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

杨勤;潘莹莹

关键词:护理干预, 外科手术, 高血压心率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10例大于60岁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与基础血压、心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进行针对的心理干预对控制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有着重要影响,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利于促进术后患者尽快恢复,且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冠玉;赵忠梅;付雅静;朱琳;束渊;许雪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问题探究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护理干预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止,该时间段内该院收取的共20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探讨对象,患者样本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选取护理干预的相关方法,而对照组则采取普通妇科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在出血量、肠胃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方面均具有优势.结论: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邱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癌合并脾亢的双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36例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介入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脾脏不同程度缩小,肝癌治疗有效93.7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4例栓塞综合征,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15.63%.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家焱;周亚军;刘家勇;陈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盲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CT检查,对照组患者使用B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率为88.88%,观察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病情的过程中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傅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围术期体温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障碍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围术期体温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障碍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资料分析该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14例老年骨折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62例)实施围术期体温护理,比对2组护理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护理前后FIM与McGil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比对对照组,护理后实验组TT(11.32±1.52)s、PT(11.36±1.75)s、APTT(35.74±3.24)s均更高,且Fbg(2.13±0.53) g/L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IM(108.34±1.53)分更高,且McGill(13.06±1.20)分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体温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改善凝血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试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级护理专业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方法的不同,将这120名护生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护生在教学过程中因公微信公众平台,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成绩及技能应用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作者:李瑞清;徐美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对于其健康知识以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以及血糖控制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继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70例临床观察及病例资料回顾报道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孕妇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因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在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70例,回顾分析病例资料,计算新生儿窒息率,并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临产前、分娩期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分别为18.57%、81.43%;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和新生儿窒息率会随着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项数的增加而提高.结论:在临床中应结合多项诊断指标综合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监测,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剖宫产.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5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87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从血流分布来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为瘤体越大血流越大;小肝癌血流检出率为原发性肝癌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阻力指数和峰值血流速度比,原发性肝癌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原发性肝癌低于转移性肝癌(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为肝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向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外科手术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外科收治的60例手术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外科收治的60倒手术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3.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非常满意44例,满意12例,满意度93.3%,对照组家属非常满意29例,满意15例,满意度73.3%,P<0.05.结论:在小儿科外手术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多元化护理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对重症监护室(ICU)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满意度情况.方法:以2015.10~2016.12期间该院ICU中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多元化护理),评估护理实施后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临床实施多元化护理,患者临床满意度高.

    作者:袁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该院接收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相比较对照组患者76.1%,明显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D评分并无区别,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讨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数字法分2组研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每组各40倒,区分两组镇痛药物使用方式,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静脉滴注,研究组接受瑞芬太尼+地佐辛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儿CHW、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方式可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和地佐辛药物,其镇痛效果优,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董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价值.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实视力受损78例,均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动静脉循环时间低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脉络膜新生血管检出率29.5% (46/156)、检出点率34.6%(54/156),高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6.7%(26/156)、检出点率19.2%(3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更好.

    作者:马红芬;朱佳惠;朱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粉性抗凝剂测定血沉的初步观察

    目的:初步观察用干粉抗凝剂测定血沉的优势.方法:选取两根血沉测定管,一管内预置109 mmol/L枸橼酸钠0.4ml作为标准管,另一管把109 mmol/L枸橼酸钠加至0.4ml,置80℃烘箱内干燥至无水,降至室温后作为干粉管.随机选取31例病人,抽取新鲜血液4ml,分别按随机顺序注入标准管,干粉管,新鲜血量分别为1.6ml及2nl,混匀后,以同样仪器测定血沉值.结果:标准管、干粉管血沉值分别为25.03±24.38,38.15±33.44 mm/hr;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别(t=-5.76,P<0.0001);散点图示干粉管血沉值(Y)与标准管血沉值(X)呈线性正相关,经回归分析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1.31X-5.46(r =0.91,F=279.72,P<0.001).结论:目前使用的标准血沉测定由于血液受到抗凝液的稀释,与使用干粉性同样抗凝剂相比,其血沉值压低了一半以上(52.42%).使用干粉性抗凝剂测定血沉更能真实反映临床实际.

    作者:胡晓凤;孙莲娜;奚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儿童恶性血液病发生CLS疾病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组成观察组,并对40例正常儿童组成对照组,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0.05检验的背景下,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和败血症以及应变量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疾病的前白细胞数目,是否存在严重的骨髓抑制在检验水准周围.结论:儿童毛细血管渗漏的综合征是恶性血液病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少见的一种急重症,综合分析,低氧血症与败血症两者都是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CLS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要加强重视.

    作者:蒋焰;王小勤;陈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法洛氏四联症手术的评价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法洛氏四联症手术疗效价值.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4年1月份至2017年3月份该院收治的56例TOF患者,术后随访6 ~ 24个月,测量的内容包括患者手术前后主动脉根部内径、肺动脉主干内径、左室舒张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跨瓣峰值压差、二、三尖瓣A、E峰值等.结果:对患者实施TOF手术后,患者的主动脉根部内径、跨瓣峰值压差减少,肺动脉主干内镜、左室舒张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增大.相对于术前,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法洛氏四联症手术日后患者的随访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作者:刘博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产科收治的60例并发产后出血产妇,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组,对两组的治疗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平均出血量(228.10±47.63)ml,产后24 h出血量(272.65±59.83)ml,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 6.67%不与对照组10.0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以快速止血,欣母沛在人体内半衰期长、剂量小及生物亲和性高,不易引起产妇出现毒副反应,是产后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

    作者:袁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化瘀涤痰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应用化瘀涤痰汤联合针灸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该院康复科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服用曲克芦丁这种常规的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控制效果和及治疗所需的时间,并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统计.结果:研究组中风后遗症的病情控制效果远远好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时采用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疗法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制止病情恶化,还能加快疾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应用.

    作者:刘发国;熊惠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作者: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