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莉;田勇武
目的:探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安宫黄体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短,且阴道出血量少,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安宫黄体酮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能缩短出血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顺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7±3.6)d、并发症发生率6.4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21.5±4.7)d、并发症发生率2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肋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实施和推广。
作者: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增强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45名护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名,对照组18名,实验组行分层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的考核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层管理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值得医院采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2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对照组,n =100)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观察组,n =100)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展开结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健康体检者经检测示 Glu高于对照组,CK、AMY 均低于对照组(P <0.05)。TP、K +、ALP、Ca2+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可使血液稳定性增加,未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3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跌倒、坠床、误吸以及关节挛缩变形等,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9.25%。结论:根据对护理风险发生因素的总结,发现其主要可以分为患者、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三种因素,只有从以上三方面综合防范,才能有效确保护理风险的降低。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不同方式输注硝酸甘油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硝酸甘油微量注射泵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尿潴留发生率为0,心率失常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硝酸甘油微量注射泵入治疗心肌梗死,不良反应少,尿潴留率低,心律失常可得到控制,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张晓鹏;张淑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运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位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选择40 mg 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其降脂作用更为明显,起效快,吸收率高。
作者:俞全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血治疗的13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和分布情况。结果:在1326例输血患者中共检出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9%。男性患者中共出现3例,女性患者中共出现9例,比较不同性别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可知,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 >0.05)。在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 E 抗体所占的比例高,其次是抗- D 抗体。结论: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试验可以有效保证临床中的输血安全,预防患者出现溶血性反应等。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探究实际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之间存在冠心病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划分为均等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分配患者60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实际状况。结果:实验组经过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为50例,有效为6例,还有4例则为无效,有效率实际为93.3%。对照组经过临床常规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为39例,有效为7例,还有14例则为无效,有效率实际为76.7%;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而言实验组在心功能分级情况良好,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予以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安全性优良,因而临床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黎修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探讨手术室中的细节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和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术伤口感染情况。结果: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术伤口感染情况明显好于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组的患者( P <0.05)。结论:患者术后有必要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良好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达到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干翠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针对中医辨证施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8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部、颈部和上肢 VDS 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加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理论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有益于病情控制与好转,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杨海蓉;符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3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采取中段尿对其进行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的菌株有38株,27株(71.05%)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余11株(28.95%)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所有菌株敏感度依次为亚胺培南、三代头胞菌素与喹诺酮、青霉素;细菌阳性组为11例,阴性组有27例患者;所有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7.37%,细菌培养阴性组总疗程为(51.93±13.23)w,阳性组为(48.93±14.28)w,相对比虽有差异,但不明显,P >0.05。结论: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检验与药敏试验,对我们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煜丰;叶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针对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以此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胃镜下食管及不良反应等多种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6%)、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1.3%,P <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了(13%)则高于对照组(6.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状的疗效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极大的提升了治愈率,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吕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利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其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获得研究样本,使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QWL7-32)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使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的护士职业生命质量差异。结果:1110名护士,25~40岁年龄段护士职业生命质量低于25岁年龄段和40~55岁年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儿科、妇产科、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低于外科、内科、手术室、检验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随着学历的提升,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越低;<5年工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低于5~35工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不同职称、婚姻状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5~40岁年龄段、儿科护士、妇产科护士、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较差,大专学历的护士、5~35工龄段的护士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作者:苟智琼;赵逸秋;左匀慧;侯树林;严丽;罗芳;黄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防治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该院进行咨询的高血压患者32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仅给予药物干预,实验组给予全面防治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自觉关注病情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区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防治活动,有助于促进患者关注自己的疾病。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浅析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展开研究,并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平均分为两组,即 A 组40例,B 组40例。A 组选择常规护理,B 组在 A 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比较 A、B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 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到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夏坚祯;杜雪清;曾爱贞;熊学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成人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药联合治疗成人腹泻的疗效确切,且用药较安全。
作者:李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医学领域中应用高新技术的范围不断扩大,高科技的诊疗方式不断出现,目前在临床医学治疗中超声影像已经成为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同时超声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对于超声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地增多,对于超声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超声诊断中对于超声人员的素质依赖性非常高,然而就目前我国医疗环境来看,仍存在巨大的超声专业人才需求缺口,本文将针对超声人员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培养超声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耿庆碧;魏国辉;李文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分析见习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探讨注重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期有助于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作者:黄韩冬;李露;杨雪峰;何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