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断层融合技术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王艳;于振海

关键词:断层融合技术, 隐匿性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新的检查技术——断层融合技术(DTS)对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在司法鉴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骨伤科住院及寻求司法鉴定的X线平片显示为阴性,临床症状怀疑为骨折的患者共30名,经其同意后行DTS检查,比较二者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的30例检查患者中,经DTS检测结果显示,排除骨折11例,其中18例检查结果确定为骨折,另有1例患者存在半脱位现象.结论:断层融合技术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传统影像学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糖尿病的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平素多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肝气内郁,生热化燥,灼伤阴液所致.肺阴伤则多饮而烦渴,胃阴伤则多食而消瘦,肾阴伤则多尿而频,故治疗中多饮食调护而少情志护理.然而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将调护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掌握,而情志护理能调动人内在的积极因素,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对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覃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收治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加入血液灌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项海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隐性或显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上消化道内镜和下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性消化道出血42例,隐性消化道出血8例.在胶囊内镜的诊断中,检查出39例显性消化道出血,6例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有肠梗阻等症状,分别有16例患者出现血管动静脉畸形和11例患者出现克洛斯病病变.结论: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且能够鉴别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预后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6.12.31日在该院接受化疗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食欲不振发生率(45.00%)、呕吐发生率(20.00%)、恶心发生率(37.50%)都比对照组要低,各项反应睡眠质量的评分都是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出现胃肠道反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汪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经布氏杆菌导致的一种疾病,人畜共患,多发于羊、牛、猪群,其他动物也可能出现感染.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强制进行报告的疫病.该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近些年呈现扩大趋势,对人类健康形成直接影响.本文具体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同时总结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刘玉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联合应用加巴喷丁胶囊和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的效果.方法:从该院病案管理系统中抽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以自主选择用药方式分组:43例行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者为对照组,44例行加巴喷丁胶囊+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者为研究组,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加巴喷丁胶囊基础上,给予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氨酚羟考酮片治疗,可增强疗效,且联合用药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郝利军;张建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炎(纤维塑型)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采用改良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通过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15%)与对照组(76.92%)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干预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明显.结论:针对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改良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患儿疾病的康复,推动医患关系良好发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的剖宫产的孕妇8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孕妇的SAS评分低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心理焦虑,尿潴留,切口感染的情况小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孕妇使用个性化护理,具有缓解孕妇的焦虑,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肾结石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论是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手术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汤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究针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内科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焦虑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治疗有效率达到96.6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5.00% (P <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恢复健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会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78例该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给予经颅手术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且出血量较参照组少,出血时间较参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好,术后恢复较快,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柳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后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脊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放射平片诊断,观察组为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容积改变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脊柱曲度改变确诊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前柱骨折的确诊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轻度骨折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度及重度骨折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与放射平片诊断相比,CT能提高骨折特征与脊柱骨折部位的确诊率,且能更为准确地确诊骨折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围生期妇女心理分析及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对围生期妇女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围生期妇女74例,采用随机划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生期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妇女心理状况评价,并比较护理满意情况.结果:SDS与SAS两组患者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30%(36/37)、(30/3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妇女大多伴有不司程度的负性心理问题,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数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临床诊断女性不孕症采取数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临床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给予数字X线HSG检查,观察患者子宫腔、输卵管显影情况,探析不孕症经HSG检查的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12例子宫异常,2例单角子宫,1例双角子宫,3例鞍状子宫,2例宫腔粘连,宫内充盈缺损2例,128例子宫形态正常.72例输卵管双侧畅通,21例单侧畅通,26例单侧畅通并对侧梗阻,18例单侧异常并对侧梗阻,5例双侧梗阻,8例双侧异常并梗阻.检查后对患者展开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怀孕43例,占比为28.7%.结论:数字X线HSG用于女性不孕症影像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文懿;曾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110例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风险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继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血液科化疗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液科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科化疗患者(P<0.05).结论:针对血液科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耿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粉性抗凝剂测定血沉的初步观察

    目的:初步观察用干粉抗凝剂测定血沉的优势.方法:选取两根血沉测定管,一管内预置109 mmol/L枸橼酸钠0.4ml作为标准管,另一管把109 mmol/L枸橼酸钠加至0.4ml,置80℃烘箱内干燥至无水,降至室温后作为干粉管.随机选取31例病人,抽取新鲜血液4ml,分别按随机顺序注入标准管,干粉管,新鲜血量分别为1.6ml及2nl,混匀后,以同样仪器测定血沉值.结果:标准管、干粉管血沉值分别为25.03±24.38,38.15±33.44 mm/hr;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别(t=-5.76,P<0.0001);散点图示干粉管血沉值(Y)与标准管血沉值(X)呈线性正相关,经回归分析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1.31X-5.46(r =0.91,F=279.72,P<0.001).结论:目前使用的标准血沉测定由于血液受到抗凝液的稀释,与使用干粉性同样抗凝剂相比,其血沉值压低了一半以上(52.42%).使用干粉性抗凝剂测定血沉更能真实反映临床实际.

    作者:胡晓凤;孙莲娜;奚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价值.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实视力受损78例,均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动静脉循环时间低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脉络膜新生血管检出率29.5% (46/156)、检出点率34.6%(54/156),高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6.7%(26/156)、检出点率19.2%(3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更好.

    作者:马红芬;朱佳惠;朱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罕见疾病引起伤口不愈的换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伤口换药护理中,评估是伤口康复的重要环节.方法:通过临床换药护理操作的经验累积,发现一例罕见痰病引起的伤口创面,给予疾病早期积极干预.结果:使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伤口愈合.结论:全面正确评估伤口,能促进伤口康复,值得临床工作中关注.

    作者:王雪娜;林秋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