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雷后卫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 术后诊断,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评价强化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价值.方法:2016年1~12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患者240例,常规护理,2017年1~9月,消化内科收治患者122例,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针对性提出防范管理对策.结果:2017年水电解质紊乱、管道不良事件、睡眠障碍、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2016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改进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110例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风险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继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外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调查晋外科手术室开展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60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一组开展常规护理,另一种同时开展手术室心理护理,调查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相关结果.结果:干预组舒适度总评分为(73.8±6.9)分,对照组为(55.9±11.2)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室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

    作者:顾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对于手术室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6年5月起开始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实施质量管理期间的2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未实施质量管理期间的2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室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质量,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清洁区的环境空气卫生学的检测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清洁区的环境空气卫生学的检测质量明显比管理前高,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以及空气中的细菌数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0%(192/2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0%(156/2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手术室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消毒供应室清洁区的环境空气卫生学的检测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宋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螺内酯对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螺内酯在治疗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中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设70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分析组则予以螺内酯治疗,经随访8个月,总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较之对照组,分析组血钾、醛固酮指数(AL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析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内酯在治疗IHA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赵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作者: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6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家属总满意率为94.20%,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4.3±1.2)d,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彭嫦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4.6%,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5.3%,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ALT与HBeAg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引起的慢性重型肝炎疾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死亡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娟;朱炳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降低初产妇分娩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降低初产妇分娩会阴侧切率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采用不同的接生助产方法,比较会阴侧切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3.04%,会阴感染率为4.35%;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为60.87%,会阴感染率为13.04%.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2±0.4,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8.9±0.7,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7.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助产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伤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内分泌疾病患者应用人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内分泌疾病患者112倒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人文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内分泌疾病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分泌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通过人文护理显著提高,焦虑评分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马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调节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调节的效应以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从2017年1~7月期间该院生化实验室的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只大鼠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80只大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只大鼠,观察组的40只大鼠采用含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进行心血管的调节,对照组的40只大鼠采用一氧化氮NO进行心血管的调节,对比两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效果.结果:从心血管的调节效果来看,观察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合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应用到心血管的调节中,具有显著的舒张血管、保护心脏的作用,其主要的调节机制是通过非离子通道途径充分的发挥硫化氢的生理学效应,从而达到调节心血管的作用,值得有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庞雪芬;段成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电子书在乳腺癌患者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电子书在乳腺癌患者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取乳腺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50例乳腺癌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按照外科护理常规进行口头宣教.试验组宣教内容和流程和对照组方案一样,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宣教内容利用“易企秀”软件做成电子书.结果:通过电话回访,试验组患者对出入院流程和内容的知晓率从0.91提高到0.97,对疾病知识的宣教满意度从0.92到0.98,对我科的整体满意度从0.94提高到1.结论:电子书宣教有利于患者对知识的掌握,能够提高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孙茹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该院接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55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成2组:实验组(45例予以详细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10例未予以围术期护理),同时观察、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4/10),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疗效确切,可有效防治并发症,建议推荐.

    作者:张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个体化服务及对自我管理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服务应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4.01月至2016.12月该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双盲法分成2组,64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服务(观察组).将两个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管理(93.75%)、遵医用药(96.88%)、合理饮食(95.31%)、坚持运动(98.44%)、血压自我检测(93.75%)都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个体化服务应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沈鲜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医院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分析及如何有效防控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反腐力度持续增强,对医疗行业的反腐纠风工作也一直抓得很严,但医疗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还是不断发生,针对发生的案件进行特点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和防范措施.

    作者:茅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新入职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行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给予研究组新入职护士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模式.结果: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64.35±3.21)分,操作考核成绩(75.52±2.75)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70.00%;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85.59±2.95)分,操作考核成绩(92.55±2.50)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95.00%;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系统规范化培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裴晓贤;范玲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该院泌尿科进行外科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无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其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朱斌;陈萍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对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STEMI患者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急诊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接受直接PCI的116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将患者分为≤120 min组(51例)和>120 min组(65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进门球囊时间、进门球囊时间达标率、总缺血时间、术后室颤发生率、随访半年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A组患者进门球囊时间、进门球囊时间达标率、总缺血时间及左室舒张末期内经明显小于B组(P<0.05),术后室颤发生率、半年内死亡率及半年后射血分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发病至球囊扩张的时间,可以缩短患者的总缺血时间,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灌注,保护心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园;许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资料9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A组患者接受一期脾切除,胆囊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端侧分流合并胆囊切除术治疗,C组患者接受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手术之后三组患者的胆绞痛症状获得恢复,其中A组患者胆绞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手术之后A组患者产生发热、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几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脾切除,胆囊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该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组别划分过大,生师比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不当、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薄弱,标本采集量大等系列问题.针对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带教老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实行合理分组,学生分时段实习、改进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方式、提倡使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减少植物标本的采集等解决办法,努力提升我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授课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潘晓军;汪洪;楚生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