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分析

杜国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急性心肌梗塞, 治疗效果, 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7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 A 组与 B 组,A 组41例,B 组38例。A 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B 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出血并发症几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二者数据有差异(P <0.05)。A 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44%,B 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A 组明显低于 B 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中医学结合治疗的疗效较显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以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 T2、T3、T4 SBP、DBP、HR 指标变化情况存在差异(P <0.05),对照组 T2、T3、T4 SBP、DBP、HR 指标明显高于 T1,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 T2、T3、T4、T5、T6各指标与 T1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SBP 在 T2、T3有所下降,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促使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武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故意伤害案指的是犯罪分故意对受害人进行的非法伤害。在故意伤害案中,受害人身体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对这些损伤进行科学鉴定是对犯罪人进行量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求法医必须要就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进行科学鉴定。本文先简要概述了故意伤害案,然后就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的原则和鉴定程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余朝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核磁共振诊断腰间盘突出的研究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在腰间盘诊断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共收治腰间盘突出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方式为磁共振脊髓造影诊断方法,对照组诊断方式为常规核磁共振诊断方法,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特点。结果:在54例患者中所检查到142个突出椎间盘,椎间孔型22个、中央型40个、旁中央型52个、游离型28个,在检查过程中,观察组中所采用的磁共振脊髓造影法对于对照组中所采用的常规磁共振法在椎间孔型、旁中央型判断中灵敏度占有优势,两组腰间盘突出诊断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腰间盘出突出的诊断过程中,磁共振脊髓造影诊断方法更加具有应用价值,其诊断结果更为准确有效。

    作者:徐长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SAII)与脑出血(ICII)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工作中的异同点。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SAII(实验组)、ICII(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比分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要点以及异同点。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同点上来看,SAII、ICII 患者均需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保证患者的二便通畅,做好对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干预。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的异同点上来看,主要是对 SAII、ICII 患者病情观察的侧重点不同。SAII 患者病情观察的重点在于头痛强度、性质与持续时间,ICII 患者主要在恢复期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结论:对 SAII、ICII 患者而言,针对其具体情况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加速病情好转,确保治疗预后质量。

    作者:丁建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中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2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对照组,n =100)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观察组,n =100)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展开结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健康体检者经检测示 Glu高于对照组,CK、AMY 均低于对照组(P <0.05)。TP、K +、ALP、Ca2+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可使血液稳定性增加,未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比例33例。接受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比参照组明显较短,且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经比对后,实验组也明显较少,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可知。两组间差异正相关。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其临床疗效较比传统治疗更具优势,可以进一步实践和应用。

    作者:张建辉;郭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及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350例高度近视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眼底病变分成两组,统计眼底病变发生几率,对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结果:眼底病发病率是14.7%。病变组患者的男性数量、高龄数量、高屈光度患者数量以及眼轴长比例均要比无眼底病变组患者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男性较多、高屈光度较多、眼轴长情况差,用眼不合理情况普遍,这些是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针对高危群体提供干预措施,预防高度近视致眼底病变情况发生。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 ICU 护理专业方向护生随机分为研究组(OSCE 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40名,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实施 OSCE 前后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生实训后笔试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实训后各考站总评分和 CTDI - CV 评分均高于实训前(P <0.05)。结论:应用 OSCE 可对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做出客观评价,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敖琴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探析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一期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二次手术和延迟愈合率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 <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显着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肛周脓肿患者一期根治术治疗,不仅手术成功率高,还能降低二次手术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恩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探究实际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之间存在冠心病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划分为均等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分配患者60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实际状况。结果:实验组经过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为50例,有效为6例,还有4例则为无效,有效率实际为93.3%。对照组经过临床常规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为39例,有效为7例,还有14例则为无效,有效率实际为76.7%;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而言实验组在心功能分级情况良好,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予以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安全性优良,因而临床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黎修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来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实施大分割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毒性以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均为Ⅰ~Ⅱ度,无显著差异(P >0.05),均未出现明显的放射性心、肺毒性,均未出现心前区不适、气促、咳嗽症状,观察组患者的 EWB 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 PWB、SWB、FEB、AC 得分以及量表总得分(TOTA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相同,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康建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吉;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黄疸防治中采取早期抚触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黄疸防治中采取早期抚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2名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名.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抚摸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总胆红素、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四项指标。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数值低、首次排便时间早、胎便转黄时间早、黄疸消退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疸防治中采取早期抚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联合中鼻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鼻部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鼻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联合中鼻道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鼻部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艳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铁调素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与慢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铁调素对缺铁性贫血及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检测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及80例慢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调素水平。结果: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低于慢性贫血组(P <0.05)。结论:铁调素为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的简便经济的方法,适合用于临床。

    作者: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10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回顾分析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等资料。结果:经过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发现,97例患者成功救治痊愈出院,2例呼吸心跳恢复,1例急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7.00%。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情况,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精心护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莉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在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剖腹产术的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胀、并发症发生率为5.71%、5.71%,对照组为37.14%、20%;观察组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冯洁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血液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25例为常规组,另行综合护理的37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61.5%(8/13),子宫内膜癌38.5%(5/13),子宫内膜增生46.2%(6/13),子宫内膜息肉38.5%(5/13);对照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15.4%(2/13),子宫内膜癌23.1%(3/13),子宫内膜增生30.5%(4/13),子宫内膜息肉15.4%(2/13)。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能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王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气管异物发病因素及外科护理对策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儿童患者出现的气管异物病症进行发病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尝试探讨儿童此项病症的护理对策建议。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的收集,在该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近两年时间内收集儿童患者资料720例,针对以上患者进行发病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策计划,在急救理论指导下关注儿童患者病症治疗,重视预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防止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在儿童出院后进行家属护理指导。结果: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导致儿童患者出现气管异物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误食和吞咽异物造成的病症比较严重,并不存在死亡的儿童患者病例情况,在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预防儿童患者出现气管异物病症的工作非常重要,应提升家长对此病症的关注程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降低可能发生此类病症的几率。

    作者:路翠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