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结肠体位肠道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田寿仙

关键词:全结肠体位, 肠道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全肠体位保留灌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肠道透析中疗效.方法:治疗组施行全结肠保留灌肠;对照组施行传统体位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结肠体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以国内近10年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中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综述.研究显示:中西医内治、外治以及综合疗法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一定疗效,中药多途径给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起到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促进受孕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王丹;李克湘;郭春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42例采用柴芍理气汤治疗;西药组34例采用雷尼替丁和吗叮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内镜检查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23%,西药组为76.47%,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且中药组症状积分与内镜检查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自拟柴芍理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

    作者:邱琳;孙志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护理病历常见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本院500份出院病历的抽查发现,88份护理病历存在缺陷.其中体温单25份,医嘱单20份,护理记录单35份,动态观察表35份,动态观察表8份.较详细调查了各缺陷产生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彭桂香;邱淑丽;詹江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辨证论治在烧伤湿性再生医学中的临床运用

    文章根据烧伤湿性再生医学原理,运用中医的辨证方法,对烧伤后的休克期、创面液化期、创面再生修复期、功能康复期进行辨证用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谋升;彭杰;刘黎;向南慧;肖民;毛雁宁;戴艳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全结肠体位肠道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全肠体位保留灌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肠道透析中疗效.方法:治疗组施行全结肠保留灌肠;对照组施行传统体位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结肠体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田寿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整体动物实验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在温病学病毒实验研究中的运用和比较

    与现代病毒学相比较,结合中医温病学的传统理论和特点,指出整体动物实验是温病学开展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则是其有力的补充,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温病学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唐元瑜;杨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探讨

    文章以《内经》理论体系为依据,结合先秦时期的相关记载,提出了血脉循环理论.认为《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是以心脏为血脉循环中心;以阴阳经脉为血脉循环通道;以四街为阴阳经脉循环交会末端;以心、肺、肝为血脉循环的控制模式的血脉循环理论.通过对《内经》血脉循环理论的探索,为血脉循环理论勾画出了一个理论架构.

    作者: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尿路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通过临床护士在住院留观过程中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转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防止碎石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减少结石的复发.出院随访患者满意率达99%.

    作者:李晓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文章阐述了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其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评析,认为在这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作者:焦鹏;陈晓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通过综合近10年有关文献,将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膜性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机理,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灿伟;郭立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视网膜病变1例报告

    急性胰腺炎合并视网膜病变临床病例报告很少见,笔者现将遇见的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视网膜病变告如下.

    作者:江运长;彭清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冰荷合剂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冰荷合剂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念珠菌性龟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冰荷合剂外洗龟头,2次/d;对照组30例用酮康唑洗剂外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真菌清除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63.3%,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真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荷合剂外洗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不失为一种高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朱湘生;谭育红;刘颖;段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雾化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药雾化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对照组用无环鸟苷眼药水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中痊愈30例,治愈率为78.9%,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34例中痊愈18例,治愈率为52.9%,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平均对数视力、症状消退、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雾化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方法可以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除有效控制外,还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作者:周利舜;吴大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改良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28例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采用隧道法切除肛瘘,并用7# 丝线结扎内口两侧黏膜,切口近端引流,远端缝合治疗肛瘘2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5~29 d,平均12 d,随访3个月至1年未复发.经对比观察,该术式具有复发率低、创口愈合时间短,瘢痕小等优点, 优于采用切开引流术、切开缝合术两种治疗方法.

    作者:廖一兵;粟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4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中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海林;王云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对穿山甲与混淆品猪蹄甲快速鉴别方法探讨

    文章对穿山甲与混淆品猪蹄甲进行紫外荧光分析比较鉴别,方法简易可靠.

    作者:石尚友;黄淑君;邓顺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哈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EPS镜检白细胞计数,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PS中白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卵磷脂小体较对照组增加明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6.67%;治疗后症状评分总分:治疗组为(12.3±4.8)分,对照组为(17.9±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味联合哈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优于单用哈乐治疗.

    作者:张益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妇产科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文章阐述了妇产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的意义及优越性,对已有动物模型进行了回顾,探讨妇产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妇产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得到更快发展.

    作者:蒋哲;雷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白虎人参汤加减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5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虎人参汤加减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白虎人参汤加减治疗.两个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胰岛素、餐后血胰岛素、血压、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肾功能及证候改善程度.结果:降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仅FPG,2HPG有明显改善(P<0.05 ),而FINS、PINS、HOMA-IR等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PG、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诸临床症状,并可调节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血脂,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瑛;邹碧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