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刘秋;马琼

关键词:乳腺癌, 术后, 切口引流管, 留置时间,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临床患者在术后切口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实施的护理对策.HTH方法:该院选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所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266例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对切口的引流管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应用有效护理对策进行干预.结果:从单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BMI、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感染切口为影响因素;从多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年龄、BMI属于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影响置管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BMI,需要予以有效性护理对策加以干预,将临床疗效提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DHS治疗,观察组用PFNA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探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PFNA)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DHS)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PFNA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一次性使用回缩式采血针在门诊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回缩式采血针在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给1157位艾滋病患者使用一次性使用回缩式采血针进行采血,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现总结采血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高,护士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在操作过程中护士没有发生过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结论:一次性使用回缩式采血针在临床上的使用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穿刺成功率,让患者满意,减少血液直接暴露以及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的危险,降低了医护人员被针刺伤以及感染的风险,值得推荐临床进行广泛使用.

    作者:黄兰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差异性分析

    目的: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均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作者:于树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5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纳入7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为9.0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对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静媛;胡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系统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3.8±0.6)分、疾病认识(4.1±0.2)分、睡眠(4.1±0.8)分、食欲(3.2±1.0)分、精神(3.8±1.0)分,对照组患者日常活动(1.5±0.6)分、疾病认识(1.9±0.2)分、睡眠(1.9±0.8)分、食欲(1.7±1.0)分、精神(1.8±1.0)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占20.5%,失眠占20.5%,疲倦占27.3%,呼吸困难占4.5%,胃肠道反应占47.7%;对照组疼痛占47.7%,失眠占43.2%,疲倦占50.0%,呼吸困难占20.5%,胃肠道反应占81.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该科室诊治的各类妇科肿瘤患者,共纳入4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评分和HAMD评分值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HTK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质量,并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作者:陶春霞;张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腹泻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探析

    目的:探究小儿腹泻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腹泻的患儿126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则在参照组护理前提下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护理效果: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②护理满意度: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5.7%,明显低于试验组9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效果可观,不仅能巩固疗效,还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赛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迁影响

    目的:探讨近3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在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选取550例,对患者进行痰培养,取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250株,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AE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近3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22.78%,2014年35.00%,2015年51.72%);大部分抗菌药物对于IRPA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特征.其中,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对于IRPA的耐药率式中维持在较低水平;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对于IRPA的耐药率在2015年已接近100%,完全丧失抗菌活性.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针对多药耐药及耐亚胺培南情况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其进行感染控制治疗.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颅脑急症致脑疝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外科颅脑急症致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该院采取急救护理的68例颅脑急症致脑疝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相关急救护理体会.HTH结果:经积极抢救后,恢复良好57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与急救护理前相比,采取积极急救护理后患者GCS评分显著增加、SDS和S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科颅脑急症致脑疝患者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卫生室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科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较为理想,治疗效果明显,宜对其进行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颌下腺多形性腺瘤1例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56岁.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颈部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质韧,活动度好,有压痛,遂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右侧颌下腺内探及一大小约29cm×17cm的低回声(图1)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周边及内部均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作者:张美;范永春;吕小勇;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无痛胃镜诊疗术和常规方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诊疗术和常规方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和随机数字表法,对该院2015~2016年筛选的行胃镜检查患者50例,应患者检查前的要求,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的基础上,于检查前静脉滴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20/25)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24/2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诊疗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具有快速苏醒的优势,能明显改善患者清醒状态下产生的机械损伤,对消化内科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让患者免受开刀之苦.

    作者:贠敬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如何控制和降低不合格标本量,以确保分析前质量.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一门诊片区收到检验科收到血液标本共计54785人次,其中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血液标本214份,不合格主要原因为:标本量少,标本凝固及标本类型错误.主要原因为标本采集和运送过程不规范所致.结论:加强检验标本采集及运送培训,及时与检验科人员进行沟通,同时建立控制血液标本不合格相关制度,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

    作者:罗春;黄丽;黎贤群;王进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成本-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以及泮托拉唑医治反流性食管炎的成本-效果.方法:抽取该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均45例.对照组医治时使用奥美拉唑,试验组则予以泮托拉唑医治.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医治后,试验组病人总有效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医治后,组间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都有效果,但其相比泮托拉唑的疗效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汪洋洋;马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给予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采用综合PICC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舒适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永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汤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发生率亦有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敬满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价值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住该院的胰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60例分析,均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方案,并于术后以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方案,再予以专业护理,观察60例护理效果.结果:60例手术患者中,有2例(3.33%)发生腹胀问题,2例(3.33%)发生腹泻问题,予以处理后,上述症状都消失.同时,其肛门排气时间(38.51±8.02)h,且其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指数以及总蛋白指数等都改善(P<0.05).结论:对于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方案的患者,在对空肠营养管有效应用的同时,配合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在对腹胀问题以及腹泻症状有效控制的同时,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指数以及总蛋白指数等,可推广.

    作者:毛伟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社区诊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率.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血压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小华;戴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从中抽取临床病例无明显差异的7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护理,在这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血压情况以及健康行为,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中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建立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喜炎平注射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水平.方法:抽取472例患病后于2014年03月至2017年05月进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患者,都施予喜炎平注射液疗法,观察机体用药情况,分析其中不合理问题,再总结改进措施.结果:273例入选病例中,有73例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10例药品剂量缺乏合理性,50例配伍形式缺乏合理性,13例用药途径缺乏合理性,且配伍方式缺乏合理性病例数多(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喜炎平注射液疗法时,其用药途径与方法都有待提升,要引起重视.

    作者:邢成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