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策略的研究

武彦增

关键词:高龄, 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策略
摘要:目的:探索对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挑选该院2013年至2015年90例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66~99岁,平均(81.3±1.1)岁,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方法,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是86.67%,对照组优良率是82.3%,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内固定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但是对于同时患骨质疏松,无法长期卧床与骨折不稳者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却更加适合,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对内固定术加以替代。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6例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该院的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正规西医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加以正规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失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实验组中:显效21例,有效26例,失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后者疗效明显优于前者,且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具有良好疗效,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清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狼疮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疫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开展延伸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有服药、心理以及健康指导和院后随访。结果:60例患者均的都成功抢救,并进行1至2年的随访工作,有3例患者出院后半年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对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具有积极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池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0例已婚妇女,经由 TCT 法检查,发现异常的95例患者,结合病理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0例行 TCT 检查的已婚妇女,出现异常的有95例,其中,主要包括35例 ASC- US,20例 ASC - H,25例 LSIL,15例 HSIL。病理学检查结果,3例 CIN,17例宫颈癌,75例宫颈炎症,相对应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0.9%、94.6%。对于确诊的20例 CIN 和宫颈癌,分别为2例宫颈光滑、2例轻度糜烂、5例中度糜烂、11例重度糜烂。结论:TCT 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癌与 CIN 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掌握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关系。

    作者:范香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施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中医辨证施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8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部、颈部和上肢 VDS 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加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理论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有益于病情控制与好转,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杨海蓉;符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患者实施语言及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实施语言及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阑尾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5%,P <0.05);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显著(P <0.05)。结论:手术患者实施语言及细节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者颇为满意,无明显的焦虑情绪产生及术后疼痛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凤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中有29例出现发热,8例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1例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7例出现惊厥;均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下降;35例患儿在住院期间有2例死亡,33例患儿治愈。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复杂,加强临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意识很有必要,同时也要求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有效针对性护理,以便更好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评价及观察护理评价

    目的:探讨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具体效果,并观察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76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干预)和观察组(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各38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χ2=7.89,P <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68±1.93)d、(2.42±0.8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 =12.48,13.32;P <0.05)。结论: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确切,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科学护理干预,能尽可能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风险,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姜先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采取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作为对照组;另外56例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妇女的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根据胎盘胎膜完全娩出率、清宫率、产时产后出血量、子宫破裂及副作用发生率,综合评价引产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完全娩出率大于对照组,清宫率小于对照组,经 T 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产时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妇女的子宫破裂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缩短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高,产时产后出血量少,且应用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对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将相应的护理措施融入其中。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比例。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便秘或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坠床或跌倒的方面,观察组的发生机率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当中,针对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对于患者的康复较为有利。

    作者:蒋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对患者实施加强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卿倩;田玉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48例声带息肉患者,在纤维喉镜下使用 Nd:YAG 激光对其进行治疗,总结并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48例声带息肉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有32例治愈患者经两次治疗痊愈。有61%患者术后4~7d 声音恢复正常,有27%患者术后2周声音恢复正常,有9%患者术后3 w 恢复正常工作,有3%患者术后1个月声音才恢复正常。随访时间为0.6~3年,无复发者。结论:治疗声带息肉的佳方案是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术。手术者应娴熟掌握激光特性、内镜技术及操作技巧,术中也应小心操作,避免激光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使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治疗。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防治化学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随着肿瘤化疗病人人数的快速增长,为现代医疗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于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目前临床有多种预防及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及治疗化学性静脉炎,为之后针对于预防及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郑秀珍;郑青青;朱富东;黄栉;李丽娥;陈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与消毒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与消毒方法。方法:选择该市区四家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9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6年5月,均对他们双手实施微生物监测,同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名,命名为 A、B、C 组,分别采取清水冲洗、肥皂冲洗及消毒液消毒三种方式消毒,消毒后再次检测手微生物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90名检验科工作人员手均存在微生物污染情况,尤其是清洁人员其手污染程度为严重;三组工作人员手微生物在消毒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 <0.05),且 C 组消毒后微生物含量低(P <0.05)。结论: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应合理选择消毒方法处理,相比其他方式而言,消毒液消毒可更好地控制微生物含量,避免感染。

    作者:马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来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实施大分割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毒性以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均为Ⅰ~Ⅱ度,无显著差异(P >0.05),均未出现明显的放射性心、肺毒性,均未出现心前区不适、气促、咳嗽症状,观察组患者的 EWB 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 PWB、SWB、FEB、AC 得分以及量表总得分(TOTA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相同,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康建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的较为常见,但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较为少见。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又称 Houssay 综合症,又叫糖尿病消失综合症[1]。其特点是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时糖尿病自行缓解,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2016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童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取病患均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与综合管理组各80例。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综合管理组为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①感染发生率:综合管理组为1.25%,常规管理组为12.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患者满意度:综合管理组为98.75%,常规管理组为86.25%,两组经统计软件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管理水平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14例消化道早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57)和对照组(n =57),对照组应用内窥镜检查检查、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消化内镜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诊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影像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减少临床治疗费用,建议推广。

    作者:赵学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BIPAP 无创呼吸机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1例分析

    运动神经元病可以导致膈肌失神经状态,出现呼吸肌萎缩无力。BiPAP 无创呼吸机经平台呼气阀与气管切开导管相连接进行机械通气,减轻呼吸肌疲劳,减少有创呼吸机的各种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1例运动神经元病导致呼吸肌无力,在感染后气管切开患者的病历资料,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朱祥;成苏杭;李永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和2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液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各项血液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