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杰湖;潘善庆;陈子渊
采用射干庥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4例,结果临床控制56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预测假体型号大小及植入位置,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患肢所需延长的长度;参考术前的测量结果,术中通过测试假体试模、平衡软组织张力,比较标记间距离变化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以获得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肢体长度差异为0-5 mm的患者比例占25.0%;差异为5-10 mm的占43-8%;差异为10-20 mm的占29.2%;差异为>20 mm的占2.1%.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异,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为0-5 mm的比例提高到60.4%.差异为5-10 mm和10-20mm的比例分别降为31.3%和8.3%,术后无肢体长度差异>20 mm.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肢体长度的恢复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术前测量评估,术中采用有效方法评价肢体长度恢复情况,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知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对76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干预对照组各38例.观察手术前后SAS、SDS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说明术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强.术后,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更好.结论: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邹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文章从正确处理医院与患者、医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关系入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构建和谐医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医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腊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和β细胞损伤的病因病机,从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有优势和潜力.但中医药在改善胰岛β细胞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方向还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郑晓峰;瞿勇;马宁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明目方配合西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72只眼)及对照组40例(68只眼),两组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同时配合使用中药自拟补肾祛瘀明目方,两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玻璃体混浊程度、视力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8.1%、95.8%:对照组分别为42.6%,86.7%;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视力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有较好疗效.
作者:林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治疗的21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21例患者存活9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57.14%.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阳建权;赵晓平;周雄波;范小璇;李显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医案医话篇>、<妇儿篇>、<综合篇>等的部分文献,对肝郁气滞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肝郁气滞证的常见病因、症状、治疗药物、治疗方剂、常见疾病等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作者:张书河;郭爱银;陈明;刘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从中药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中药学本科教学应崇尚经典著作学习,重视课程设计,强调历代名家用药经验继承,强化实际应用训练,同时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教学实践,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中药学本科教学质量.
作者:韩彬;戴王强;李军;赵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孕14 d各组蜕膜组织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SOCS3在各组均有表达,模型组的SOCS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的SOCS3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自然流产小鼠模型SOCS3蛋白表达水平,调控Th1向Th2分化,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作者:尤昭玲;刘慧萍;雷磊;赖毛华;何冬梅;周琼;邓菁英;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康秦胶囊对家兔胆汁流量的影响及对胆囊炙豚鼠胆囊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胆囊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引流家兔胆汁,比较前后胆汁流量;采用盐酸林可霉素致豚鼠胆囊炎病理模型来比较胆炎康泰胶囊的抗炎作用.结果:胆炎康泰胶囊高、中、低三个剂量组(0.130 g/kg、0.065 g/kg、0.033 g/kg)能显著增加家兔胆汁分泌量,且高剂量组给药后1 h和2 h的利胆作用明显强于消炎利胆片组的利胆作用;胆炎康泰胶囊高、中、低三个剂量组(0.208 g/kg、0.104 g/kg、0.052g/kg)均能明显改善胆囊炎豚鼠胆囊的病理变化.结论:胆炎康泰胶囊具有较好的利胆、消炎的作用.
作者:欧阳杰湖;潘善庆;陈子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方法治疗重度痔的疗效差异.方法:分别采用PPH手术(PPH组)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重度痔(Ⅲ、Ⅳ期)各4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PPH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早期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PPH作为治疗重度痔疮的新方法,因其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廖一兵;曾小卫;粟军;张献辉;邹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8例,给与健睥疏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给与雷尼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胃镜、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疗效、胃镜、改善主要症状及Hp根除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可靠.
作者:李安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 mg,1次/d;吗叮啉1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旋覆枳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1.3%,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6.1%,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黄来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贝苓降脂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贝苓降脂冲剂、降脂灵片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苓降脂冲剂确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并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熊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桂附地黄丸中的马钱苷(C17H26O10)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00mm×4.6 mm 5 μm),以乙睛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6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0%,RSD%=0.50%(n=5);线性方程:Y=0.8999X+1.3903,r=0.9992线性范围:0.1-0.8 μg,各批次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分别在:0.82-0.86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桂附地黄丸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曾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相反相成配伍体现了中医学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矛盾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寒热共投、补泻兼施、行守结合、升降相因、散敛相配、刚柔相济等配伍方法在方剂配伍减毒的理论中亦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相反相成配伍减毒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方剂配伍减毒理论的完善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艳春;樊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强力枇杷露(煎膏剂)中吗啡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005mol/L庚烷磺酸钠溶(20:40:40);检测波长为220hm.结果:吗啡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05%(n=9).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枇杷露(煎膏剂)中吗啡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衡;曾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主要介绍了近5年来灵芝三萜的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抗肿瘤、抗微生物、降血脂、抗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作用.使灵芝三萜的药理学作用逐渐明确,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作者:黄艳娟;肖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浸膏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以乙腈-甲醇-0.006 mol/L庚烷基磺酸钠的0.01 M磷酸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1:1)溶液(25:10: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1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2.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6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本制剂质量监控.
作者:韩忠刚;冯华;罗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