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析绿色中药的建立和发展

方敬;张磊

关键词:绿色壁垒, 绿色中药, 任重道远
摘要:绿色中药是国际中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提出的新概念,也是我国中药出口在遭遇绿色壁垒后,为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而迈出的重要的一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等几个质量硬性规定,对于加快我国的中药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使这一行业能够向现代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了中药材的道地性和优质性.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傅青主女科》柴胡的配伍规律

    作者分析了<傅青主女科>柴胡的配伍规律,认为先生用柴胡配归芍以养血通郁,配熟地以滋肾解郁;配白术以健脾解郁;配人参以补气升阳;配陈皮以理气解郁;配升麻以升阳举陷.

    作者:梁欣韫;尤昭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广谱晚癌康配合化疗治愈结肠癌1例

    作者运用广谱晚癌康配合化疗治愈结肠癌患者1例.作者对其治愈机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作者:成锦舟;杨寿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推拿治疗糖尿病72例临床分析

    作者介绍了推拿治疗糖尿病的辨证施治方法,并通过对72例糖尿病患者推拿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总的有效率为88.88%,说明推拿方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的、有光明前景的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周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紫金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金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口服紫金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男康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金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贺菊乔;周亮;席建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

    作者在给患者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过程中,有两例发生过敏反应.作者对具致敏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醒医护人员在使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

    作者:周树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益癃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临床观察

    采用益癃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并与前列康片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4例,效4例,总有效率达90.4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益癌汤对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资桂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

    本文主要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一些著名的医家及医著对腧穴学的论述.同时也介绍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腧穴学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对腧穴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医家及医著.

    作者:常小荣;王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64例疗效观察

    作者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64例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以中医为主辨证施治,抓住虚、痰、瘀三个病因病机环节采用蒌贝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效果满意.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2例比较有明显差异.

    作者:谢志芬;严健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志伟;何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急症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认为中医治疗急症其尚需加强理论研究、新剂型的研制及相应应急技术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

    作者:易昌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鼻窦炎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对慢性鼻窦炎的发病因素: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粘膜纤毛功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作者:刘密;李凡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概况

    由于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生物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痛(CHD)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VEC功能障碍.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概况.并指出了阻断白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对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边东哲;严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论传统保健体育与预防医学

    传统保健体育与预防医学关系密切,预防医学是传统保健体育的理论基础,传统保健体育贯穿于预防医学的各级预防之中.

    作者:谭克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对近年来关于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行了概况分析,论述了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研究、本质研究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正;黄志新;劳绍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简析绿色中药的建立和发展

    绿色中药是国际中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提出的新概念,也是我国中药出口在遭遇绿色壁垒后,为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而迈出的重要的一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等几个质量硬性规定,对于加快我国的中药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使这一行业能够向现代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了中药材的道地性和优质性.

    作者:方敬;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概况

    作者对湖南省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认为龙山县发展百合生产具有以下优势:如气候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销售网络较为完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科技力量较为雄厚等,同时总结了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龙山县发展百合生产提出了许多建议.

    作者:潘清平;周日宝;贺又舜;罗跃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痒咳嗽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以喉痒咳嗽为主症的上呼吸道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止嗽散加减煎服,对照组以速效伤风胶囊、氨苄西林胶囊、复方甘草片口服.3天为1疗程,2个疗程统计资料.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5%、95%和54%、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以喉痒咳嗽为主症的上呼吸道炎证有显著疗效.

    作者:孟春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土家医治毒药物分类整理研究

    目的:研究常用土家医治毒药物分类.方法:从<土家族医药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草药资源调查报告集>、<土家族医药研究>、<恩施本草精选>等书中进行文献调研及在民间进行现场调研,后按土家药分类原则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治毒药24类900余种.结论:土家族治毒药物种类繁多,有用药理论指导,分类明晰,基本构成土家医治毒药物学框架.

    作者:彭芳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出血中风神昏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

    目的:初步肯定通腑醒神液治疗脑出血昏迷疗效的基础上,评价直肠滴注该药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病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照组给予胃管鼻饲通腑醒神胶囊,疗程7天;评价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昏迷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基线基本一致.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意识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疗程后昏迷评分,治疗组分值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比较,治疗组总显效为54.84%,总有效率为80.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初步表明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较经胃给药,能尽快促使神志清醒,减轻昏迷的程度.提示通腑法直肠用药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神昏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卢明;王立新;黄燕;蔡业峰;杜宝新;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