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霞林;郭爱枝
目的:探讨自拟健胃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自拟健胃饮,对照组61例予木香顺气丸,观察14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治愈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90.8%,13.1%.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胃排空率、症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健胃饮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石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白虎人参汤加减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白虎人参汤加减治疗.两个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胰岛素、餐后血胰岛素、血压、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肾功能及证候改善程度.结果:降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仅FPG,2HPG有明显改善(P<0.05 ),而FINS、PINS、HOMA-IR等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PG、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诸临床症状,并可调节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血脂,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瑛;邹碧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章阐述了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其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评析,认为在这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作者:焦鹏;陈晓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章对穿山甲与混淆品猪蹄甲进行紫外荧光分析比较鉴别,方法简易可靠.
作者:石尚友;黄淑君;邓顺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章从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技能考核4方面讨论如何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以求对提高无机化学实验学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曾琦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42例采用柴芍理气汤治疗;西药组34例采用雷尼替丁和吗叮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内镜检查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23%,西药组为76.47%,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且中药组症状积分与内镜检查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章从中医的阴阳学说、天人相应观和养生学等方面阐述了生命在于平衡的机理.
作者:孙达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制定疡必愈止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的黄连、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黄连所含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57.5~575 ng(r=0.9995,n=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0.82%.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有效地控制疡必愈止痛片的质量.
作者:刘立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寻求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针刺治疗,运动功能训练及电疗;对照组25例采用运动功能训练及电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各型臂丛神经的效果观察显示,全臂丛型的疗效较上干型、下干型差.结论:针刺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提高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颜华;刘志雄;段华林;喻佩君;张惠佳;覃蓉;周洪涛;胡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TNF-α、IL-1β含量变化与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抗脑水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TNF-α、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TNF-α、IL-1β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的配合应用能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珍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章阐述了妇产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的意义及优越性,对已有动物模型进行了回顾,探讨妇产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妇产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得到更快发展.
作者:蒋哲;雷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与现代病毒学相比较,结合中医温病学的传统理论和特点,指出整体动物实验是温病学开展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则是其有力的补充,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温病学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唐元瑜;杨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章以《内经》理论体系为依据,结合先秦时期的相关记载,提出了血脉循环理论.认为《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是以心脏为血脉循环中心;以阴阳经脉为血脉循环通道;以四街为阴阳经脉循环交会末端;以心、肺、肝为血脉循环的控制模式的血脉循环理论.通过对《内经》血脉循环理论的探索,为血脉循环理论勾画出了一个理论架构.
作者: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毒蕈中毒救治成功率低,死亡原因多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心肌损害者极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毒蕈中毒致心肌损害1例报告如下.
作者:贾绍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介绍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下设立的药学专业.并确立了与之相符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作者:杨凤琼;朱盛华;许友毅;李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止淋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2例本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糖尿病常规治法加中药止淋汤,对照组36例采用糖尿病常规疗法加三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9.4%,且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淋汤结合糖尿病常规治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疗效较好.
作者:张文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通过对近年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
作者:邱琳;孙志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合并视网膜病变临床病例报告很少见,笔者现将遇见的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视网膜病变告如下.
作者:江运长;彭清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对疣体消毒后以红升丹点涂于创面,并对其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进行严格的监测.结果:本组30例中,所有患者在1~3周中疣体均已脱落,创面愈合.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病例,血汞及尿汞含量、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闽;谭新华;黄希妮;谢小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40例采用自拟补中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各型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中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王云桂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