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520例合理用药分析

黄朝鹦

关键词:乳酸杆菌活菌胶囊, 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合理用药情况.方法:2017年1~9月,医院临床应用520例乳杆菌活菌胶囊520例,回顾性分析,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合格处方379例(72.88%),不合格处方141例(27.12%),主要原因为联合用药112例,无适应症用药29例.收治处方ICU合格率高89.42%,其次为普外科89.13%,低为其他科室,不同科室处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出发按照病种分布,前6种疾病其中生殖道感染合格率低28.21%,肝炎合格率高94.12%,不同病种处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应用不合格率较高,与不合理联合应用、无适应症用药有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研究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56例为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余56例为对照组,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其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不过锁定钢板可达到双钢板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赵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孕中期产妇筛查中采用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对唐氏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23例孕中期产妇,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的筛查效果.结果:从血清筛查诊断结果看,123例孕妇中,低风险孕妇为123例,高风险孕妇为23例,诊断阳性率为18.7%;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孕妇有23例,诊断阳性率为18.7%;18三体综合征孕妇为3例,诊断阳性率为2.4%;从基因诊断结果看,对23例高风险孕妇进行诊断,其中21三体综合征为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在孕中期产妇筛查中采用高危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筛查质量.

    作者:兰有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异位妊娠病例的术式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患者入院后,78例首选腹腔镜治疗.包括10例内出血轻度休克患者,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现象,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腹部切口美观.结论:腹腔镜治疗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同时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可以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手术,具有手术创作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能快速恢复以及不影响美观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初产妇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尿潴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护理后统计对比两组盆底肌收缩力、排尿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各时间段盆底肌收缩力评分与排尿状况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初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利于避免产后尿潴溜,能提高产妇排尿与盆底肌收缩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锦华;魏丽;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危重病人呕吐物收集袋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急诊科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因病情状况因素时常突发呕吐现象,特别是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需要氧疗时突发呕吐,使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来不及使用垃圾袋、痰盂、脸盆等临床常用的呕吐物收集装置,导致呕吐物四溅,污染周边环境,也给患者以及周围人群带来极大的不适.鉴于以上缺陷,笔者设计了急诊危重病人呕吐物收集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适合用于临床应用的佳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4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SAS、SDS评分及术后感染率并无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但研究组护理后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减少术后治疗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而更适合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裴菊慧;赵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评估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方法,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该院骨科患者6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疼痛评分,后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2.08 ±0.64)分,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5.57±1.05)分(P<0.05).结论:准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是护理实施的基础,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旭;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7年1~9月期间的78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9例患者.其中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3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远高于对照组的84.6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远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性肾孟肾炎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疾病控制中卫生检验环节的价值与作用探讨

    本文阐述了卫生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结合卫生检验工作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了要加强疾病控制工作中卫生检验环节的方法:一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卫生检验实验室建设,三是严格执行卫生检验标准.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服务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服务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共7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护理后,比较其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明显改善,IQ、DQ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红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和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预防措施

    目的:分该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及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92例病例和8名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对比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取相应管理及预防措施后,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得以明显提升(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议推广至临床.

    作者:马勤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采取积极护理干预,选取同期40例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胎盘早剥特征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死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对于母婴均均存在较为的危险,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护理干预,可使母婴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布琏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对于其健康知识以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以及血糖控制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继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术后行静脉化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静脉化疗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其中79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静脉化疗处理,为A组,8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处理,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多余B组(P<0.05),但B组尿路刺激症状、耻骨上区不适、血尿及尿常规异常均明显多于A组(P <0.05,表2).A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2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15个月.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行膀胱灌注者降低.

    作者:孙玉峰;浦金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三级查房在提高心外科术后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护理三级查房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心外科术后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护理三级查房,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查房,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心外科术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可通过护理三级查房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雷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13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身体舒适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看管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需行气管插管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使用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在急诊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为(15.78±8.64)s,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为(27.15±9.64)s,两组患者插管耗时差异较为明显;实验组患者声门暴露分级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单次插管成功患者为48例,占比96.00%,对照组单次插管成功患者32例,占比64.00%,两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若需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选择Glidescope可视喉镜能够有效的提升单次插管成功率和有效性.

    作者:兰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填写了临床输血申请单.其中全血输注的是对照组,而红细胞输注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后3h,两组患者均接受凝血常规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并检测及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且对比化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PLT、血红蛋白(Hb)、APTT、PT水平,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是两组患者在通过3h输血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LT显著较高(P<0.05),Hb水平对比无差异(P>0 05),而APTT、PT水平均较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红细胞输注,有益而无害,相较于全血输注,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西药房差错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总结西药房差错纠纷发生的相关原因以及具体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1 ~ 12月强化西药房管理阶段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未进行强化管理的2015年1~12月的1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组间药患纠纷发生率、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药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结论:针对西药房差错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管理,可以提高药师的工作责任心,降低纠纷发生率,保证医院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对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STEMI患者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急诊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接受直接PCI的116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将患者分为≤120 min组(51例)和>120 min组(65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进门球囊时间、进门球囊时间达标率、总缺血时间、术后室颤发生率、随访半年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A组患者进门球囊时间、进门球囊时间达标率、总缺血时间及左室舒张末期内经明显小于B组(P<0.05),术后室颤发生率、半年内死亡率及半年后射血分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发病至球囊扩张的时间,可以缩短患者的总缺血时间,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灌注,保护心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园;许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