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杨浦“救”在身边工会大讲堂开讲/普陀区举行教职工厨艺培训活动/徐汇区举办教职工家庭亲子活动

关键词:工会, 讲堂, 普陀区, 职工, 培训活动, 徐汇区, 家庭
摘要:
康复(健康家庭)杂志相关文献
  • 患了慢阻肺,绝非无计可施——中医药综合调理能有效减少慢阻肺发病

    肺功能检查,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为进行性,与气道和肺对有害微粒或气体的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原来所称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晚期哮喘具有气流阻塞的患者,现在多列入“慢阻肺”范畴.

    作者:言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酒方:千年药酒,不能随便喝

    案例:治风湿的“宝贝”蛇酒,差点要了命王先生今年50岁,之前一直身体强壮.谁知这两年,每逢阴雨天气,他的双腿便会酸痛,听人说是风湿病,“贴膏药没用,吃止痛片只能解一时之疼,长治久安之法才是关键.”病急乱投医的王先生便四处打听偏方.前不久,一个亲戚给他带了一瓶“宝贝”来,说是专治风湿腿的.他仔细看了看:蛇酒!亲戚说,这是毒的五步蛇活浸的,治风湿效果特别好,江浙一带很多山区都把这酒当宝贝,千金难求.亲戚还说,这个蛇酒泡了大概有两三个月,五步蛇有剧毒,为了保证药性,他们把活蹦乱跳的活蛇给扔进高浓度的白酒里.王先生一听就信了,毫不犹豫便收下了药酒.

    作者:蔡诗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是关节痛,或是干燥综合征

    刚退休的张阿姨,从两年前开始一直备受关节疼痛的困扰,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痛到晚上睡不着.她一直以为自己患了痛风,辗转好几家医院治疗,均无效.日前,在一位医生建议下,她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问诊时,风湿免疫科医生发现,她说一直以来都觉得口干、眼干,晚上还经常会因口渴而闹醒.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张阿姨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关节疼痛的问题得到解决.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生完孩子后,你的天空变成灰色了吗——心理医学专家骆艳丽谈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多数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产妇常见的精神障碍,典型PPD一般在产后6周内首次发病,临床表现为烦躁、焦虑、抑郁、内疚、悲伤、哭泣、激动、激惹、应付能力差,过度担忧自身和婴儿的健康,严重者生活无法自理及照顾婴儿,甚至出现精神错乱、幻觉或自杀等精神障碍.

    作者:言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糖茶饮,替你泡好的一瓶茶

    中老年品香茗,小年轻更爱茶饮料茶,中国人喝了几千年,从茶圣陆羽开始,是中国著名的饮品,并远销海外.有爱茶的人士,经常会亲自泡制一壶香茗.尤其是有着悠久茶文化的中国,功夫茶流行甚广.从准备工作的热盘子、杯子、器皿到冲泡第一重、第二重、第三重.茶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作者:顾佳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青春期女孩肥胖,增加成年后糖尿病患病风险

    青春期女孩患糖尿病比率显著上升儿童期患糖尿病主要是1型或者2型,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青春期女孩患糖尿病的具体数据,但以近几年临床收治数据来看,在青春期发病的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中,通常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医院从10来年前的1年1~2个青春期儿童2型糖尿病患儿,到现在1年十几个的收治,此类患儿临床上大多为孩子从小胃口特别好,肥胖、脖子发黑等胰岛素抵抗症状数年后出现胃口更好、口渴多饮、小便多但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

    作者:言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乱跳的心容易招来中风

    房颤发作时并非都有症状房颤表现为心动过速而且节律不整齐,发作时有心悸(感到心跳加快或心跳紊乱)、疲乏或者劳累、眩晕、胸闷不适、气短等症状.房颤通常分为四级:第一级:无症状,患者缺乏任何不适或表现;第二级:活动后出现症状,平时没有什么症状;第三级:有症状并且已影响工作和生活;第四级: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作者:唐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进入更年期,为何糖尿病容易找上门

    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一般为45~55岁,平均持续时间约为4年,是女性经历的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有研究显示,女性在45岁以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都要高于同龄男性,而女性在更年期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要高于其他年龄段.

    作者:梓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任珍:接过传习上海说唱的旗帜

    出生戏曲家庭,“说唱大师”黄永生高足因父母、兄姐均是唱滑稽戏或越剧的,任珍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6岁开始练功、唱戏,铸就其把各地戏曲和方言学得惟妙惟肖之特长,京、沪、越、淮、锡剧,评弹、独脚戏、小品等她都会表演,这为她日后的艺术和“非遗”文化传习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桃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肩背部疼痛,小心胆囊炎捣乱

    张先生老感觉后背疼,没精神没力气,他去医院骨科检查肩背部,也没啥结果,只能弄些膏药对付,但背疼还在.就这样反复就医,后挂了个专家门诊,发现后背疼竟是胆囊炎作怪.肩背疼痛,很多人首先考虑是不是骨头或肌肉出了问题.不过,倘若是右肩背痛,有可能无关骨头、肌肉,而是胆囊炎作怪.

    作者:华小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肩膀疼痛不能随便“爬墙”/膝盖不舒服多抬腿/吃水果的佳时间/正确洗碗六步走,防止病从口入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遮眼不安或斜眼,都要小心弱视

    据研究,3~5岁儿童弱视的治愈率在80%以上,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对弱视患儿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有些婴幼儿会不配合视力检查.当发现婴幼儿遮住一只眼后出现哭闹不安或撕扯遮盖物时,这就说明未遮盖眼可能视力较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当发现孩子向正前方注视时,一只眼的眼位发生偏斜,说明孩子可能存在有斜视,也应及时就诊,避免长时间的斜视,导致被单眼被抑制产生弱视.

    作者:文雯;赵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秋冬天冷,降压药该如何调

    高血压,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引起血压季节性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现有研究证实,气温变化是血压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睡眠性高血压未见季节性差别.在冬季,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且由于冷刺激导致的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血压上升的内在重要原因.另外,在冬季,由于肾脏的排钠负荷增加,24小时的尿钠排出量也会明显高于夏季,因此只有血压增高才能保证机体排出过多的钠离子,因而冬季血压会相对较高.总之,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

    作者:石浩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陆游:爱国诗人的养生诗词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工夫在诗外.”(《示子通》).

    作者:许家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杨浦“救”在身边工会大讲堂开讲/普陀区举行教职工厨艺培训活动/徐汇区举办教职工家庭亲子活动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宝宝不爱吃饭,可不一定是缺锌

    断奶后不爱吃饭,不一定是缺锌锌,是一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参与上百种酶的组成,一旦缺乏,会影响这些酶的活性,造成孩子出现食欲不佳,异食癖,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加之食品广告的宣传,一些家长自然而然地以为,孩子断奶后不爱吃饭就是缺锌.但其实,锌属于微量元素,人体的需要量不大.

    作者:言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访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摸着石子过河,她是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谈到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教学特色,吴蓉瑾校长笑着对《教师保健》记者说:“我们学校大的特色就是情感教育.”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是一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中心学校,创办于1 9 3 2年,至今已有8 5年的历史.2001年起,学校就开始酝酿“情感教育课”在学校的实施.

    作者:蔡诗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月经腰痛,当心骨盆不正

    吴女士被腰痛折磨半年之久,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出现腰痛不久,痛经也接踵而来,每月的经期,总是出现剧烈的腹痛.前有经痛,后有腰痛,二者夹击之下,吴女士连睡眠都受到很大影响:睡得差,容易发脾气,脸色越来越差.她几次到医院检查,终医生诊断是“骨盆旋移症”,由于骨盆前倾,腰椎生理曲度过大,左右两侧髂骨高低不平,导致腰椎周围肌肉受力不均,从而出现了腰痛,并且累及盆腔脏器,进一步导致痛经.

    作者: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家里有人喝醉了,该如何照料

    饮酒后不适,警惕急性酒精中毒各种酒精饮料中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空腹饮酒时,酒精1小时内有60%被吸收,2小时吸收量可达95%.急性酒精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饮酒过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出现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发生共济失调或昏睡、昏迷的一种状态.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作者:诸卫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吃主食死得快?《柳叶刀》可没这么说

    我们先来看看那篇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论文究竟说了些什么?这是一项前瞻性城市农村流行病学研究,全称为“来自五大洲1 8个国家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关联: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003年~2013年,这个研究团队通过问卷形式跟踪记录了13.5万名35 ~70岁成年人的饮食情况.这些样本来自18个国家,主要是体力劳动者,调查目的是研究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作者:言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康复(健康家庭)杂志

康复(健康家庭)杂志

主管: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