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兰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可吸收的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临床感染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7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27.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骨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可吸收类型的内固定系统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的治疗效果及其康复锻炼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43例,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康复锻炼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前后VAS平均评分分别为(5.1±2.3)、(2.9±0.8)分,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升高,差距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平均髋关节Harries评分由治疗前的(32.9±6.8)分上升至(88.4±4.7)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平均髋关节活动度0°上升为(133.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37例,良5例,差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的纾解髋关节疼痛症状、重塑髋关节相关功能,配上相应的康复锻炼,为患者日常活动提供方便,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喆;顾笑哲;孔富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全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干预前)和离院前(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积极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有助于患者糖尿病认知水平提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曹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就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以及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对于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良性乳腺肿物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缩小瘢痕面积,还能够进一步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周艺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嗓音训练联合颈三线按摩护理喉喑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该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慢喉喑患者共87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A组(常规组)、B组(常规+颈三线按摩)、C组(常规+颈三线按摩+嗓音训练).A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B组给予常规护理+颈三线按摩,C组则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颈三线按摩+嗓音训练,后对三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次实验中C组病人经过增加的嗓音训练治疗后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及B组,中医症状自我评价量表、嗓音障碍量表(VHI-10)得分、大声时、声嘶程度护理前后,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三线按摩联合嗓音训练护理喉喑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嗓音障碍程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李楠;黄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瘢痕子宫再生育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瘢痕子宫再生育孕妇共97例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和剖宫产组(55例),将两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更低(P<0.05);但就新生儿体重、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而言,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再生育孕妇必须经过临床严密监测和仔细筛选,能够进行阴道分娩,且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4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增强延时扫描予以价差,对比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与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结果.结果:42例肝脏肿瘤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率达到了100%,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5.23%(40/42),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对比发现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延时扫描中,被误诊的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结论: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高,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维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4年10月至 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并监测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93.33%)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发作次数,且毒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蔡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妇产科手术中,当新生儿出生后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一些疼痛性的操作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对于疼痛都有感知,对于新生儿来说,疼痛会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对新生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手段,这对于缓解新生儿疼痛,帮助新生儿早日恢复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对这一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作者:吴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小六合针法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心得.方法:将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6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31例采用小六合针法配合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针刺与拔罐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3.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六合针法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少,值得采用.
作者:杨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T在诊断颅脑外伤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在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出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仅出现3例误诊/漏诊病例.结论:颅脑外伤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利于临床医师明确颅脑外伤的类型、具体部位、病变程度等,从而早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梁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探究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份至2016年8月份收治的30例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过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发现,患者干预后焦虑情况得到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前后因为担心术后恢复情况,常伴有抑郁心理.术后安排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有所缓解,同干预前对比患者干预后抑郁缓解程度有明显改善;术后干预对患者进行随访,非常满意患者有14例,满意患者14例,一般2例,不满意患者0例.总满意率为93.3%.结论:对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郁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舒适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日至2015年2月20日期间的4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心衰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上加舒适护理项目,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心衰护理成效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护理成效为9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和护理成效为8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很高,舒适护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唐嘉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门诊输液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老年输液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后,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病人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梅;李雪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并且分类众多,而急诊心律失常主要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心内科病房类似,急诊处理心律失常也需要考虑到原发疾病和心律失常所带来的并发症.目前在治疗急诊心律失常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药品.除外药品,目前非药物治疗也有一些进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目前新的国内外文献,探讨急诊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
作者:马珍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液病化疗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梦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急救中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于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 h后临床疗效及动脉血气监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PaO2)、呼吸频率(RR)、静息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23/35).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早期给予无创呼吸机,可以在早期阶段实现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病情好转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对小儿肺炎予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接收治疗的患有肺炎82例患儿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1例.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予以研究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3.17%与92.68%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组间差异显著(P<0.05);关于两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时间和憋喘消失时间情况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病症实施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不仅能缩短患儿的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时间,而且还能减少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病症痛苦.
作者:杨恒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普纳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利尿、强心治疗;对照组给予硝普钠联合常规利尿、强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利尿剂抵抗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心功能:观察组LVEF、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利尿剂抵抗:观察组利尿剂抵抗率明显少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于改善心功能、利尿剂抵抗有一定疗效,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菊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