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傅青主女科》柴胡的配伍规律

梁欣韫;尤昭玲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 柴胡, 配伍
摘要:作者分析了<傅青主女科>柴胡的配伍规律,认为先生用柴胡配归芍以养血通郁,配熟地以滋肾解郁;配白术以健脾解郁;配人参以补气升阳;配陈皮以理气解郁;配升麻以升阳举陷.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

    本文主要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一些著名的医家及医著对腧穴学的论述.同时也介绍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腧穴学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对腧穴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医家及医著.

    作者:常小荣;王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志伟;何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出血中风神昏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

    目的:初步肯定通腑醒神液治疗脑出血昏迷疗效的基础上,评价直肠滴注该药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病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照组给予胃管鼻饲通腑醒神胶囊,疗程7天;评价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昏迷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基线基本一致.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意识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疗程后昏迷评分,治疗组分值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比较,治疗组总显效为54.84%,总有效率为80.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初步表明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较经胃给药,能尽快促使神志清醒,减轻昏迷的程度.提示通腑法直肠用药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神昏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卢明;王立新;黄燕;蔡业峰;杜宝新;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谈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配合

    与传统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相比,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PR)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TUPR之手术配合注意事项.

    作者:曾桃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土家医治毒药物分类整理研究

    目的:研究常用土家医治毒药物分类.方法:从<土家族医药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草药资源调查报告集>、<土家族医药研究>、<恩施本草精选>等书中进行文献调研及在民间进行现场调研,后按土家药分类原则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治毒药24类900余种.结论:土家族治毒药物种类繁多,有用药理论指导,分类明晰,基本构成土家医治毒药物学框架.

    作者:彭芳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痒咳嗽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以喉痒咳嗽为主症的上呼吸道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止嗽散加减煎服,对照组以速效伤风胶囊、氨苄西林胶囊、复方甘草片口服.3天为1疗程,2个疗程统计资料.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5%、95%和54%、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以喉痒咳嗽为主症的上呼吸道炎证有显著疗效.

    作者:孟春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64例疗效观察

    作者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64例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以中医为主辨证施治,抓住虚、痰、瘀三个病因病机环节采用蒌贝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效果满意.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2例比较有明显差异.

    作者:谢志芬;严健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

    作者在给患者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过程中,有两例发生过敏反应.作者对具致敏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醒医护人员在使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

    作者:周树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对中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现状,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自己的了见解.

    作者:马普伟;何永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抑郁中药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抗抑郁中药的研究.方法:查阅文献.结果:抗抑郁中药主要有柴胡、石菖蒲、黄芪、巴戟天、刺五加、银杏、槟榔等,中药复方主要有小建中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胶囊、逍遥散等.结论: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辨证施治理论治疗抑郁症,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中药抗抑郁症复方.

    作者:何咏梅;杜绍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复方甲苯咪唑片中盐酸左旋咪唑的含量

    目的:直接测定复方甲苯咪唑片中盐酸左旋咪唑含量.方法:利用盐酸左旋咪唑与甲苯咪唑在水中溶解度不同且在200~230nm波长区间二阶导数光谱曲线存在很大差异,直接测定盐酸左旋咪唑含量.结果:盐酸左旋咪唑浓度在4~20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T=0.9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40%(n=5),甲苯咪唑及辅料均不干扰测定结果.结论: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盐酸左旋咪唑含量,方便、快捷、结果准确.

    作者:郁相云;雷孝义;白松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

    目的:用大承气汤灌胃,观察腹部术后胃肠蠕动延迟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了解大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胃肠蠕动延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大承气汤灌胃,对照组用常规治疗.仔细观察并记录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承气汤有明显改善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龚发军;申巧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HCPT技术治疗混合痔50例的临床研究

    使用高频电容场(HCPT)痔疮治疗钳,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比较.分别采用HCPT手术组和痔切除组(Miligan-Morgan法)对照治疗混合痔各50例.结果:HCPT手术时间为40min~1h,平均为48min;对照组为1h~90min,平均64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PT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尿潴留、出血、复发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显示HCPT治疗混合痔具有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近期疗效好等优点,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淑媛;唐宜良;吴鲁湘;唐凌;石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小结

    作者运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结果基本痊愈9例(28.1%),显效14例(43.8%),有效8例(25.0%),总有效率达96.9%,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者还阐述了急性脑梗塞的病因和治疗机理.

    作者:韩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萸附胶囊治疗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萸附胶囊治疗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6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口服萸附胶囊,对照组62例患者口服金匮肾气丸.两组均常规控制饮食,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治疗组降低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为38.7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0.97%.三种结果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萸附胶囊治疗阴阳两虚型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得华;张玉娥;伍劲华;黄郁;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部骨折56例小结

    采取手术配合中药内服及术后中药外洗法治疗踝部骨折56例(治疗组),并与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8例对比(对照组),治疗组56例中优44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王光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鼻窦炎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对慢性鼻窦炎的发病因素: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粘膜纤毛功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作者:刘密;李凡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急症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认为中医治疗急症其尚需加强理论研究、新剂型的研制及相应应急技术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

    作者:易昌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治浊固本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治浊固本丸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浊固本丸治疗组48创,肾炎四味片对照组32例,分别给以治浊固本丸和肾炎四味片口服.治疗前后分别作尿蛋白定量、定性检测.结果:治浊固本丸降低尿蛋白的总有效率为89.6%,优于肾炎四味片(P<0.05).结论:治浊固本丸能有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作者:钟安朴;钟安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