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周家勇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 盆腔炎,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表现.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包括1例腹泻,1例呕吐;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3例不良反应,1例恶心,1例头痛,1例腹泻.两组患者安全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于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抑制患者细菌复制,从而有效控制盆腔内细菌繁殖,消除炎症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其安全性表现也较为可观,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实验1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孟鲁司特)和实验2组(强的松片),每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 >0.05.组间其余实验指标对比,实验1组均优于实验2组,P<0.05.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BI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个体化服务及对自我管理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服务应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4.01月至2016.12月该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双盲法分成2组,64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服务(观察组).将两个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管理(93.75%)、遵医用药(96.88%)、合理饮食(95.31%)、坚持运动(98.44%)、血压自我检测(93.75%)都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个体化服务应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沈鲜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520例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合理用药情况.方法:2017年1~9月,医院临床应用520例乳杆菌活菌胶囊520例,回顾性分析,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合格处方379例(72.88%),不合格处方141例(27.12%),主要原因为联合用药112例,无适应症用药29例.收治处方ICU合格率高89.42%,其次为普外科89.13%,低为其他科室,不同科室处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出发按照病种分布,前6种疾病其中生殖道感染合格率低28.21%,肝炎合格率高94.12%,不同病种处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应用不合格率较高,与不合理联合应用、无适应症用药有关.

    作者:黄朝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检中心应用健康管理理念的价值

    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的理念是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预控各种疾病的来临及扩散.现今,人们比过去更注重养生健康.健康管理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健康需求,提高健康保护意识.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健康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及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论述.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复苏后急诊PCI救治二例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件心源性休克(CS)复苏后急诊PCI救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在复苏后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小时内实施PCI手术,且手术顺利进行,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均在住院治疗2周后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C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复苏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近期的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枝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总结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实施效果,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急诊抢救的2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全程护理组两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全程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实施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采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作为对照组,占47.76%;另外35例患者采取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及其曲张属支栓塞术(GCVE)治疗,作为观察组,占52.24%;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止血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急诊止血率、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均大于对照组,再出血率小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轻度的并发症为主,经对症处理均显著好转,预后良好.结论:TIPS联合GCVE较单纯采取TIPS治疗更能显著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一步提高急诊止血率、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显著减少术后再出血发生,且安全性尚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费润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降低初产妇分娩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降低初产妇分娩会阴侧切率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采用不同的接生助产方法,比较会阴侧切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3.04%,会阴感染率为4.35%;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为60.87%,会阴感染率为13.04%.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2±0.4,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8.9±0.7,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7.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助产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伤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后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术后行静脉化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静脉化疗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其中79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静脉化疗处理,为A组,8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处理,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多余B组(P<0.05),但B组尿路刺激症状、耻骨上区不适、血尿及尿常规异常均明显多于A组(P <0.05,表2).A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2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15个月.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行膀胱灌注者降低.

    作者:孙玉峰;浦金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110例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风险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继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6年12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0例孕产妇和对应的2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成两组,每组有50例孕产妇.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考核结果以及两组的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孕产妇和新生儿总感染率为1.00%,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

    作者:刘淮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06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痊愈,临床有效率并无差异,观察其手术指标情况,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人数为2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人数为10例,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胆囊结石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得到较理想效果,并且可使手术质量提升,对患者创设较小,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因与防控措施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于护士群体.本文分析护士工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任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封包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中药封包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2例妇科腹腔镜术后出现非切口疼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妇科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热敷.术后12 ~48 h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封包能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梅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安全生产管理

    临汾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历经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晋南区域规模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而且逐步向长治、运城、晋中等周边地市拓展.医院新院区2014年10月29日全面开诊运营后,形成“一院两区”的全面发展模式,新院区项目基本建设政府投资约10亿元,医疗设备投资4亿,占地371亩,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现开放1 200张床位,日均门诊1 500余人次;老院区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现开放300张床位,日均门诊1 000余人次.“一院两区”模式运行下,新院区正处于磨合适应发展期,诸多系统需要安全运行,老院区狭小的就诊区域和陈旧的硬件设施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两院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医院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在院患者、职工的安全就诊与正常工作,保障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消防安全、治安保卫、医疗安全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成为医院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作者:许红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在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参与研究,并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32例),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评分为(85.29±4.10)分,高于对照组的(61.20±5.37)分,而且观察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治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尚卜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数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临床诊断女性不孕症采取数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临床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给予数字X线HSG检查,观察患者子宫腔、输卵管显影情况,探析不孕症经HSG检查的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12例子宫异常,2例单角子宫,1例双角子宫,3例鞍状子宫,2例宫腔粘连,宫内充盈缺损2例,128例子宫形态正常.72例输卵管双侧畅通,21例单侧畅通,26例单侧畅通并对侧梗阻,18例单侧异常并对侧梗阻,5例双侧梗阻,8例双侧异常并梗阻.检查后对患者展开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怀孕43例,占比为28.7%.结论:数字X线HSG用于女性不孕症影像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文懿;曾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炎(纤维塑型)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采用改良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通过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15%)与对照组(76.92%)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干预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明显.结论:针对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改良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患儿疾病的康复,推动医患关系良好发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