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向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5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87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从血流分布来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为瘤体越大血流越大;小肝癌血流检出率为原发性肝癌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阻力指数和峰值血流速度比,原发性肝癌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原发性肝癌低于转移性肝癌(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为肝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 (P <0.05).结论: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稳定期慢阻肺,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补仕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护理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样本择选该院收治的72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运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福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妇科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过程中应用规范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8例妇科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n=49)与规范化护理组(n=49),对常规护理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规范化护理组研究对象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常规护理组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有效率(81.63%)与规范化护理组(97.96%)相比,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对接受盆腔灌注治疗的妇科盆腔炎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肠内营养液对营养不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肠内营养液对营养不良老年心力衰竭患考炎性因子的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方法:资料分析该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治疗的125例营养不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不同医治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治疗与流质饮食,实验组(65例)予肠内营养液治疗,对比2组炎性因子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比对对照组,实验组CRP(14.32±3.52) mg/L、TNF-α(28.56±12.47)ng/L、等均显著更优(P<0.05);比对对照组,实验组体重(65.36±5.31)kg、血清总蛋白(68.69±2.69) g/L等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营养不良老年心衰患者行肠内营养液医治可有效减轻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营养不良及心功能,可被临床推广.

    作者:张冬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研究及应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因此,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就HIV的结构、传播方式、危害以及诊断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

    作者:朱阳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临汾市中心医院的10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对应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并接受手术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的比较.结果:实验组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

    作者:朱玉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患者31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方式加以治疗,研究组患者需要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实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指标加以观察和有效对比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必要治疗之后,能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恢复等方面情况,明显要比对比组患者显著,两组患者比较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患者的焦虑抑郁指数积分下降的情况明显要比对比组患者显著,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要比对比组患者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治疗的时候,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效果具有比较有效的影响,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及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等加以有效改善.

    作者:孙艳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经布氏杆菌导致的一种疾病,人畜共患,多发于羊、牛、猪群,其他动物也可能出现感染.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强制进行报告的疫病.该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近些年呈现扩大趋势,对人类健康形成直接影响.本文具体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同时总结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刘玉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后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应用在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中对其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影响分析

    目的:着重于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过程中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邱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与评价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性.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并提升其依从性,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生儿护理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为改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该院出生的13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分为(9.21±0.56)分、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1.18% (62/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而且家属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因此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明东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每日给药和脉冲给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每日给药和脉冲给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ITP患者49例,随机分为脉冲给药组(25例)和每日给药组(24例),分别给予地塞米松(脉冲给药,疗程18w)和泼尼松(每日给药,疗程20w),治疗结束后再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和随访结束时临床缓解时间、临床缓解率、血小板计数(BPC)、糖皮质激素用量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各有22例患者完成研究,脉冲给药组用药剂量明显低于每日给药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缓解率、临床缓解时间和末次随访BP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冲给药组治疗期间大BPC和末次随访缓解率均大于每日给药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脉冲给药治疗ITP的效果优于泼尼松每日给药,同时不良反应无明显上升.

    作者:徐丹;计成阜;姜金龙;刘鑫;王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盲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CT检查,对照组患者使用B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率为88.88%,观察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病情的过程中采用螺旋CT诊断,其诊断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傅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合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站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检测的786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样本相关资料,研究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给出合理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结果:本次我站分析的786例血液样本中缺陷发生率为4.33%,经研究显示,受样本影响占据比例为14.71%;受仪器影响占据比例为55.88%;受操作人员操作影响占据比例17.65%;受其他因素影响占据比例为11.76%.此外经研究显示放置样本时间、献血者生理因素、采集标本时间、仪器因素、试剂因素等都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依据献血者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人为因素来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通过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误差原因确给出有效处理措施,也就是从选择合理采血位置、确保充足的采血量、选用科学的抗凝剂、注意血液样本的运输与保存、强化检验人员的自身能力等角度来大限度减少发生误差的几率,为以后准确评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是否适合捐献血小板奠定基础.

    作者:苏文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干预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并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为该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n =40)与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了护患之间的医疗纠纷与矛盾,对护理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意义显著.

    作者:罗会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实验组(39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处理,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时,其自主呼吸、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苏醒快,可控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昌;任立新;刘进德;俞书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用两种手术对声带息肉合并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声带息肉合并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声带息肉合并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7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声带息肉切除术和声带注射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1%)较比对照组(74.29%)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2%)较比对照组(17.14%)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声带息肉合并慢性肥厚性喉炎采用声带息肉手术联合注射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低,利于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合并HIV感染患者的手术配合及职业防护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合并HIV感染者的手术配合及职业防护.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开展的合并HIV感染的骨科手术共29例.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结论: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及防护措施,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胡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