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升丹外用治疗尖锐湿疣30例临床观察

朱闽;谭新华;黄希妮;谢小兵

关键词:红升丹, 尖锐湿疣, 尿汞, 血汞, 肝肾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对疣体消毒后以红升丹点涂于创面,并对其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进行严格的监测.结果:本组30例中,所有患者在1~3周中疣体均已脱落,创面愈合.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对穿山甲与混淆品猪蹄甲快速鉴别方法探讨

    文章对穿山甲与混淆品猪蹄甲进行紫外荧光分析比较鉴别,方法简易可靠.

    作者:石尚友;黄淑君;邓顺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NH2(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 ℃,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70:1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7~3.952 μg(r= 0.9998),0.03768~0.7536 μg(r= 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3%(RSD%=1.64%),98.21%(RSD%=1.70%);低定量限分别为:12.35 ng、11.34 ng.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妇炎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霞林;郭爱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我国治疗丙型肝炎的第一个中成药——松栀丸近获国家新药证书

    [本刊讯] 近获悉,由湖南省继蒙中草药肝病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刘秀英领衔研制的治疗丙型肝炎的中草药制剂--松栀丸于2007年9月30日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批准为中药第三类新药(国药证字Z20070012).迄至目前止,这是我国第一个治疗丙型肝炎的中成药新药,填补了国内外用中草药治疗丙型肝炎的空白.

    作者:湘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哈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EPS镜检白细胞计数,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PS中白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卵磷脂小体较对照组增加明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6.67%;治疗后症状评分总分:治疗组为(12.3±4.8)分,对照组为(17.9±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优于单用哈乐治疗.

    作者:张益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

    目的:观察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对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观察1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手术物品的周全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腰痛和下肢情况,密切配合医生.结果:患者紧张情绪可有效得到缓解,手术进行顺利.结论:通过密切的护理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髓核消融术的顺利进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秀琳;余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尿路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通过临床护士在住院留观过程中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转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防止碎石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减少结石的复发.出院随访患者满意率达99%.

    作者:李晓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疡必愈止痛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定疡必愈止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的黄连、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黄连所含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57.5~575 ng(r=0.9995,n=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0.82%.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有效地控制疡必愈止痛片的质量.

    作者:刘立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探讨

    文章以《内经》理论体系为依据,结合先秦时期的相关记载,提出了血脉循环理论.认为《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是以心脏为血脉循环中心;以阴阳经脉为血脉循环通道;以四街为阴阳经脉循环交会末端;以心、肺、肝为血脉循环的控制模式的血脉循环理论.通过对《内经》血脉循环理论的探索,为血脉循环理论勾画出了一个理论架构.

    作者: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整体动物实验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在温病学病毒实验研究中的运用和比较

    与现代病毒学相比较,结合中医温病学的传统理论和特点,指出整体动物实验是温病学开展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则是其有力的补充,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温病学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唐元瑜;杨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4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中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海林;王云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解毒活血汤重用赤芍治疗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重用赤芍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解毒活血汤重用赤芍,解毒活血汤,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总胆红素及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解毒活血汤重用赤芍组及解毒活血汤组在退黄,改善肝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解毒活血汤重用赤芍组疗效更优于解毒活血汤组(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重用赤芍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罗选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通过综合近10年有关文献,将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膜性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机理,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灿伟;郭立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42例采用柴芍理气汤治疗;西药组34例采用雷尼替丁和吗叮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内镜检查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23%,西药组为76.47%,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且中药组症状积分与内镜检查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止淋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2例小结

    目的:观察止淋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2例本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糖尿病常规治法加中药止淋汤,对照组36例采用糖尿病常规疗法加三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9.4%,且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淋汤结合糖尿病常规治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疗效较好.

    作者:张文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结合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9例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9%,对照组为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光怀;黄中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红升丹外用治疗尖锐湿疣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对疣体消毒后以红升丹点涂于创面,并对其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进行严格的监测.结果:本组30例中,所有患者在1~3周中疣体均已脱落,创面愈合.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闽;谭新华;黄希妮;谢小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应用现状

    介绍了从不同角度、循不同方法模拟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取得的成就.综合阐述了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模型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系统评价指标,并就其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论述.

    作者:黄丽;雷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满意,与手术相比,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率高的优点.

    作者:罗贤红;李雄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拟健胃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健胃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自拟健胃饮,对照组61例予木香顺气丸,观察14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治愈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90.8%,13.1%.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胃排空率、症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健胃饮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石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白虎人参汤加减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5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虎人参汤加减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白虎人参汤加减治疗.两个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胰岛素、餐后血胰岛素、血压、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肾功能及证候改善程度.结果:降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仅FPG,2HPG有明显改善(P<0.05 ),而FINS、PINS、HOMA-IR等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PG、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诸临床症状,并可调节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血脂,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瑛;邹碧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