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榕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罕见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和发育,妊娠组织被肌层组织包裹,与子宫腔及输卵管腔均不相通.它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形式,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一般症状不典型,临床上不易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因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多数无法做到及时有效治疗,甚至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作为一种罕见异位妊娠疾病,有关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极为重要,本院2016年6月收治肌壁间宫外孕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濮文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CU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IC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ICU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舒适率,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舒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与舒适率,同时可以更好地改善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张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刍议超声筛查对单脐动脉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意义.方法: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以存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就诊我院并行胎儿心动描记术检查的675例孕妇超为研究对象,为便于研究我们按有无存在单脐动脉而将其分为三组,将检查结果提示仅存在单脐动脉的的65例作为Ⅰ组,将单脐动脉(SUA)同时伴随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13例作为Ⅱ组,将不存在SUA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597例作为Ⅲ组,将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Ⅰ组胎儿存在心脏畸形的有7例(10.8%)多于Ⅲ组22例(3.7%),Ⅱ组胎儿存在心脏畸形的有5例(38.5%)明显多于Ⅰ组及Ⅱ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单脐动脉与不存在单脐动脉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胎儿,SUA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并存胎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要高,建议SUA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并存胎儿尽早接受常规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作者:代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与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7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疾病状况的反跳情况深入分析,同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此次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从中抽选出57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8例对照组予以实施常规护理,而29例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对2组反跳问题发生情况、护理效果等比较.结果:28例对照组有8例(28.57%)病情反跳,29例观察组有1例(3.45%),(P<0.05);予以有效护理后,对照组内治愈率50.00%(14/28),观察组是79.31%(23/29),(P<0.05).结论:对于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中除了要加强对其病情反跳问题的有效监护外,还要进行综合护理,通过控制病情反跳频率,以提升其疗效,可推广.
作者:郭秋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或经前路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手术实施之后,连续7~10 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观察患者术后愈合状况以及住院治疗成效.结果:手术实施之后,所有经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腰椎结核患者,伤口均一期治愈,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核病灶.结论:在腰椎结核术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在促进伤口治愈、排空炎性积液以及避免术后病灶复发等方面,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王增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小儿护理中对肢体语言沟通方案合理应用的意义.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儿科收治的患儿作对象,从中筛选62例进行分组,其中31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31例治疗组则联合肢体语言沟通方案,并客观对照两组患儿的接受情况及家长满意状况.结果:31对照组接受率70.97%(22/31),31例治疗组是90.32%(28/31),(P<0.05);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74.19%(23/31),而治疗组是96.77%(30/31),(P<0.05).结论:临床上患儿进行护理时,通过对肢体语言沟通方案合理应用,除了能提升其护理接受率,使其配合治疗外,同时还能使其家长的满意度有效提升,有推广价值.
作者:袁红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协调性以及连续性,从而帮助患者在今后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方法 通过对于文献的参考,采用描述性统计对于结果进行得出.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病患有以上疾病,七成患者在当期就医,五成以上去过两家及其以上的医院,而乡镇方面则治疗效果较差.上级医生将病患推荐给下级医生的只占四成,其中只有四成的下级医生会继续对于已有的诊疗信息进行应用.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院的就诊率上升,但由于当前农村医院的协调性以及连续性较差,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于农村医院的整合.
作者:陈中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利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深入开展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提升人们对该病症的成像认知水平.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诊收治的44例出血性脑梗死病患作为讨论对象,对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所获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由核磁共振成像资料统计可知,44例出血性脑梗病患者包含:颞叶24例,颞顶枕叶8例,颞枕叶6例,颞顶叶4例,额颞顶叶2例.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康复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对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实验组的麻醉方案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的麻醉方案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2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止痛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改善术后疼痛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蕾;毛丽华;俞丽芳;王玲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79名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将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6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与ALT比值.结果:急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慢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为1-2,肝硬化患者AST与ALT比值能够达到2.0.结论:通过观察AST与ALT比值变化,可以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便于临床医师诊疗,也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托宁+阿托品联合应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63例因有机磷农药中毒、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入院的患者,在施以长托宁疗法+阿托疗法联合治疗的同时,随机分组:Ⅰ组29例施以传统护理,Ⅱ组34例施以综合护理,再对两组病例临床干预效果、满意率进行专业统计和比较.结果:63例入选患者均已成功救治,且Ⅰ组29例干预满意率68.97%(20/29),Ⅱ组34例为94.12%(32/34),(χ2=6.870 2;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现象后,在行长托宁疗法+阿托疗法联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施以综合护理,可提升患者临床救、护水平,推荐应用.
作者:张秋香;季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干预组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干预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治疗,值得借鉴.
作者:陈双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90例年慢阻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的患者采取普通的临床护理模式,而研究组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而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阻肺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改善其肺功能,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文秀;王小杰;冯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该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物品清点在现代化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各13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行手术物品清点,观察组对手术物品清点给予优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物品准备时间、补充物品所需时间、术前清点物品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物品准备准确率、医生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物品清点中给予优化管理,可明显提高物品清点的准确率.
作者:程树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选择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段文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克林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70例,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临床特征、联合用药以及给药方法进行分析,后对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可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不良反应同肌注给药方式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与此同时联合用药患者10例,其中环丙沙星和华法林引发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结论: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较高,临床需对安全用药意识进行加强,并将预防工作做好,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降低.
作者:王如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医疗法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入选患者中医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6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为5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作者:补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