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伟;何秀红
中药加倒立运动治疗肾下盏结石32例,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单纯中药对照组(P<0.01).
作者:吴望明;周海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对湖南省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认为龙山县发展百合生产具有以下优势:如气候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销售网络较为完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科技力量较为雄厚等,同时总结了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龙山县发展百合生产提出了许多建议.
作者:潘清平;周日宝;贺又舜;罗跃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运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结果基本痊愈9例(28.1%),显效14例(43.8%),有效8例(25.0%),总有效率达96.9%,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者还阐述了急性脑梗塞的病因和治疗机理.
作者:韩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常用土家医治毒药物分类.方法:从<土家族医药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草药资源调查报告集>、<土家族医药研究>、<恩施本草精选>等书中进行文献调研及在民间进行现场调研,后按土家药分类原则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治毒药24类900余种.结论:土家族治毒药物种类繁多,有用药理论指导,分类明晰,基本构成土家医治毒药物学框架.
作者:彭芳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对慢性鼻窦炎的发病因素: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粘膜纤毛功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作者:刘密;李凡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用大承气汤灌胃,观察腹部术后胃肠蠕动延迟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了解大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胃肠蠕动延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大承气汤灌胃,对照组用常规治疗.仔细观察并记录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承气汤有明显改善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龚发军;申巧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绿色中药是国际中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提出的新概念,也是我国中药出口在遭遇绿色壁垒后,为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而迈出的重要的一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等几个质量硬性规定,对于加快我国的中药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使这一行业能够向现代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了中药材的道地性和优质性.
作者:方敬;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认为中医治疗急症其尚需加强理论研究、新剂型的研制及相应应急技术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
作者:易昌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欣可诺干混悬剂中头孢克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欣可诺干混悬剂中头孢克洛的含量.采用C18柱,以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钠(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4nm.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欣可诺干混悬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松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志伟;何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萸附胶囊治疗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6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口服萸附胶囊,对照组62例患者口服金匮肾气丸.两组均常规控制饮食,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治疗组降低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为38.7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0.97%.三种结果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萸附胶囊治疗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得华;张玉娥;伍劲华;黄郁;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紫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与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复方紫黄汤和西药常规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综合疗效与肠粘膜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肠粘膜病理改变消失率分别为91.55%和63.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97%和44.83%(P<0.01和<0.05).结论:复方紫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曹晖;林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64例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以中医为主辨证施治,抓住虚、痰、瘀三个病因病机环节采用蒌贝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效果满意.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2例比较有明显差异.
作者:谢志芬;严健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疏肝祛瘀消癖颗粒剂的可行工艺,制定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及选用L(23)正交法确定,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进行鉴别与测定.结果:找出了新型合适的辅料制成疏肝祛瘀消癖颗粒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延胡和柴胡鉴别,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论:以中医药辨证理论为依托的疏肝祛瘀消癖颗粒剂生产工艺简单,有效可行,质量可控,对乳腺增生的治疗及进一步预防癌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喆胜;梁玉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心通脉方夜间给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钙拮抗剂、硝酸脂类药的停减率、血浆TXA2、6-K-PGFla、血液流变学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钙拮抗剂及硝酸脂类药的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TXB2,6-KPGFla、血流变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心通脉方夜间给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肯定的疗效,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血浆6-K-PGFla水平、降低TXB2水平.
作者:刘慎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抗抑郁中药的研究.方法:查阅文献.结果:抗抑郁中药主要有柴胡、石菖蒲、黄芪、巴戟天、刺五加、银杏、槟榔等,中药复方主要有小建中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胶囊、逍遥散等.结论: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辨证施治理论治疗抑郁症,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中药抗抑郁症复方.
作者:何咏梅;杜绍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运用广谱晚癌康配合化疗治愈结肠癌患者1例.作者对其治愈机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作者:成锦舟;杨寿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使用高频电容场(HCPT)痔疮治疗钳,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比较.分别采用HCPT手术组和痔切除组(Miligan-Morgan法)对照治疗混合痔各50例.结果:HCPT手术时间为40min~1h,平均为48min;对照组为1h~90min,平均64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PT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尿潴留、出血、复发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显示HCPT治疗混合痔具有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近期疗效好等优点,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淑媛;唐宜良;吴鲁湘;唐凌;石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对近年来关于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行了概况分析,论述了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研究、本质研究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正;黄志新;劳绍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分析了<傅青主女科>柴胡的配伍规律,认为先生用柴胡配归芍以养血通郁,配熟地以滋肾解郁;配白术以健脾解郁;配人参以补气升阳;配陈皮以理气解郁;配升麻以升阳举陷.
作者:梁欣韫;尤昭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