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雷后卫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 术后诊断,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及在华西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76例胆囊择取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小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针对胆囊手术患者来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指标更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唐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出血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的疗效.方法:对该院在201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收治的125例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是否采用尼莫地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尼莫地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及45 d的NIHSS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14 d后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45 d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尼莫地平可能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娟;肖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作者: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于2016年09月至2017年09月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88例,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形式,划分为常规组(n=44)与研究组(n=44),常规组接受地塞米松与达芬霖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高达93.18%,较常规组72.73%的疗效更加突出,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鼻炎接受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疗效明显,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齐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7月8例结肠癌患者在我院行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手术,依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院前采用评分制调查问卷表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高于50.0%(P<0.05).结论: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术患者对人性化护理有强烈需求渴望,人性化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将人文主义关怀贯穿于患者疾病恢复阶段临床护理全程,有助于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伟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一例难免压疮的处理过程

    1.病例陈述男性患者,76岁,8年前患者无明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紧,偶有胸痛,持续约数十秒自行缓解,偶有水肿,无头昏、头痛、黑朦、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于医院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等药物,3月前,患者出现胸痛不适加重,为心前区绞痛,阵发性发作与活动无明显关系,不伴放射痛,数分钟自行好转,伴胸闷、乏力,无气紧,无头昏、头痛、黑朦、昏厥,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于门诊药物治疗,症状逐渐加重,遂于2月前收入我院我科,诊断为: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级;②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血小板减少;③高血压2级,极高危;④脑胶质瘤;⑤肺部感染;⑥双侧胸腔积液;⑦气管切开术后;⑧低蛋白血症;⑨继发性癫痫.入院后行痰培养检查示: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于小丽;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填写了临床输血申请单.其中全血输注的是对照组,而红细胞输注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后3h,两组患者均接受凝血常规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并检测及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且对比化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PLT、血红蛋白(Hb)、APTT、PT水平,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是两组患者在通过3h输血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LT显著较高(P<0.05),Hb水平对比无差异(P>0 05),而APTT、PT水平均较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红细胞输注,有益而无害,相较于全血输注,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52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良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的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的优势.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60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术治疗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循证护理组两组,各有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在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疼痛持续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的优势在于可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实验1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孟鲁司特)和实验2组(强的松片),每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 >0.05.组间其余实验指标对比,实验1组均优于实验2组,P<0.05.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BI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异位妊娠病例的术式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患者入院后,78例首选腹腔镜治疗.包括10例内出血轻度休克患者,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现象,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腹部切口美观.结论:腹腔镜治疗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同时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可以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手术,具有手术创作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能快速恢复以及不影响美观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检中心应用健康管理理念的价值

    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的理念是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预控各种疾病的来临及扩散.现今,人们比过去更注重养生健康.健康管理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健康需求,提高健康保护意识.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健康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及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论述.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探讨

    在我国社区妇幼保健主要是为妇女及儿童实施服务,从而保证妇女及儿童的健康,在卫生保健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幼保健工作是建设和社会的基础需求.想要全面的发展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完善,然而在社区妇幼保健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

    作者:范玉平;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妇科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过程中应用规范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8例妇科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n=49)与规范化护理组(n=49),对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规范化护理组研究对象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常规护理组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有效率(81.63%)与规范化护理组(97.96%)相比,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对接受盆腔灌注治疗的妇科盆腔炎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综合护理在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综合护理在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多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按照其临床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平均每个小组的患者均为64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综合护理在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眼科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儿180例,并将之以月龄分成3组:甲组0-3月龄,予以综合治疗;乙组4-12月龄、丙组13-60月龄,予以泪道加压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治愈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0%,明显比乙组和丙组的85.0%、73.3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乙组的临床治愈率和丙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儿的年龄越小,其泪道冲洗和探通治疗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对于冲洗>2 w且无效的患儿,需尽早对其施以探通术治疗.

    作者:梁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脊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放射平片诊断,观察组为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容积改变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脊柱曲度改变确诊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前柱骨折的确诊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轻度骨折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度及重度骨折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与放射平片诊断相比,CT能提高骨折特征与脊柱骨折部位的确诊率,且能更为准确地确诊骨折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本科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接诊的7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36例.予以甲组保乳术治疗,予以乙组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局部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0.56%,明显比乙组的44.44%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术后3年的局部复发率(2.78%)和远处转移率(5.56%)明显比乙组(19.44%、16.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保乳术治疗乳腺癌,可显著提高患者乳房美容的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董树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在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参与研究,并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32例),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评分为(85.29±4.10)分,高于对照组的(61.20±5.37)分,而且观察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治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尚卜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