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

崔旭;王春霞

关键词:骨科, 疼痛, 评估,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评估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方法,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该院骨科患者6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疼痛评分,后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2.08 ±0.64)分,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5.57±1.05)分(P<0.05).结论:准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是护理实施的基础,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06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痊愈,临床有效率并无差异,观察其手术指标情况,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人数为2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人数为10例,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胆囊结石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得到较理想效果,并且可使手术质量提升,对患者创设较小,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食管远端胃管状吻合,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术进行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流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展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一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过程中,评价应用腹腔镜与胆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结石类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该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道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管理分层次管理理念的作用与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理念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于2016年6~12月间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于2017年01月-06月间实施分层管理理念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常规组1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分层次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且患者满意度高,护理不良事件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张翼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住院病房药房药品记录资料,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为常规管理办法实施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通过将药房制度化、信息化以及科学管理系统引入到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中,比较两个阶段的药品破损变质率、药品过期率、账物相符率以及药品报废情况.结果:相较于常规管理办法实施阶段,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后的药品破损率、过期率、报废费用均更低,账物相符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蕾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分娩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将选入的82例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应用温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与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利于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蔚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爱服务对人流术后再次流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实施关爱服务,对其再次流产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人工流产术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人流术后常规指导,观察组32例行人流术后关爱服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避孕依从性、再次妊娠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妇女相关知识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避孕依从率为65.63%,主动依从率为31.25%;观察组避孕依从率为93.75%,主动依从率为65.63%,(P<0.05);对照组再次妊娠率为25.00%,再次人流率为18.75%;观察组再次妊娠率为6.25%,再次人流率为6.25%,(P<0.05).结论:通过关爱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人流术后妇女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避孕依从性率,从而实现对再次妊娠、流产的控制.

    作者:刘小花;付萍;罗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问题探究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护理干预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止,该时间段内该院收取的共20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探讨对象,患者样本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选取护理干预的相关方法,而对照组则采取普通妇科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在出血量、肠胃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方面均具有优势.结论: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邱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特征表现.方法:以2017年3~9月1 850例退休职工健康体检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检查.分析研究对象心电图异常类型,对比不同性别、年龄心电图异常概率.结果:1 850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检出概率为25.35%;在年龄方面,以80至89岁发生概率高,为49.00%,其次为70 ~79岁,P<0.05;男性心电图异常概率为33.33%,相比女性更高,P<0.05;在心电图异常类型方面,以ST-T异常所占比例高(40.30%),其次为传导阻滞(20.90%)、早搏(11.94%).结论:在健康体检老年人中,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风险越高,且男性异常概率高于女性,临床应定期体检,加强疾病预防措施.

    作者:盖曙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手段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前来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比,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60人.对护理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护理2组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手段进行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手段后,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且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2组患者优于护理1组.结论:在手术安全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张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疾病控制中卫生检验环节的价值与作用探讨

    本文阐述了卫生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结合卫生检验工作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了要加强疾病控制工作中卫生检验环节的方法:一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卫生检验实验室建设,三是严格执行卫生检验标准.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分别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6.25,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氮平和氯氮平对脑电图影响的比较

    目的:分析奥氮平和氯氮平对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服药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服药前均无脑电图异常,服药两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7.14%和51.43%,组间差异显著.研究组服药6周后脑电图异常率为2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电图改变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氯氮平相比,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相对较小,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6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总结相关诊治经验.方法:以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SAP有11例(18.33%),MAP有49例(81.67%).致病原因中居首位的是胆道疾病38例(63.3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96.67%).有49例(81.67%)血清淀粉酶测定值远超了标准上限的3倍,CT检查诊断有48例(96.00%)呈现阳性.常见的并发症为胰腺假性囊肿(18.18%).58例(96.67%)患者给予抗生素,59例(98.33%)给予H2受体抗结剂,26例(43.33%)给予了生长抑素,45例(75.00%)患者给予了胰酶抑制剂,53例(88.33%)给予肠外营养支持,15例(44.12%)进行胆石症手术,部分患者又进行了胆囊切除术,1例(25.00%)进行了胆囊炎手术.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是其主要致病原因,不同程度的腹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病症,血清淀粉酶检测、B超和CT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手段,且其并发症种类较多,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时根据病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作者:杨付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个体化服务及对自我管理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服务应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4.01月至2016.12月该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双盲法分成2组,64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服务(观察组).将两个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管理(93.75%)、遵医用药(96.88%)、合理饮食(95.31%)、坚持运动(98.44%)、血压自我检测(93.75%)都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个体化服务应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沈鲜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小切口术式治疗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小切口术式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差异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 (P <0.05).结论:小切口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袁祥;张玉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对我院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合理应用干预的影响分析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院营养类药物管理.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6月(药学干预前、A组)、2017年1~6月(药学干预后、B组)使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出院患者病历492、387份,比较药学干预前后两组病例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药品费用情况.结果:药学干预后,B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比例、药品费用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后,大大促进了我院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叶芳;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产科收治的60例并发产后出血产妇,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组,对两组的治疗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平均出血量(228.10±47.63)ml,产后24 h出血量(272.65±59.83)ml,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 6.67%不与对照组10.0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以快速止血,欣母沛在人体内半衰期长、剂量小及生物亲和性高,不易引起产妇出现毒副反应,是产后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

    作者:袁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该院急诊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联合美洛托尔的治疗手段,通过运用纽约核心协会分类(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健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