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九
目的:结合PACS系统中IBM磁带库存储故障维修展开论证,提出故障的常见方式以及维修方法.探讨适合国情的PACS存储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优化的选择.方法:分析磁带库等具有海量存储、自动装载功能的设备以及如光盘库等相关系统进行分析,存储容量、总量及增长比率、确定影像高速缓存以及调用频率是论证的对象.结果:比较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分析影像及在线合适的存储方案,以及优化了的解决方法,存储规模并根据方案内的具体特点和环境的实用性,进行规模性的方式、优化的转化,并分析不同存储解决方案的针对优势.结论:在PACS系统中,对IBM磁带库存储故障进行维修,查明原因并设置解决方案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作者:陈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实时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对于医师判断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下级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60例,在对照组诊断基础上运用了远程心电图会诊模式进行诊断.就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漏、误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漏、误诊人数为3人,漏、误诊率为5%;而对照组患者中漏、误诊人数有11人,漏、误诊率为18.3%.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时的诊断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于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能够使得心电图医师在得到上级医院理论与阅读的理论指导之后,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并使得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指的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朱桂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缓释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两组心绞痛治疗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丹参多酚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可以减少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
作者:黄一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支气管炎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抗生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门诊接诊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104例,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将104例病人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都选择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方案,研究组同时加用抗生素.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5%,和对照组的82.6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病患施以盐酸氨溴索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可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宏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就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以及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对于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良性乳腺肿物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缩小瘢痕面积,还能够进一步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周艺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成三组,腰麻麻醉为SA组,硬膜外麻醉为EA组,腰硬联合麻醉为CSEA组,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SA组、EA组(P<0.05);CSEA组麻醉后5、10 min时的MAP均低于SA组、EA组(P<0.05);CSEA组麻醉后5、10 min时的HR均明显高于SA组、EA组,30 min时HR低于SA组、EA组,对比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起效时间、麻醉消失时间与SA组、EA组相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廖年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将入选病例分两组.实验组为70例为老年患者,对照组为70例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内科治疗,必要者内镜下止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治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出血诱因中,实验组非甾体类药物长期服用史占27.1%;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实验组胃溃疡、胃癌分别占40.0%和17.1%;经积极治疗,实验组平均治愈时间(5.8±1.5)d,死亡率11.4%、并发症发生率18.6%、6个月内复发率15.7%,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有别于中青年的临床特征,病情与中青年比较也相对凶险,预后欠佳,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合理诊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贺明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用于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供应室消毒工作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5年1~12月的供应室消毒工作设为实施前,采用常规供应室护理;2016年1~12月设为实施后,采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消毒工作的包装质量、供给及时度、收回及时度、消毒质量评分更高(P<0.05);且实施后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消毒工作的满意度100%高于实施前的86.67%,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用于供应室消毒工作中有助于提高供应室的消毒工作质量,使其更好为临床科室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样本,以44例为一组,将其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两个组别.西药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中药组采用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与痊愈情况.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70.45%、有效率为95.45%,与西药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痊愈率及有效率较高,可有效减轻患者外阴瘙痒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行一般治疗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患儿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50例,患儿行阿奇霉素持续注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阿奇霉素持续注射治疗比较,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浦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讨论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性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并依据我国的相关标准做出诊断类别划分,并统一发放了药物进行治疗,以阳性与阴性的症状表的减分率来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这54例产后首发精神分裂中一个月之内发病人数占74.07%,一个月之后发病的人数占25.93%.根据分类标准偏执型占比51.85%,青春型占比29.63%,未分化型占比18.52%.这些患者在经过药物、心理治疗之后,痊愈的患者占比50%.显效占40.74%,有效占9.26%.结论: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比较急,并且具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原因,21~29岁的剖腹产的首次产妇比较常发生,并且城市的发病率比农村要高,主要为偏执型,经过一些有效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后都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淑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地塞米松对羊水栓塞的防治效果探究.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150例剖宫产产妇,选用单盲随机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手术前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对照组在手术前采用5% 碳酸氢钠处理,将两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寒颤)的发生率和术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对照组产妇发生寒颤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前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羊水栓塞,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急性腹痛分诊与护理.方法:回归线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856例急性腹痛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急诊分诊情况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急性腹痛患者分诊与确诊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97.74%.结论:分诊急诊护士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诊判断,可提高腹痛患者分诊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及时准确治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作者:曾镜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对慢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不断的深入,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免疫调控机能在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医药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就中药免疫调节作用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作者:刘芳;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给药途径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疗效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虽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与静脉滴注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而且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患儿体征改善所需要的时间更短,雾化吸入这种给药途径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志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每组各34例,护理结束后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评估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C-DMSES量表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疾病控制有积极影响,值得在糖尿病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显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病案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与实施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病案破损或缺失情况、病案合格率以及医患矛盾发生率情况.结果: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医患矛盾发生率为0.03%、病案资料破损率0.05%,缺失率0.04%,与实施前数据(0.17%、0.22%、0.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病案管理情况、提高人员素质、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选取所在科室72例脑栓塞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B组和A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B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A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NFA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相对于B组,A组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较高,P<0.05;相对于B组,A组NFA评分较低,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栓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神经功能康复显著,值得临床效仿.
作者:翟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主要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5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我院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CHO、TBA、ALB等检测,评价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CHO、TBA、ALB水平等,两组研究对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CHO、TBA、ALB水平明显区别于正常人群,因此可以成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快速确定患者病情,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李万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