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李静媛;胡红玲

关键词:风险管理, 老年患者, 护理管理工作, 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5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纳入7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为9.0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对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3302例老龄干部心脑血管病体检结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老龄干部心脑血管病体检的结果,分析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3302例老龄干部进行体检,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同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3302例体检者均为该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结果:3302例体检者共计检出疾病10种,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颈腰椎疾病等,按照患者的年龄是否超过80岁将其归为两组,其中超过80岁的体检者病情检出例数明显较多.结论:老龄干部心脑血管病体检结果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较多,同时1例患者可能合并多种疾病,而体检能够及时且准确的反应出患者的异常,因此积极进行防治措施的实施,就对于老龄干部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莽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背肌功能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在临床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过程中,实施腰背肌功能锻炼,并观察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非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组,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临床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41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常规临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2个月治疗效果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观察出院1年后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结论:综合治疗配合主动腰背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LDH的复发率,可获得显著可靠的远期疗效,凸显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学侬;李志泓;陈录兴;刘朝明;戴岩衡;潘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腹泻8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使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34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85.7%,P<0.05;②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HTK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符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利那鲁肽治疗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利那鲁肽治疗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29例,分组方式为计算机表法,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加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那鲁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FINS(空腹胰岛素)、TG、TC、SDP与SBP.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FINS(空腹胰岛素)、TG、TC、SDP与SBP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那鲁肽治疗超重的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血脂等降糖外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云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患儿140例,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并分析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及比较两组患儿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小儿静脉的用药安全.

    作者:卢巧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8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根据临床监测指标(包括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分析探讨治疗效果.结果:经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血液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5),此外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现象发生.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患者身体状况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出现频率极低,因此该方法适合应用于临床,值得在各医院推广.

    作者:吴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房托管模式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

    药房托管是医疗机构以合同的方式,以药房所有权不变为前提,将药房转交到经营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管理的模式.药房托管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保障收益、规范管理并促进合理用药.医院中应用药房托管模式应转变管理方法、转变管理理念并平抑药物价格.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键控制点在血液成分制备的确立和控制

    血液成分制备工作因血站质量体系等完善逐步向程序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血液成分制备中应加强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力度,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为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主要对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下血液成分制备要求进行分析,对关键质控点确立及控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HTK2015年2月~10月我科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为主题开展为期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在实际执行中,主要步骤包括了品管圈的建立、主体的选择、计划的制定、具体情况的研究、相关因素的调查、目标的确立、对策的制定、方案的实施、效果的检查、研究和反思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发生率由原来的39.7%降低到1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幅137%.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激发了护士是工作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透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方晋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控

    药物配置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药物配置正确是病人病情有效恢复的一大保障.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本文对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排药差错、审方差错、配置差错及复核差错四个常见差错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四个差错提出了合理的防控措施.

    作者:赵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心电图检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对冠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96.0%,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分90.0%、47.5%、92.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的判断采用心电图检查能够为其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在初期的病变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作者:罗用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探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已经确诊的152例晚期胎膜早破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分成护理路径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76例,护理路径组的产妇主要是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工作,而对比组则主要是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对两组中产妇护理后恢复效果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进行差异了解.结果:护理路径组的产妇护理满意度主要为94.60%,明显要该与对比组的89.30%,而护理路径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比对比组的平均护理时间短,这两组数据中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胎膜早破产妇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不断提升的效果,对产妇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提升产妇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能够促进产妇的心理更加健康,也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晓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动静脉内瘘动脉端两种穿刺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给暴露不充分内瘘血管一个充分锻炼的时间,给新的内瘘血管一个休养的时间.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动静脉内瘘术后6~8w(除高位内瘘外),内瘘成熟60例,分为2组.实验组肘正中静脉暴露良好,动静脉内瘘侧肘正中静脉做动脉端采用向心性方向穿刺法.对照组动脉端距吻合口至少5厘米以上逆心性方向穿刺法,两组另选一静脉做静脉端建立体外循环.结果:使用肘正中静脉做动脉端内瘘穿刺一针见血,减少穿刺失败,皮下血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内瘘侧肘正中静脉做动脉端向心性方向穿刺较易,减少反复穿刺,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方式及对产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瘢痕子宫患者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瘢痕子宫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顺产分娩,对照组患者采用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1.4%,P<0.05).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选择剖宫产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因此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分娩.

    作者:胡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布地奈德、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3日至2017年5月23日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2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和布地奈德、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哮鸣音消失时间(4.18±2.53)d、气促缓解时间(4.55±1.32)d、咳嗽消失时间(3.02±0.26)d、喘憋消失时间(2.15±0.74)d、FEV1.0(96.82±5.21)、FVC(98.43±3.92)、MMEF(78.63±5.28)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能够加快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叶革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8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康复组与联合组各40例,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艾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SI评分,联合组低于康复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联合组低于康复组(P<0.05);康复组的总有效率是82.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是95.0%,联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HTK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行.

    作者:闫瑾;郭泽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抽选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室性早搏、ST段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TH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玲丽;魏蒙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度子痫前期初产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浅析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血清标志物作为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与质谱联用的方法筛选鉴定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和健康孕妇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结果: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共识别出13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分析鉴定出两组共有的差异蛋白为载脂蛋白、结合珠蛋白及白蛋白.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存在诸多差异蛋白质点,可通过进一步检测它们的水平对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朴海善;田玲;薛伟;朱立平;刘晓慧;李胜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后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痴呆患者84例,采用黑箱摸球法,黑箱中摸到黑球入选41例入选对照组,摸到白球43例入选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41例,对照组40例.12个月后,组内对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组间对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韩芝;刘必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麦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及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着重于观察参麦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药理作用.方法:将80例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脏指征改善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心肌炎治疗时间、心脏扩大改善率、症状体征改善率、心律失常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可充分发挥改善心肌炎、心电表现、心脏指征等药理价值,故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磊;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