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雷后卫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 术后诊断,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加针灸疗法、常规疗法,各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其中显效者26例,有效者15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其中显效者14例,有效者19例,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常规疗法加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且方案可行性高,与常规疗法相比,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析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在临床处理中实行麻醉处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该院62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麻醉处理,分析处理后其临床效果.结果:麻醉后,治疗期间无死亡患者,术后则由于合并症或者伤势过重而出现6例死亡,死亡率为9.67%,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2例,同时并发肺部感染的有4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势较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抢救效果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显著降低手术的风险,效果显著.

    作者:刘光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调节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调节的效应以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从2017年1~7月期间该院生化实验室的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只大鼠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80只大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只大鼠,观察组的40只大鼠采用含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进行心血管的调节,对照组的40只大鼠采用一氧化氮NO进行心血管的调节,对比两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效果.结果:从心血管的调节效果来看,观察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大鼠的心血管调节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合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应用到心血管的调节中,具有显著的舒张血管、保护心脏的作用,其主要的调节机制是通过非离子通道途径充分的发挥硫化氢的生理学效应,从而达到调节心血管的作用,值得有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庞雪芬;段成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爱服务对人流术后再次流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实施关爱服务,对其再次流产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人工流产术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人流术后常规指导,观察组32例行人流术后关爱服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避孕依从性、再次妊娠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妇女相关知识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避孕依从率为65.63%,主动依从率为31.25%;观察组避孕依从率为93.75%,主动依从率为65.63%,(P<0.05);对照组再次妊娠率为25.00%,再次人流率为18.75%;观察组再次妊娠率为6.25%,再次人流率为6.25%,(P<0.05).结论:通过关爱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人流术后妇女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避孕依从性率,从而实现对再次妊娠、流产的控制.

    作者:刘小花;付萍;罗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该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综合组160例和常规组16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综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止痛药物使用次数、睡眠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P<0.05),术后第5d两组疼痛VAS评分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综合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次数、睡眠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增加其睡眠时间和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齐桂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于2016年09月至2017年09月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88例,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形式,划分为常规组(n=44)与研究组(n=44),常规组接受地塞米松与达芬霖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高达93.18%,较常规组72.73%的疗效更加突出,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鼻炎接受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疗效明显,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齐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乌拉地尔、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乌拉地尔、硝酸甘油注射液在高血压并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乌拉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有明显的下降,观察组LVESD和LVESV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LVEF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在高血压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能够起到降压和改善患者的心脏指标,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康复组,康复组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48h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3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月,康复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作者:李杰;汤武装;秦雅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安排基本的治疗,详细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适当运动、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钾以及钾盐,减少热量,戒烟酒.联合用药,给予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合并氢氯噻嗪、倍他乐克,个体化选择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早期每隔2 w复查一次血压水平,预测疗效,早期坚持小剂量原则,以控制晨压为主要目的.随访8w以上,复查血尿常规,分析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调整用药.

    作者:高建伟;沈永鄂;项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价值.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实视力受损78例,均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动静脉循环时间低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脉络膜新生血管检出率29.5% (46/156)、检出点率34.6%(54/156),高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6.7%(26/156)、检出点率19.2%(3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更好.

    作者:马红芬;朱佳惠;朱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研究及应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因此,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就HIV的结构、传播方式、危害以及诊断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

    作者:朱阳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预见性思维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的应用

    目的:分析预见性思维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院急诊抢救的84例洗胃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情观察,观察组以预见性思维为基础进行病情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中采用预见性思维,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急诊抢救效果.

    作者:曹春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肿瘤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目的:减少跌倒不安全因素对肿瘤患者的恶劣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3~9月期间收治的282例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能尽快识别跌倒高风险患者,分层次地划分风险的级别并给予可行性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orse跌倒评估量内容简明扼要、操作方便易行,适合护理人员随时评估,在防跌倒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大减少了跌倒发生率.

    作者:徐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8月至2017年08月在该院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且手术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采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且B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疼痛给药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时可以有效的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且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选择该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患儿63例,均给予整体护理,同时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儿家长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科整体护理中后,可有效的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促使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贾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的进行临床护理的时间与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维加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黏膜病变发生的研究

    目的:探讨奥维加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黏膜病变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术后预防性应用奥维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性黏膜病变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术后应激性黏膜病变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 (8/6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奥维加可有效降低应激性黏膜病变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预防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金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产科收治的60例并发产后出血产妇,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组,对两组的治疗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平均出血量(228.10±47.63)ml,产后24 h出血量(272.65±59.83)ml,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 6.67%不与对照组10.0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以快速止血,欣母沛在人体内半衰期长、剂量小及生物亲和性高,不易引起产妇出现毒副反应,是产后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

    作者:袁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新入职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行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给予研究组新入职护士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模式.结果: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64.35±3.21)分,操作考核成绩(75.52±2.75)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70.00%;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85.59±2.95)分,操作考核成绩(92.55±2.50)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95.00%;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系统规范化培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裴晓贤;范玲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目前基层医院常用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在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门诊处方中抽取50份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证型与用药不符15张,占30%,同一患者用同一类型药品达3-4种有15张,占30%,药证相符且用量不超量的仅有20张,占40%.结论:基层医院须加强中成药使用培训学习.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