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应用

张琼芬;冯蕾;王玉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病患满意度, 辅助生殖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应用到辅助生殖技术中所能够带来的效果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对医患之间矛盾的缓解、提高病患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采取分组对照观察实验的方法将参与就诊的病患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而比较两组病患在接受治疗之后的妊娠率和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分组对照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妊娠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值均小于0.05.这充分说明了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有助于提升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病患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声信息治疗仪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声信息治疗仪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接受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声信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信息治疗仪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突出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268例临床观察与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微波治疗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该院且接受微波治疗的2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微波治疗的2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其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达94.8%(254/268).术中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应用微波治疗的方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其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痛苦小,一次性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适于在妇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

    目的: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症状的治疗进程当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当中接受治疗的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中择取98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则加以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措施,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患者出现轻微的注射位置瘀斑,没有影响治疗进程.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远程心电图会诊对医师诊断能力的影响

    目的:本文就实时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对于医师判断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下级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60例,在对照组诊断基础上运用了远程心电图会诊模式进行诊断.就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漏、误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漏、误诊人数为3人,漏、误诊率为5%;而对照组患者中漏、误诊人数有11人,漏、误诊率为18.3%.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时的诊断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于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能够使得心电图医师在得到上级医院理论与阅读的理论指导之后,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并使得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指的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朱桂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囊性子宫腺肌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

    囊性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病灶较大的异位内膜组织及血性液体的妇科病症,是子宫腺肌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本文主要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林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手术室实习的护生100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带教和角色扮演带教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闭卷考试、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评价.结果:出科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提升手术室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成绩,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黄华;李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在姑息性放疗患者癌痛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对姑息性放疗患者在癌痛管理过程中给予临床药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35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均接受临床医师干预.将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0例癌痛患者作为参照组,均为并未接受临床医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用药依从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344例(98.29%)、用药依从率348例(99.43%)显著高于参照组332例(94.86%)、336例(96.00%),研究组疼痛评分(5.57±1.72)分显著低于参照组(6.68±1.56)分.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癌痛患者给予临床医师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疼痛缓解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作者:杨玲;赵德化;吴丽;白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5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26例为对照组,2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重点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84.62%)高于对照组(73.08%);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4.62%)同样高于对照组(61.54%);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53.85%)同样显著大于对照组(30.77%);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和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谢坤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采用动态增强MRI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治疗的3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RA组,另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和MRI平扫,观察各种MRI异常征象,并对其早期RA的诊断值进行分析.结果:早期RA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后与对照组相比,ERmax值明显较高,Slopemax值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滑膜厚度RA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动态增强MRI检验能够对充分了解患者关节炎的发展状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全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用依达拉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该院接诊的74例急性脑梗死病患的病历资料,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74例病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用药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显效率为86.49%,对照组为67.57%.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者应用依达拉奉,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病情进展.

    作者:杨海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2例,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3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患者的13例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预防患者肺部感染、保证患者预后,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79名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将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6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与ALT比值.结果:急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慢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为1-2,肝硬化患者AST与ALT比值能够达到2.0.结论:通过观察AST与ALT比值变化,可以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便于临床医师诊疗,也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关爱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关爱.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艾滋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患者的心理情况,总结心理特征,同时针对性予以心理关爱、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结果:艾滋病患者心理特征主要有怀疑心理、恐惧焦虑心理、羞耻悔恨心理、悲观失望心理及逆反心理等,护理完成后这些心理特征百分比明显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常有怀疑、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羞耻悔恨及逆反等心理情绪特征,积极做好心理疏导与心理关爱,可以改善这些不良情绪特征,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静;张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比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部超声结果定为对照组,将阴道超声结果定为观察组,结合术后病检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及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病变44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7.8%,对照组检测出病变40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88.9%,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首选经阴道超声.

    作者:邓雪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1~12月接诊的急诊抢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总用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抢救总用时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应用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能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赵立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探究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份至2016年8月份收治的30例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过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发现,患者干预后焦虑情况得到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前后因为担心术后恢复情况,常伴有抑郁心理.术后安排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有所缓解,同干预前对比患者干预后抑郁缓解程度有明显改善;术后干预对患者进行随访,非常满意患者有14例,满意患者14例,一般2例,不满意患者0例.总满意率为93.3%.结论:对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郁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和水平更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更多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就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接下来本文就针对我国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对现代社会的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韦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75%,与对照组72.92%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知识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普及疾病知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赵明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接诊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失眠、排尿困难、穿刺处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除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还能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王志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类型、诱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护理措施.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因化疗而进入该院的肿瘤患者中,抽选62例进行分析,均行PICC置管,且随机分组:31例基础组行常规护理,31例观察组行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对两组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进行对照.结果:31例基础组内有8例(25.81%)出现并发症,而31例观察组中则有2例(6.45%),(P<0.05).结论:对于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在对其并发症临床诱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形成,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姚鹏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