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0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中医辨证演变分析

范洪;侯英荣;兰洪英

关键词:呼吸道, 念珠菌, 感染, 中医辨证, 演变
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中医辨证演变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对痰液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的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肺热壅盛型、痰湿内盛型、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每3~7天辨证1次,直至痰液念珠菌培养结果阴性,观察念珠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辨证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的细菌感染构成比:外寒内饮型1.4%、肺热壅盛型18.6%、痰湿内盛型65.7%、脾肾阳虚型14.3%;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特点:肺热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30.8%;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58.7%;脾肾阳虚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30.0%.结论:念珠菌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表现为3种类型,即肺热壅盛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痰湿内盛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以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为主要演变类型,外寒内饮型未发生中医辨证的演变.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70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中医辨证演变分析

    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中医辨证演变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对痰液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的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肺热壅盛型、痰湿内盛型、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每3~7天辨证1次,直至痰液念珠菌培养结果阴性,观察念珠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辨证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的细菌感染构成比:外寒内饮型1.4%、肺热壅盛型18.6%、痰湿内盛型65.7%、脾肾阳虚型14.3%;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特点:肺热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30.8%;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58.7%;脾肾阳虚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30.0%.结论:念珠菌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表现为3种类型,即肺热壅盛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痰湿内盛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以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为主要演变类型,外寒内饮型未发生中医辨证的演变.

    作者:范洪;侯英荣;兰洪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甲复脉汤治疗骨质疏松症6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甲复脉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口服三甲复脉汤;对照组64例,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64.05%,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甲复脉汤不仅具有滋阴清热、潜阳熄风的功效,而且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作用,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田其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偏头痛按就诊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以穴位埋线治疗的42例为治疗组,西药尼莫地平治疗的21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方便的外治自然疗法.

    作者:田丽琼;殷耀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焦树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两大基本特色,在焦树德教授的临床诊治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焦教授更是发扬传统医学,主张中西医结合、订立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病名等观点.文章理论联系临床,阐释了焦树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作者:魏宏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推丙戌年(2006年)运气及其主要发病特点

    文章根据<内经>运气学说,对2006年(丙戌年)的运气进行了基本推演,并对2006年各个时期的发病范围及其发病特点进行了试探性推测.文章指出,本推测仅探讨而已,还必须与本年各个时期的实际气候变化相结合,不可拘泥.

    作者:熊继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益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单用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心汤.两组均4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及心功能包括每搏输出量(SV)、每分钟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和心功能SV、CO、CI、EF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和平;田素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紫草乙醇浸膏精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紫草乙醇浸膏的精制方法.方法:碱溶酸沉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含水乙醇-石油醚萃取法,铜盐络合法.结果:以外观性状、收率和萘醌总色素的含量为指标,对5种方法所得精制产品进行了比较.结论:含水乙醇-石油醚萃取法较适于工厂生产中紫草乙醇浸膏的精制.

    作者:杨文宇;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00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方法: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0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调查对象SCL-90的8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治病信心,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桑茂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顽固性多尿症治验一则

    所谓顽固性多尿症,是指小便量超过正常尿量的5~8倍以上,伴有明显的多饮、多食等症,而经西医诊断不明的病人.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症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其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味生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为心绞痛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加味生脉饮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共观察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83%,对照组为74.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次数、时间及ST段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好的疗效.

    作者:刘日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芪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黄芪及其制剂具有抗病毒感染、双向调节血糖、抗缺氧缺血、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文章就近年来对黄芪及其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培土生金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益气定喘汤治疗,对照组用氨茶碱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8%,对照组为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在肺功能及EOS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培土生金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较好.

    作者:刘自力;吴兆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小结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2例类风湿关节炎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作为治疗组,58例单纯用MTX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F、ESR及CEP比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RA疗效较好.

    作者:孙淑银;兰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喑)痱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愈喑复痱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痱疗效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好.

    作者:徐泽光;周光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论东盟经贸发展与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关系

    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东盟经贸与其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并对中国加入东盟后其中医药教育发展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妇科十味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完善妇科十味胶囊质量标准,控制并提高药品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妇科十味胶囊中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鉴别效果满意;当归、川芎中阿魏酸在0.01052μg~0.0946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68%,RSD=0.63%(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技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肖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药物穴位注射配合雷火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药物穴位注射配合雷火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作穴位注射并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仅用上述药物作穴位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穴位注射配合雷火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霍永芳;张贞;凌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2465例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以术前心理咨询、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克服抑郁反应等为重点,使患者术中病情稳定,术后得到较好的恢复,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盖炼炼;吴芳;代英;陈传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特殊人群便秘的辨证论治浅谈

    文章针对孕妇、儿童、老人的便秘问题,提出了一些临床有效的方剂,并举病例证之.深入探讨了3种人群的便秘特点及治疗的禁忌.

    作者:蔡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苍耳虫油膏外治有头疽(溃后期)6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苍耳虫油膏治疗有头疽的疗效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复方苍耳虫油膏及象皮生肌膏外敷疮面,以28天为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疮面脓液培养转阴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疮面愈合面积累积百分比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苍耳虫油膏对有头疽溃后期疮面的愈合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亮;陈鸿君;贺菊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