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闵艳艳;杨静

关键词: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胃肠道肿瘤, 营养状况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中,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该院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共选取40例经化疗治疗后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以比较护理两组后患者的不同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其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实验组(39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处理,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时,其自主呼吸、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苏醒快,可控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昌;任立新;刘进德;俞书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收治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加入血液灌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项海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超声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科室2017年1~6月的200名中晚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成像和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检查,测量胎儿的脊髓圆锥距离,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200名孕妇都获得了二维脊髓圆锥段内椎体个数;108名中孕期孕妇中,93名(86.1%)获得了三维脊髓圆锥段内椎体个数.Kappa检验分析结果显示,93名孕妇的二维脊髓圆锥段内椎体个数与三维脊髓圆锥段内椎体个数相同,Kappa=1.0.200名孕妇的胎儿脊髓圆锥段内椎体个数为5~9个,以8个居多,共96名,占比48.0%,其后依次是7个(47名,占比23.5%)、9个(40名,占比20.0%)、6个(15名,占比7.5%)、5个(1名,占比1.0%).结论:超声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二维超声成像和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联合运用.

    作者:陈嵘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6.12.31日在该院接受化疗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食欲不振发生率(45.00%)、呕吐发生率(20.00%)、恶心发生率(37.50%)都比对照组要低,各项反应睡眠质量的评分都是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出现胃肠道反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汪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疾病控制中卫生检验环节的价值与作用探讨

    本文阐述了卫生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结合卫生检验工作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了要加强疾病控制工作中卫生检验环节的方法:一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卫生检验实验室建设,三是严格执行卫生检验标准.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行内科胸镜检查的胸腔积液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3例患者的镜下表现、手术并发症、病理特征.结果:病理表现为恶性肿瘤23例,其中腺癌16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恶性间皮瘤3例,结核24例;纤维素性炎症4例;不明原因2例,确诊率96.3%.恶性肿瘤镜下主要表现为血性胸水及肿物、胸膜弥漫性肥厚、凹凸不平;结核主要为淡黄色胸水,胸膜纤维素样粘连,弥漫粟粒样结节.发生术后疼痛需镇痛治疗32例,皮下气肿2例.结论:内科胸腔镜对于胸腔积液患者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韦已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爱服务对人流术后再次流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实施关爱服务,对其再次流产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人工流产术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人流术后常规指导,观察组32例行人流术后关爱服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避孕依从性、再次妊娠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妇女相关知识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避孕依从率为65.63%,主动依从率为31.25%;观察组避孕依从率为93.75%,主动依从率为65.63%,(P<0.05);对照组再次妊娠率为25.00%,再次人流率为18.75%;观察组再次妊娠率为6.25%,再次人流率为6.25%,(P<0.05).结论:通过关爱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人流术后妇女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避孕依从性率,从而实现对再次妊娠、流产的控制.

    作者:刘小花;付萍;罗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70例临床观察及病例资料回顾报道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孕妇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因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在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70例,回顾分析病例资料,计算新生儿窒息率,并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临产前、分娩期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分别为18.57%、81.43%;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和新生儿窒息率会随着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项数的增加而提高.结论:在临床中应结合多项诊断指标综合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监测,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剖宫产.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医院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分析及如何有效防控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反腐力度持续增强,对医疗行业的反腐纠风工作也一直抓得很严,但医疗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还是不断发生,针对发生的案件进行特点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和防范措施.

    作者:茅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产科收治的60例并发产后出血产妇,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组,对两组的治疗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平均出血量(228.10±47.63)ml,产后24 h出血量(272.65±59.83)ml,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 6.67%不与对照组10.0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以快速止血,欣母沛在人体内半衰期长、剂量小及生物亲和性高,不易引起产妇出现毒副反应,是产后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

    作者:袁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研究及应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因此,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就HIV的结构、传播方式、危害以及诊断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

    作者:朱阳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炎(纤维塑型)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采用改良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通过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15%)与对照组(76.92%)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干预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明显.结论:针对纤维塑性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改良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患儿疾病的康复,推动医患关系良好发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中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括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加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期,人民群众在追求物质资料享受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关注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图书资料档案信息是人们检索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图书管理的科学方法.原来的图书资料都以人工管理为主,信息的建立缺乏规范性,且内容不够健全,无形中加大了查询和检索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是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普及而出现的管理模式,它能够弥补原来管理方式的落后性,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本文就分析了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并对它对实现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办法,为构建文化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远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疗效.方法:将该科2016年接受治疗的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中PH、PaCO2、PaO2改善数值.结果:治疗组血气分析中PH、PaCO2、PaO2改善数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效果显著,能明显纠正患者的血气分析,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涛;任朝凤;赵娅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进行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知识了解程度、血糖变化情况、酮体转阴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作者:杨树梅;周泽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疏导疗法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治疗效果

    目的:常州市武进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100分析心理疏导疗法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60例予以常规西药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对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展开比对.结果:实验组实验组GAS评分(92.5±1.6)分、SSPI评分(25.6±1.3)分,均比对照组(78.2±2.3)分、(17.2±2.1)分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临床对康复期精神病人展开专业治疗时,予以其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疗法,不仅能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还能改善病人的生活状态.

    作者:朱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校大学生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探讨

    目的:探讨X线胸片在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86例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透视或胸片影像学表现,评价大学生群体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点.结果:在86例患者中,Ⅲ型肺结核约占80.2%,Ⅳ型肺结核约占7.0%.高校学生肺结核病灶大多数位于中上肺野(约占82.5%),典型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有结节或斑点样稍高密度影(44.2%)、斑片状浸润影(16.3%)、空洞影(9.3%)、纤维索条影(4.6%)、钙化影(5.8%)、结核性胸膜炎(7.0%)等.结论:X线胸片对于高校大学生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对于手术室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6年5月起开始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实施质量管理期间的2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未实施质量管理期间的2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室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质量,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清洁区的环境空气卫生学的检测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清洁区的环境空气卫生学的检测质量明显比管理前高,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以及空气中的细菌数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0%(192/2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0%(156/2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手术室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发放质量、表格记录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消毒供应室清洁区的环境空气卫生学的检测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宋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围生期妇女心理分析及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对围生期妇女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围生期妇女74例,采用随机划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生期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妇女心理状况评价,并比较护理满意情况.结果:SDS与SAS两组患者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30%(36/37)、(30/3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妇女大多伴有不司程度的负性心理问题,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