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目的:探讨围术期体温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障碍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资料分析该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14例老年骨折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62例)实施围术期体温护理,比对2组护理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护理前后FIM与McGil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比对对照组,护理后实验组TT(11.32±1.52)s、PT(11.36±1.75)s、APTT(35.74±3.24)s均更高,且Fbg(2.13±0.53) g/L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IM(108.34±1.53)分更高,且McGill(13.06±1.20)分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体温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改善凝血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10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手段.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候症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岩;李赫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胃溃疡患者采用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由该院收治并负责治疗的120例胃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溃疡疾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用药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总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胃溃疡疾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对照组的11例,差异显著(P<0.05);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表现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采用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改善胃镜表现,减少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刘淑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当前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中,“三高、三低、三不”成为普遍现象,其中,“三高”所指的就是发病率比较高,疾病危险性较高,发病率增长趋势较高;;“三低”所指的就是患者疾病知晓率地,治愈率较低,疾病控制率较低;“三不”就是指患者不长期规律用药,不坚持血压测量,不注重非药物治疗.据国家卫计委和医学科学院组织全国性血压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7亿,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高血压往往会导致很多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对患者很多重要器官功能均会产生严重影响,从而造成器官功能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使血压降低到正常标准属于根本途径及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患病率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初产妇分娩会阴侧切率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采用不同的接生助产方法,比较会阴侧切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3.04%,会阴感染率为4.35%;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为60.87%,会阴感染率为13.04%.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2±0.4,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8.9±0.7,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7.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助产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伤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入路方式,B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方式.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Cobb角度改变、术后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结果: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较B组明显更低,术后48小时内和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B组也明显更低,两组患者在Cobb角术后恢复情况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肌间隙入路经肌间隙分离进入,可直接定位上关节突,便于椎弓根螺钉置入,恢复椎体高度效果好,椎旁肌剥离而致使的肌肉疼痛感明显更低,术中损伤减少,术后康复更快.
作者:徐相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的理念是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预控各种疾病的来临及扩散.现今,人们比过去更注重养生健康.健康管理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健康需求,提高健康保护意识.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健康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及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论述.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安排基本的治疗,详细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适当运动、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钾以及钾盐,减少热量,戒烟酒.联合用药,给予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合并氢氯噻嗪、倍他乐克,个体化选择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早期每隔2 w复查一次血压水平,预测疗效,早期坚持小剂量原则,以控制晨压为主要目的.随访8w以上,复查血尿常规,分析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调整用药.
作者:高建伟;沈永鄂;项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肉类食品味道鲜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了解我国肉类产品安全,从微生物指标着手进行思考尤为重要,可以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肉类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可以放心食用肉类产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维护百姓的核心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瑛珺;陈永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别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对结肠癌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该院神中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5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结肠癌进行治疗,而在研究组中,则传统开腹手术对结肠癌进行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住院时间以及病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采用不同的治疗办法且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进行比较,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运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实施效果,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急诊抢救的2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全程护理组两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全程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实施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依托伤口造口小组建立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在该院就诊的压疮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各30例.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施予皮肤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参照组患者的76.67%高(x2=5.19,P <0.05).结论:伤口造口小组建立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评价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性.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并提升其依从性,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目前基层医院常用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在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门诊处方中抽取50份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证型与用药不符15张,占30%,同一患者用同一类型药品达3-4种有15张,占30%,药证相符且用量不超量的仅有20张,占40%.结论:基层医院须加强中成药使用培训学习.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的剖宫产的孕妇8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孕妇的SAS评分低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心理焦虑,尿潴留,切口感染的情况小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孕妇使用个性化护理,具有缓解孕妇的焦虑,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栓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07月收治的11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56例):选择硝酸咪康唑栓药物施治;观察组(56例):选择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栓药物施治;终就两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结果施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83.93%)展开对比,观察组阴道炎患者结果(98.21%)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栓药物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施治,对于终确切疗效的获得可以充分确保.
作者:匡圣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环节存在的问题,研究内部控制风险点,为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 ~12月本院药品采购及供应环节发生的质量风险和不良事件,从内部风险控制角度提出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药品采购程度不规范是采购环节高危的风险点,占到27.9%;其次是采购环节组织管理缺位,比例为23.3%.药品供应环节高危的风险点验收、审核程序不规范,占比28.1%;其次是采购药品质量问题,比例为21.9%;药品出入库台账记录不完整比例为18.8%,占第三位.结论:(1)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风险控制不到位、采购岗位职责及人员不合理等是采购环节主要的风险点;供应环节主要的风险点是药品验收、入库和发放不规范,供应管理审批不严等:(2)系统梳理风险点并进行针对性防控,重点解决人及管理问题,是降低药品采供环节风险治本之策,有助于从源头上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伤口换药护理中,评估是伤口康复的重要环节.方法:通过临床换药护理操作的经验累积,发现一例罕见痰病引起的伤口创面,给予疾病早期积极干预.结果:使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伤口愈合.结论:全面正确评估伤口,能促进伤口康复,值得临床工作中关注.
作者:王雪娜;林秋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6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家属总满意率为94.20%,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4.3±1.2)d,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彭嫦枝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