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权;谢力子;王爱华
作者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加减、单方、单药治疗及实验研究叙述了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对临床确有良效的中药进行系统性、前瞻性研究,中医药治疗RA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作者:高晓峰;旷惠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胃康宁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利用显微鉴定可鉴别出胃康宁胶囊中3味中药;利用薄层色谱可检测其中党参、白术、黄连、厚朴、甘草.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胃康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贤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从长苞香蒲Typha angustata Bory et Chaub.的干燥花粉中分离得到一黄酮甙化合物,经UV、IR、FAB-MS、1HNMR、13CNMR谱及水解试验鉴定其结构为异鼠李素-3-O(2'-a-L-鼠李糖基)-a-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即香蒲新甙(typhaneoside,I).
作者:秦文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颈牵配合腹针治疗颈椎病98例,显效60例,有效30例,无效8例,优于单纯颈牵引治疗(P<0.05),提示颈牵配合腹针对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曹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根据中医理论从痰与癌症的病因病机关系,癌症从痰而治的机理进行论述.认为痰邪在癌症发病过程中无时不在,易于其他病邪胶结,遂成积块,所以治痰必须贯穿于癌症辨证论治的始终.
作者:杨爱莲;黄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苓柏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硫酸葡聚糖造成大鼠渍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灌服芩柏颗粒剂和柳氮磺胺吡啶,检测结肠粘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芩柏颗粒剂能够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SOD活性,减少MDA含量,优于柳氮磺胺吡啶(P<0.05).结论:芩柏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增加SOD活性,减少MDA生成而起作用.
作者:王真权;谢力子;王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将<濒湖脉学>症脉顺逆凶吉,按原著章段各症脉,以歌诀的形式,将其症名编为题首,依次简略阐述.为初学者临床应用提供方便.
作者:李玉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从发病机理、中药治疗(中药内服、中药外擦、针灸等)叙述了斑秃研究的现状,指出对该病的研究,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今后需建立中医药斑秃的病理模型及实验研究方法,以期更好地筛选评价有效、安全的中药单味药、复方及验方.
作者:朱明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为治疗组(40例),西药雷尼替丁、吗丁啉为对照组(30例)治疗胃性哮喘,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度为97.5%;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科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谷志优;刘弟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骨折内治多遵循三期治疗法,作者谨守病机,应用理气健脾法治疗骨折13例均获良效,认为骨折中药治疗中须重视护脾健脾、疏肝理气,以利于加快病愈.
作者:王新明;龙莉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述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的吸收和机化,促进骨折部位骨基质钙盐沉积,提高骨痂的质量和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及指数,抑制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促进基质胶原的合成,刺激骨生长因子的分泌与合成等.作者并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概括.
作者:阮朝阳;祁开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对当今方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君、臣、佐、使涵义界定问题、实验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方剂临床研究的规范化问题等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对方剂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路.
作者:贺又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采用消痹丸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问盘突出症共36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
作者:卓小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对NOD小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周龄NOD小鼠测血糖值.血糖值高于11.1mmol/L,有多饮多尿的NOD小鼠为糖尿病NOD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治疗组用4%甲壳低聚糖作饮用水,对照组用冷开水作饮用水,连续15周,定期测血糖值.期间对治疗显效组随机让8只鼠饮用一定时间低聚糖后,改饮冷开水,定期测血糖值,观察反弹现象.结果:治疗组有65%降血糖作用显著,35%降血糖有效;显效组NOD鼠如停饮甲壳低聚糖,血糖反弹上升;对照组N0D鼠陆续死亡.结论:甲壳低聚糖对糖尿病NOD小鼠有治疗和延长生存期作用.
作者:乔新惠;宋岚;李邦良;刘四春;周弟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结合古代医籍及现代研究,综合论述了肝衰竭的病因、病机、辨病、辨证论治.
作者:毛德文;李兴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黄白及散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大黄白及散)37例,对照组(用凝血酶)35例.结果:治疗组止血率(95.65%)与对照组止血率(94.23%)相近(P>0.05);治疗组总止血时间(24.56±11.34)h,短于对照组的(37.02±19.87)h(P<0.05),而对重度出血的止血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白及散止血效果与凝血酶相近,而止血时间快于凝血酶.
作者:钟新林;彭红卫;刘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总结1988~1998年本院1401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征,其中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检查阳性率为84.01%,在所有的体征中阳性率高.因此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在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卫宁;丁键辉;姚小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就张景岳诊疗妇人癥瘕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其特点有四:妇人瘕瘕,病在气血,瘕瘕之因,多由于虚;论治癥瘕,权宜攻补;癥瘕防治,内外同施.
作者:梁欣韫;尤昭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健中理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便秘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健中理肠汤口服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口服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中理肠汤是一个治疗IBS便秘型的有效中药复方.
作者:罗文央;韩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青光眼已是我国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患者在家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青光眼发作,保护视功能有其积极意义.作者从家庭护理角度介绍青光眼的护理.
作者:张晓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