SAII、ICII 患者而言,针对其具体情况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加速病情好转,确保治疗预后质量。
作者:丁建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该科纳入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病例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所选病例分成 A、B 两组,每组36例。A 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疗法,B 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心室颤动发生情况,比较疗效。结果:A 组心室颤动发生率为2.78%,B 组为16.67%。A 组明显比 B 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B 组为75.0%。A 组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合理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可减少心室颤动发生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超;刘聪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长抑素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间前来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以及 ICAM -1、CRP 指标较参照组远远较优(P <0.05);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差甚微(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行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可获取可观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可借鉴价值。
作者:杨德强;张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混合痔手术治疗后中采用祛毒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该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个治疗小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金玄痔科熏洗散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祛毒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各项差异对比均( P <0.05)。结论:在混合痔手术后给予祛毒中药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红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