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

施蕾珍

关键词:药品数量, 药房,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住院病房药房药品记录资料,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为常规管理办法实施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通过将药房制度化、信息化以及科学管理系统引入到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中,比较两个阶段的药品破损变质率、药品过期率、账物相符率以及药品报废情况.结果:相较于常规管理办法实施阶段,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后的药品破损率、过期率、报废费用均更低,账物相符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肾结石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论是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手术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汤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三级查房在提高心外科术后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护理三级查房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心外科术后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护理三级查房,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查房,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心外科术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可通过护理三级查房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雷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13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身体舒适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评估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方法,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该院骨科患者6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疼痛评分,后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2.08 ±0.64)分,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5.57±1.05)分(P<0.05).结论:准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是护理实施的基础,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旭;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干预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并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为该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n =40)与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了护患之间的医疗纠纷与矛盾,对护理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意义显著.

    作者:罗会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70例临床观察及病例资料回顾报道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孕妇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因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在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70例,回顾分析病例资料,计算新生儿窒息率,并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临产前、分娩期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分别为18.57%、81.43%;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和新生儿窒息率会随着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项数的增加而提高.结论:在临床中应结合多项诊断指标综合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监测,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剖宫产.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3年~2016年3719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比较尿液分离菌株与痰液分离菌株的耐药率,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2016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3719株,比较分析尿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菌株)与痰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痰液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的差异性.结果: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1972株,占53.03%),痰液分离菌株相对较少(196株,占5.27%),痰液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头孢曲松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尿液分离菌株(P<0.05).结论:痰液分离菌株耐药性强于尿液分离菌株.

    作者:胡明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作者: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组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分次型根管治疗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之后,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为86%(43例),有效率为12%(6例),无效率为2%(1例);采取分次型根管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2%(26例),有效率为30%(15例),无效率为18%(9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托菲诺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人流术的麻醉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麻醉过程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患者150例,均为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n=75)与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方案(观察组,n=7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人工流产术患者手术操作用时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给药呛咳、术中体动、术后痛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行人工流产麻醉,可发挥理想的镇痛、镇静作用,降低丙泊芬应用量,对术后疼痛能有效抑制.

    作者:高建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的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的优势.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60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术治疗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循证护理组两组,各有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在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疼痛持续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循证理念的优势在于可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康复护理对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下肢功能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来观察实践效果并分析其影响.方法:选择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下肢功能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50)与实施全程康复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护理前后的3周进行下肢功能Oswestry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情绪量表(HAMA)评分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各因子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下肢功能过程中,采用全程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5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87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从血流分布来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为瘤体越大血流越大;小肝癌血流检出率为原发性肝癌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阻力指数和峰值血流速度比,原发性肝癌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原发性肝癌低于转移性肝癌(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为肝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向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MRA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肩袖损伤MARA及MRI表现,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30例肩袖损伤病例,MRI诊断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78.13%、81.33%和80.9%.结论:MRA能准确判断Ⅰ型、Ⅱ型和Ⅳ型肩袖撕裂范围及程度,是MRI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补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能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刘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收治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加入血液灌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项海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临汾市中心医院的10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对应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益祛湿祛瘀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补益祛湿祛瘀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痛风性关节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治疗组补益祛湿祛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为65.8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补益祛湿祛瘀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伴肾功能不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看管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需行气管插管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使用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在急诊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为(15.78±8.64)s,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为(27.15±9.64)s,两组患者插管耗时差异较为明显;实验组患者声门暴露分级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单次插管成功患者为48例,占比96.00%,对照组单次插管成功患者32例,占比64.00%,两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若需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选择Glidescope可视喉镜能够有效的提升单次插管成功率和有效性.

    作者:兰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该院80例腹部手术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抽取顺序进行排号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综合护理40例,比较组间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及重度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匹兹堡(PSQI)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在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显著提高,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伏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外科手术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外科收治的60例手术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外科收治的60倒手术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3.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非常满意44例,满意12例,满意度93.3%,对照组家属非常满意29例,满意15例,满意度73.3%,P<0.05.结论:在小儿科外手术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