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究

黄海莉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随机抽取6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6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的减轻患者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62例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94人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68人进行基础治疗,选择的药物为倍他乐克.通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得出终结论.结果:实验组在景观胺碘酮治疗之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2.35%,前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为6.4%,后者为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副作用少.

    作者:姚红;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眼外科收治的青光眼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前、出院时SDS与SAS评分、失眠、消化道症状、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益.

    作者:王煜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适情况,降低感染风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孟宇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指标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通气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相对来说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美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开展CT增强扫描工作过程中施以护理干预后,观察对造影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收治的90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对CT增强扫描患者分组;对照组:CT增强扫描过程中不施以护理干预;观察组:CT增强扫描过程中施以护理干预;对造影剂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5.67%)低于对照组CT增强扫描患者(18.22%)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患者在开展疾病检查工作期间,CT增强扫描属于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开展此项工作期间,配合施以护理干预,对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出现可以加以预防,从而提高CT增强扫描效果.

    作者:张媛;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临床规范护理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15年1 ~12月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组),2016年1月~ 12月的57例实施规范护理管理(探究组),应用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生活质量量袁(ADL)评测两组预后情况.结果:通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A、ESS及ADL评分均有改善,但探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开展规范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张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健康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作用

    目的:探究健康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44例患者.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健康指导.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护理满意度(97.73%)均优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护理满意度(79.55%),两个小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骨创伤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提高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骨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董彬;程俊文;周志康;李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性

    药学服务简称PC,是药师通过自身的专业药学知识来向大众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服务,以此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药学服务不仅可以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还可以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作者:陈扣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目前,我国的现代医学取得了迅速发展,医学装备在临床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医疗活动中,先进的医学设备将发挥巨大作用,医学设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对医学装备的质量进行控制已经成为当前医疗管理的重点.为了保障临床医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对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作者:闵耀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多元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妇产科收治的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经针对性护理后FGP和2 hPG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产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有效帮助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控制血糖,提高产妇护理依从性和护理质量,对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提高母婴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收治的70例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干髓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效果理想,提高了患牙生存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提高消化科病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

    目的:如何提高消化科病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相关措施.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消化科病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两组共150例患者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由18.37%提高到49.24%.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祝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该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并对其脑功能进行评分;另取35例重症颅脑外伤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脑功能评分与预后结果的差异.结果:合并肺部感染和不合并肺部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的脑功能评分分别为(34.7±1.7)分和(26.5±1.9)分,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9.44% (7/36)和2.86% (1/35),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均显著高于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合并肺部感染组致病菌进行分析,可见革兰氏阴性菌是其主要致病菌,占69.44%(25/36),其中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高,为27.78%.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脑功能受损严重,预后也较差,要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干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金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剖析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所致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该院接诊的70例幽门螺杆菌所致胃溃疡病患为研究对象,视患者的个人意愿对其进行分组:A组中的35例病患应用四联疗法,B组中的35例病患应用三联疗法.观察两组用药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比较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Hp清除率为91.43%、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均明显比B组的71.43%、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幽门螺杆菌所致胃溃疡病惠应用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其幽门螺杆菌清除的效果,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64例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进而明确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起的作用,使其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膀胱肿瘤手术并接受手术后护理干预的64例患者,将这64例患者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进行术后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得出经过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恢复速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的复发率仅为百分之十二.结论: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有一定临床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可以在临床得到广泛推行.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

    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园园;袁明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措施的体会

    目的:介绍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43例.对其43例早期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采用的分析方法.结果:通过早期护理,使43例早期休克患者康复的评价指标.结论:护士早期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接收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脏压塞的发生原因及救治方法.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经心包穿刺引流术治疗后成功救治,平均引流量为(452.7±120.5)ml,1例患者心包穿刺后仍然无法控制出血量,转为外科开胸心脏修补术治疗,术后救治成功.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可引发心脏压塞的发生,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穆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效果观察

    目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手术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并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SAS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患者术后疗效好,值得大幅度推广.

    作者:董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