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芬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6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家属总满意率为94.20%,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4.3±1.2)d,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彭嫦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剖析社区慢病管理在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社区接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应用社区慢病管理模式.观察患者干预后血糖与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当中,有78例的血糖逆转至临床正常水平,逆转率达到48.75%.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45±0.53)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7.34±1.91) mmol/L,均明显比干预前的(6.59±0.51) mmol/L、(8.81±2.54) mmol/L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HbAlc水平和干预前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 >0.05.和干预前的TG、HDL-C以及TC水平相比,患者干预后的TG、HDL-C以及TC水平更优,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组干预后对护理管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干预前的8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积极应用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促进相关血脂指标改善.
作者:张辉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本文阐述了卫生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结合卫生检验工作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了要加强疾病控制工作中卫生检验环节的方法:一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卫生检验实验室建设,三是严格执行卫生检验标准.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观察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中,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该院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共选取40例经化疗治疗后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以比较护理两组后患者的不同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其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闵艳艳;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45例)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实验组(155例)予以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糖状况及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HbAlc、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相比,实验组(6.98±1.12)%、(5.90±0.50)mmol/L、(8.10±0.89)mmol/L更优;与对照组脉压、TC、TG相比,实验组(40.03±3.71)mmHg、(5.01±0.20)mmol/L、(2.20±0.90)mmol/L(P<0.05).结论:将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应用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状况,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全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循证理念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26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依据循证理念,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比其两组的血压前后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压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变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思维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院急诊抢救的84例洗胃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情观察,观察组以预见性思维为基础进行病情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中采用预见性思维,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急诊抢救效果.
作者:曹春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主要研究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进行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25例患者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庞焕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作者: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针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内科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焦虑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治疗有效率达到96.6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5.00% (P <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恢复健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会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院营养类药物管理.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6月(药学干预前、A组)、2017年1~6月(药学干预后、B组)使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出院患者病历492、387份,比较药学干预前后两组病例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药品费用情况.结果:药学干预后,B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比例、药品费用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后,大大促进了我院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叶芳;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在血液透析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对照组,未实施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观察组,实施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丙肝和乙肝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乙肝和丙肝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在血液透析病人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丙肝和乙肝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作者:杨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10例大于60岁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与基础血压、心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进行针对的心理干预对控制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有着重要影响,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勤;潘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36例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介入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脾脏不同程度缩小,肝癌治疗有效93.7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4例栓塞综合征,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15.63%.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家焱;周亚军;刘家勇;陈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建立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CDC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和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是做好新形势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在我市实施两年以来,在新体系显示其积极、正向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刘龙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分娩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将选入的82例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应用温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与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利于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蔚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总结相关诊治经验.方法:以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SAP有11例(18.33%),MAP有49例(81.67%).致病原因中居首位的是胆道疾病38例(63.3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96.67%).有49例(81.67%)血清淀粉酶测定值远超了标准上限的3倍,CT检查诊断有48例(96.00%)呈现阳性.常见的并发症为胰腺假性囊肿(18.18%).58例(96.67%)患者给予抗生素,59例(98.33%)给予H2受体抗结剂,26例(43.33%)给予了生长抑素,45例(75.00%)患者给予了胰酶抑制剂,53例(88.33%)给予肠外营养支持,15例(44.12%)进行胆石症手术,部分患者又进行了胆囊切除术,1例(25.00%)进行了胆囊炎手术.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是其主要致病原因,不同程度的腹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病症,血清淀粉酶检测、B超和CT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手段,且其并发症种类较多,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时根据病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作者:杨付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初产妇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尿潴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护理后统计对比两组盆底肌收缩力、排尿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各时间段盆底肌收缩力评分与排尿状况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初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利于避免产后尿潴溜,能提高产妇排尿与盆底肌收缩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锦华;魏丽;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联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临床收治的膝OA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联合维生素B12+醋酸曲安奈德膝关节周围穴位注射治疗,B组仅采用关节镜治疗.采用WOMAC评分量表与膝骨性关节炎严重度指数(ISOA)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17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失访(A组1例、B组2例).A组总有效率为93.2%,B组总有效率为81.0%,比较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膝OA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曾国波;吴春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佳矫正视力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在0.3~0.4区间患者明显提高,佳矫正视力<0.1的患者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7.50%,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林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