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观察

李一博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 胃癌切除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食管远端胃管状吻合,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术进行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流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展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利于促进术后患者尽快恢复,且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冠玉;赵忠梅;付雅静;朱琳;束渊;许雪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填写了临床输血申请单.其中全血输注的是对照组,而红细胞输注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后3h,两组患者均接受凝血常规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并检测及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且对比化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PLT、血红蛋白(Hb)、APTT、PT水平,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是两组患者在通过3h输血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LT显著较高(P<0.05),Hb水平对比无差异(P>0 05),而APTT、PT水平均较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红细胞输注,有益而无害,相较于全血输注,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接受护理的100例肿瘤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2.00%,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

    作者:孙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过程中,评价应用腹腔镜与胆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结石类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该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道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盲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CT检查,对照组患者使用B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率为88.88%,观察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病情的过程中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傅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价值.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实视力受损78例,均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动静脉循环时间低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脉络膜新生血管检出率29.5% (46/156)、检出点率34.6%(54/156),高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6.7%(26/156)、检出点率19.2%(3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更好.

    作者:马红芬;朱佳惠;朱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该院在2016年4月份至2017年1月份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组,即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不同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术等因素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生存要比对照组高,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与应用.

    作者:李万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腺苷脱氨酶检验法对结核性胸腹水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腺苷脱氨酶检验法对结核性胸腹水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38例结核性胸腹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8例非结核性胸腹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腺苷脱氨酶检验法,对两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活性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邵友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用于临床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科室收治的52例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按照标准方法服用药物,并及时观察临床关节肿胀压痛例数,类风湿因子及病情变化情况等,同时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液指标,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差异明显,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是现代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有效办法.

    作者:田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科三阶梯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其合理应用及科学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某院肿瘤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主要癌痛药物DDDs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对各种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掌握医院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研究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56例为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余56例为对照组,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其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不过锁定钢板可达到双钢板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赵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经布氏杆菌导致的一种疾病,人畜共患,多发于羊、牛、猪群,其他动物也可能出现感染.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强制进行报告的疫病.该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近些年呈现扩大趋势,对人类健康形成直接影响.本文具体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同时总结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刘玉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安全生产管理

    临汾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历经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晋南区域规模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而且逐步向长治、运城、晋中等周边地市拓展.医院新院区2014年10月29日全面开诊运营后,形成“一院两区”的全面发展模式,新院区项目基本建设政府投资约10亿元,医疗设备投资4亿,占地371亩,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现开放1 200张床位,日均门诊1 500余人次;老院区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现开放300张床位,日均门诊1 000余人次.“一院两区”模式运行下,新院区正处于磨合适应发展期,诸多系统需要安全运行,老院区狭小的就诊区域和陈旧的硬件设施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两院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医院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在院患者、职工的安全就诊与正常工作,保障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消防安全、治安保卫、医疗安全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成为医院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作者:许红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98例,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包含49例患者.研究分析两种患者的心理状况,此后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措施.利用SAS以及SDS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对比分析评分结果.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护理前SAS以及SDS评分状况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以及SDS评分状况显著低于参考组病人(P<0.05).结论:在研究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余小卉;梁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等,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郭香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儿童恶性血液病发生CLS疾病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组成观察组,并对40例正常儿童组成对照组,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0.05检验的背景下,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和败血症以及应变量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疾病的前白细胞数目,是否存在严重的骨髓抑制在检验水准周围.结论:儿童毛细血管渗漏的综合征是恶性血液病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少见的一种急重症,综合分析,低氧血症与败血症两者都是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CLS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要加强重视.

    作者:蒋焰;王小勤;陈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双歧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双歧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治疗的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共180例,对这些患儿进行分组处理,研究组和对比组患儿各90例,对比组患儿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方式,研究组患儿在对比组基础上进行双歧四联活菌治疗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对比分析,对肺炎患儿继发腹泻治疗过程的相关影响因素加以探讨.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比对比组患儿82.1%显著,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和激素等的应用以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继发腹泻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四联活菌在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肺炎患儿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的发生和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激素等的应用以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相关,需要加以注意.

    作者:郑淑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对于其健康知识以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以及血糖控制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继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简述两种电子技术在中药性状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简述两种电子技术应用于中药性状鉴定的概况.方法:通过应用光学显微镜、智能手机等具有图像放大功能的电子眼设备,代替人的眼睛直接观察,对一些中药(特别是细小的果实种子类中药)外表固有的纹理、微小器官形状特征,或药材切面的一些微小结构特征等微性状进行观察,达到鉴别中药真伪的目的.结果:中药图像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放大,中药的微小性状清晰可见,利于鉴定者的观察,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均比人肉眼直接观察的高.结论:这两种技术是传统中药性状鉴定的创新之作,所需的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实用有效,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罗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是否行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兰妹;黄凤英;覃兰凤;蔡锦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