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华容

关键词:以人为本, 妇产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理念为基础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工作与情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手术室中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进行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纪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5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咪达唑仑组(M 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空白对照组(K 组),每组各19例患者,记录五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Ramsay 评分。结果:D1、D2、D3和 M 组患者 T2至 T5时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T0至 T1时(P <0.05)。T3至 T5时,D2、D3和 M 组患者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K 组患者(P <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镇静效果好。

    作者:刘建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照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52.05±10.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3.24±15.25)ml,肛门平均排气时间(14.29±2.49)h,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项手术评价指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术后1年复发率为3.57%,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要点分析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要点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门诊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分析其护理要点,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 <0.05)。结论:采用加强护理方式干预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该病房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2015年10~12月)及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2016年1~3月)护士日常接收药品扫码率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1~3月共有药品总单数2423列,接收药品总单数2273列,SPD 扫码率93.81%,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增长执行率27.41%。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士接收药品的扫码率,提高了护士日常工作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王燕;朱枣兰(通讯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 HIC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术),各35例,比较两组手术观察指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85.7%)高于对照组(77.1%),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 HICH 优势更为明显,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1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青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中医艾炙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盆腔炎时,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妇科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韦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探讨手术室中的细节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和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术伤口感染情况。结果: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术伤口感染情况明显好于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组的患者( P <0.05)。结论:患者术后有必要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良好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达到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干翠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对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5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睡眠率分别为52.0%和84.0%,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何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危重患者肠道复苏与治疗进展

    肠道器官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场所,也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其在确保人们的免疫功能正常以及消化功能正常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危重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中,而且患者体内的血液也被重新调控,由于优先供应心脑等器官,所以就会造成肠道缺氧、缺血以及肠道屏障明显受损的问题,患者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进行有效且快速的肠道复苏和治疗就显得十分的关键,文章就对此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作者:席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本科室的200多名长期透析患者从内瘘术前、术后相关知识宣教、饮食宣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指导,施实个体化宣教相结合的方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方面:内瘘感染率、闭塞率明显下降,饮食方面知识、用药知识均掌握较好,医护之间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丽萍;汪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疗体会

    目的: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出院病例临床资料,对比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胸腔内注射行胸腔粘连术、开胸手术几种方法的疗效。结果:41例患者气胸消失,1例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后康复。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及穿刺抽气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较为常用的有效的安全的方法,经胸腔镜给予高渗葡萄糖注射或胸腔镜喷撒滑石粉至胸腔内等办法造成胸膜腔粘连等治疗,是预防气胸再次复发的有效办法。

    作者:冯礼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的较为常见,但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较为少见。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又称 Houssay 综合症,又叫糖尿病消失综合症[1]。其特点是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时糖尿病自行缓解,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2016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童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临床实践课题研究,重点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该院手术室(2014年3月)成立专门的 QCC 小组,小组成员为7人,7成组成品管圈。全面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配合过程中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通过探讨研究分析指出原因,后再制定出相对应的方案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接受品管圈培训后,在术前访视效果上明显提高,缺陷率大幅度降低;并且护士手术急救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差异显著(P <0.05)。结论:品管圈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实践领域,效果显著。

    作者:张富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对小儿包皮、包茎应用包皮环切术治疗中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包皮异常、行包皮环切出治疗的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后观察、健康教育、给予相应的指导等,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论:对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儿加强术后护理,可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使患儿的痛苦减轻,提高家长满意度,患儿及家属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作者:符雪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

    作者:杜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西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整理统计该院西药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登记在案的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记录120例,对登记在案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2013年至2015年西药房共下处方2849例,调剂差错处方120例,2013年发生调剂差错45例,2014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40例,2015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35例,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数量错误、用法用量错误、禁忌错误、其他错误。结论:合理对待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应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应用于临床处方调剂工作中,可减少处方调剂差错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谢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经护理后对比两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以 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较高,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玺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电子胃镜室感染的控制管理

    目的:降低电子胃镜使用中产生交叉感染,探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分析电子胃镜在操作管理中存在的感染隐患,制定电子胃镜清洗消毒操作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结果:正确的电子胃镜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胃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结论:严格执行胃镜感染管理防护措施,预防胃镜使用时的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宿玉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肺心病整体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肺心病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选自该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的98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都有49例病例。甲组行整体护理,乙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情变化,比较 ADL 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甲组 ADL 评分为(74.5±2.3)分,乙组为(52.1±2.9)分。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 <0.05)。甲组患者满意率为95.92%,乙组为81.63%。甲组明显比乙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整体护理法对老年肺心病者进行施护,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归转。

    作者:蔡瑷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