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华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使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34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85.7%,P<0.05;②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HTK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符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DHS治疗,观察组用PFNA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探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PFNA)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DHS)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PFNA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汤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发生率亦有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敬满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全面提升中成药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16年1~6月门诊开具的2500张中成药处方,对每张处方中开具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00张处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处方占比为为1.68%,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为配伍不当、中西药联用不合理、辨证不相符、无用药指征、重复用药、药理拮抗等.结论:我院门诊在开具中成药处方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师药理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加大药师对中成药的审核规范性,促进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完善的基层合理用药监察机制,全面提升我院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作者:王惠霞;陆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病(IP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IPF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5日至2017年1月20日,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IPF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HTH结果:实验组IPF患者干预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PF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疗效的提高以及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对新生儿奶量、排便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新生儿病房接受治疗的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将这34位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抚触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抚触护理组在基础新生儿护理基础上外加抚触护理,基础组只进行基础的新生儿护理,观测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奶摄入量和血清胆红素.结果:抚触护理组患儿排便量和奶摄入量明显多于基础护理组(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均下降,对比两组发现抚触护理组患儿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可以加快改善高胆红素血症,而且对新生儿的胃肠道也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可增加奶摄入量促进胃肠道蠕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杭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王氏疏肝消囊汤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肝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王氏疏肝消囊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囊肿大直径均减小,对照组大肝囊肿直径上升;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HTK王氏疏肝消囊汤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月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肾移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肾移植患者86例(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其中一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另外一组以自我管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肾移植患者采取以自我管理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便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田琴;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微信平台在泌尿系统疾病、康复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中提供延伸护理服务: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随访及定期复诊;药物、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建立、健全微信平台个人档案,进行效果评价指标,如经济指标;临床、护理结局指标;患者功能指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再入院率、从而节约了医疗费用.如何借助微信平台,让人们能够学会和及时掌握自我管理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维持持久性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心电图检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对冠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96.0%,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分90.0%、47.5%、92.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的判断采用心电图检查能够为其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在初期的病变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作者:罗用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HTK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腹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谷一梅;刘志宁;徐凤玲;方业香;徐恭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与氨茶碱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该院接诊的4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23例.A组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B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两组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比较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比B组的78.2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住院时间为(10.7±1.6)d,均明显优于B组的17.39%、(14.3±2.0)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施以对症治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冯变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该科接诊的7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76例入选者进行分组:予以A组38例病患个性化心理护理,予以B组38例病患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比B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6%,比B组的82.35%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HTK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患施以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从中抽取临床病例无明显差异的7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护理,在这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血压情况以及健康行为,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中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建立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低位马蹄型肛周脓肿切开挂线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的1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切开挂线引流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治愈率、脓肿复发率以及术后肛瘘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治疗的成功治愈率较高,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程惊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HTK2015年2月~10月我科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为主题开展为期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在实际执行中,主要步骤包括了品管圈的建立、主体的选择、计划的制定、具体情况的研究、相关因素的调查、目标的确立、对策的制定、方案的实施、效果的检查、研究和反思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发生率由原来的39.7%降低到1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幅137%.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激发了护士是工作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透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方晋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临床辅助治疗的情况和效果,已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针对该院接受诊治的患者100例,他们病情为心血管内科重症疾病,随机抽取,并从我院的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以来,同时按照抽签法将他们进,行分组别护理,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重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重症患者采取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管理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的效果.结果:通过实验比对后,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管理满意度大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管理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能够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03月至2017年03月期间于该院急诊就诊及治疗的60例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加溶栓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通过分析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抗凝治疗加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冰沁;李俊杰;杨承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评价强化调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HTK选取该院收治的ACS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予以1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HTH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较参照组患者的血脂改善,组间数据统计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无明显改变.另外,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心电图ST段回落、硝酸酯类药物的减量使用与参照组比对变化明显,治疗总有效率(96.7%)同参照组(70.0%)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统计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ACS患者予以强化调脂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对心肌损伤进行控制,其不良反应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吴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