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铁调素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与慢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丁芳

关键词:铁调素, 缺铁性贫血, 慢性贫血, 鉴别
摘要:目的:探讨铁调素对缺铁性贫血及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检测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及80例慢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调素水平。结果: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低于慢性贫血组(P <0.05)。结论:铁调素为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的简便经济的方法,适合用于临床。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获得研究样本,使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QWL7-32)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使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的护士职业生命质量差异。结果:1110名护士,25~40岁年龄段护士职业生命质量低于25岁年龄段和40~55岁年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儿科、妇产科、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低于外科、内科、手术室、检验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随着学历的提升,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越低;<5年工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低于5~35工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不同职称、婚姻状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5~40岁年龄段、儿科护士、妇产科护士、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较差,大专学历的护士、5~35工龄段的护士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作者:苟智琼;赵逸秋;左匀慧;侯树林;严丽;罗芳;黄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永久性房颤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 <0.05);治疗后两组的 NT - proBNP 及 hs - 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永久性房颤采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心肌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患者104例,统计分析104例患者在应用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前后的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状况,并记录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状况。结果:104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后的的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低于患者护理前的状况,差异显著(P <0.05);并且患者护理护理后并未出现并发症状况。结论: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状况,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6例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该院的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正规西医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加以正规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失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实验组中:显效21例,有效26例,失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后者疗效明显优于前者,且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具有良好疗效,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清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室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记录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及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33%)、SAS 分值、SDS 分值更低,护理总满意率(93.33%)更高(P 均<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预防胃癌患者手术室相关并发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9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83.6718.58)min 及(3.521.80)d,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60.588.45)ml 以及(2.121.54)d;59例患者中5例出现轻度手术切口感染,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对诊疗工作服务总满意率约为96.61%(57/59)。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肠梗阻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康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绍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血液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25例为常规组,另行综合护理的37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比例33例。接受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比参照组明显较短,且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经比对后,实验组也明显较少,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可知。两组间差异正相关。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其临床疗效较比传统治疗更具优势,可以进一步实践和应用。

    作者:张建辉;郭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医院门诊科分组护理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医院门诊科分组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门诊科就职的护理人员100例,于2015年2月开始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比分组护理管理前后门诊患者的护理合格率和门诊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结果:分组后门诊患者的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分组前,分组后门诊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与分组前相比更具优势(P <0.05)。结论:在儿童医院中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门诊科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潘雯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结合微创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4例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结合微创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2例采用中西结合微创法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42例患者仅使用西医手术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 Flynn 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 Flynn 肘关节功能评分为优、良、一般的分别有20、14、6例;而对照组患者的 Flynn 肘关节功能评分为优、良、一般的分别为12、10、8,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9.5%,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28.6%,两组的差异明显(χ2=4.9412;P <0.05)。结论:采用中西结合微创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更佳,患者的康复情况更加理想,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10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回顾分析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等资料。结果:经过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发现,97例患者成功救治痊愈出院,2例呼吸心跳恢复,1例急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7.00%。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情况,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精心护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莉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于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向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员调整与培训等一系列整个措施,提高门诊导医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整改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后,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度较整改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通过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完善门诊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宗瑾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经护理后对比两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以 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较高,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玺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采用 PDCA 循环法进行管理的87份资料列为实施后组,同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87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灭菌清洗合格率。结果:比较实施 PDCA 循环法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实施后的合格率87.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8.6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消毒供应室各工作,对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提升作用,确保工作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科室整体满意度。

    作者:罗玉;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股沟疝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意义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该院接受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则采用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 修补术)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对患者实施12个月的随访,了解腹股沟疝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4例,占1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17例,占42.5%;一年后,研究组患者中复发的有1例,占2.5%,对照组患者中复发的有5例,占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卢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6例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对本研究中的36例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随访率100.00%。长愈合时间8周,短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未出现针孔感染的病例,除1例患者因骨缺损及伸指肌腱行植骨术未行肌腱修补且拇指近节粉碎性骨折而有指间关节活动不利,其他患者的手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周立健;李春江;张凤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注重兴趣培养的医学生见习教学方法探讨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分析见习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探讨注重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期有助于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作者:黄韩冬;李露;杨雪峰;何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螺旋 CT 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 CT 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66例肝癌患者,进行螺旋 CT 增强扫描检查,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检出弥漫型肝癌7例,占10.6%,结节型肝癌20例,占30.3%,巨块型肝癌39例,占59.1%。结论:在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中,增强螺旋 CT 具有简单、安全而且准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东;熊杰;罗计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某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规定前32例患者为实验组,后32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实验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抢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进行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急救时间、治愈率、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患者的急救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均高于常规的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抢救时间,还能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和满意度。

    作者:乔亚男;赵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