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任唯杰;杨明雷;尹维刚

关键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腹腔镜检查, 小肠出血,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2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剖腹探查(开腹组),9例行腹腔镜探查(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等指标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和手术处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肠腔内微小病灶存在盲区,可联合软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出现呼吸困难的新生儿资料,均行CPAP治疗,根据临床实施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SpO2水平显著更低,且FiO2水平更高(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更低(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南京市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放射线对男性医用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建立放射组和对照组,建立工龄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象异常率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工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暴露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象指标均偏低,提示需加强健康保护工作.

    作者:叶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疼痛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舒适程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4±0.5)分,舒适度评分为(108.1±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0.8)分、(98.1±6.9)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程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Dieulafoy溃疡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Dieulafoy病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出血部位为胃体10例,胃底2例,胃窦2例,十二指肠2例,胃角1例,15例行急诊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次行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1.8天,随访4周,无1例再发出血,4周内死亡率为0.结论:胃镜下钛夹止血是治疗Dieulafoy病的首选的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总结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用2014年1~12月内科中风住院患者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同样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了辩证施护.结果:HTK出院前两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在肢体功能恢复、语言恢复和对疾病的认识及预防保健等方面明显地好于对照组.结论:辩证施护能够明显地降低中风患者的肢体致残率,缩短治疗周期,并且在生存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作者:王毅兰;李玉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6年1~12月实施膝关节单髁置换术33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恢复.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减少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的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儿科护理患者进行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个性化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的护理工作后,其在护理工作中各项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HTH结论: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临床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吴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救治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介绍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28例脾破裂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抢救,密切观察,细心护理是成功救治脾破裂患者的关键.

    作者:王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救治的5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姑息性手术术后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患者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与安全性.结果:单纯胆囊癌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好,根治术效果次之,其后依次为扩大根治术和姑息切除术,根据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患者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而到了晚中期一般采用姑息性手术和扩大根治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于胆囊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作者:查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鼻腔疾病患者个性化护理

    目的:观察对鼻腔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鼻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我感觉疼痛情况,睡眠质量,及住院满意度.结果:HTK观察组患者自我感觉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腔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降低病人术后疼痛度,提高睡眠质量及住院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胡丽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根管消毒剂用在前牙根管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醛甲酚溶液;樟脑酚液;氢氧化钙糊剂对感染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HTK观察临床疗效封药1周后抗菌作用的杀菌力.结论:氢氧化钙对感染根管的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与分析临床应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确诊的94例尿毒症患者,按照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病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净化方式,对照组48例病人仅采用血液透析的净化方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肌酐以及甲状旁腺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高血压、皮肤瘙痒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HTH结论:应用HD+HP血液净化方式与单纯HD相比,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实施在鼻窦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实施在鼻窦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0%),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00%),经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P<0.05).结论:HTK对鼻窦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杜金芬;张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探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已经确诊的152例晚期胎膜早破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分成护理路径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76例,护理路径组的产妇主要是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工作,而对比组则主要是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对两组中产妇护理后恢复效果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进行差异了解.结果:护理路径组的产妇护理满意度主要为94.60%,明显要该与对比组的89.30%,而护理路径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比对比组的平均护理时间短,这两组数据中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胎膜早破产妇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不断提升的效果,对产妇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提升产妇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能够促进产妇的心理更加健康,也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晓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乙肝55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门诊治疗的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探究组应用中医处方汤剂辨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比组为7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确切、稳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下肢骨折卧床病人排便困难的中医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下肢骨折病人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1~2017.6该院骨科治疗的107例病人探究护理效果,为卧床病人提供中医护理.结果:护理后103例排便通畅,4例经灌肠及使用泻药后症状缓解.结论:中医护理可消除下肢骨折病人的排便困难症状.

    作者:古丽加玛丽·克力木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汤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发生率亦有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敬满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然分娩待产舒适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自然分娩待产舒适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分娩的150例待产的产妇作为研究目标,将这150例待产孕妇根据随机分配原则研究组75例、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除了要实施作为基础的常规护理之外还需增加了舒适护理.结果:根据对照组做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做的舒适护理进行了分析比对,两组产妇在总分娩时间以及产程时间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并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28,P<0.01),在自然分娩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在刨宫产率上对照组高于研究组;两组产妇在疼痛感上均有差异且具备高度统计学意义(Zc=7.29,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

    作者:乔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03月至2017年03月期间于该院急诊就诊及治疗的60例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加溶栓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通过分析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抗凝治疗加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冰沁;李俊杰;杨承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差异性分析

    目的: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均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作者:于树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