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刘雅静

关键词: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与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7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小儿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该科2年内收治的74例烧伤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抵触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烧伤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心理,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志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对预防与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该院收取的100例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循证护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患者跌倒发生率更低,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体表现在安全方面、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有助于预防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孟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克林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70例,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临床特征、联合用药以及给药方法进行分析,后对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可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不良反应同肌注给药方式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与此同时联合用药患者10例,其中环丙沙星和华法林引发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结论: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较高,临床需对安全用药意识进行加强,并将预防工作做好,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降低.

    作者:王如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了76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在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2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声像改变情况.结果:14例巨块肝患者经过治疗,肿瘤大小平均为11 cm×8 cm,有明显的缩小,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8例多节型肝癌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肝癌治疗后缩小为5 cm×4 cm,3例多节型肝癌患者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27例肝癌患者肿瘤周围的回声晕消失.1例肝癌患者肿块后半部分回声消失,周围有较强的回声包膜.治疗前后均进行AFP检测,治疗前为(725±31)mg/L,治疗后为(145±2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640 6,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进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疗效评价,能够明显的观察到病灶大小变化、碘油沉积分布、肿瘤内部供血状态等,方法简单,同时也没有创伤之痛,因而有着较高的评价价值.

    作者:王玲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比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8例喉癌患者手术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0.43±5.33)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88.63±5.23)分,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喉癌患者手术后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越;李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在呼吸心跳骤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75例.参照组行常规急救治疗,研究组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67例(89.33%)显著高于常规组52例(69.33%),研究组发生医疗纠纷几率4例(5.33%)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16.00%),P<0.05].结论: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高低,对产妇的健康恢复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对医院整体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等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黄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探究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份至2016年8月份收治的30例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过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发现,患者干预后焦虑情况得到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前后因为担心术后恢复情况,常伴有抑郁心理.术后安排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有所缓解,同干预前对比患者干预后抑郁缓解程度有明显改善;术后干预对患者进行随访,非常满意患者有14例,满意患者14例,一般2例,不满意患者0例.总满意率为93.3%.结论:对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郁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的感染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对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的感染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整理、分析导致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预防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论: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的感染预防应从各个风险因素着手,应借助有效护理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谈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常识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病,尤其在冬春季节交替时候极易发生,患儿深感痛苦,情绪状态较差,给家庭护理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康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家庭护理需遵循科学的指导,有条不紊的进行.

    作者:杜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主要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6例,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24/2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18/26),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变化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疗效稳定、安全性高,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红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观察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ICU病房接收并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呼吸衰竭患者并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以后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潮气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殷满芳;利素文;区晓芬;郑冰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后,治愈55例(70.51%),好转14例(17.95%),无效5例(6.41%),死亡4例(5.13%),总有效率为88.46%.治疗后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总体健康等方面明显好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的认识,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防治效果.

    作者:李晋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洁净手术室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手术室的温湿度控制是影响手术的重要因素,而为了实现其智能控制设计,本文就现阶段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处理系统,设计了一种由计算机、PLC模块和终端面板组成的控制系统,利用PLC控制策略实现了手术室空调的闭环控制设计,且在经过调试实践之后,证明了该设计能够充分满足洁净手术室的实际需求.

    作者:沈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干预组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干预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治疗,值得借鉴.

    作者:陈双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研究

    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并且分类众多,而急诊心律失常主要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心内科病房类似,急诊处理心律失常也需要考虑到原发疾病和心律失常所带来的并发症.目前在治疗急诊心律失常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药品.除外药品,目前非药物治疗也有一些进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目前新的国内外文献,探讨急诊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

    作者:马珍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及评价

    目的:主要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8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玲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回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妇科炎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药物吸收率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升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79名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将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6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与ALT比值.结果:急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慢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为1-2,肝硬化患者AST与ALT比值能够达到2.0.结论:通过观察AST与ALT比值变化,可以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便于临床医师诊疗,也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