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
目的:观察清代名医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中药组62例,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56例,用西药尼莫地平、谷维素治疗.疗程共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中药治疗组对头痛、眩晕、口面麻木等优于对照组(P<0.01);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对缺血性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齐国香;胡代槐;杨泽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治疗踝部骨折108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4例,传统保守治疗组54例,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14例,传统保守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20例,差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传统保守治疗组.
作者:侯启柱;瞿贻明;侯启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颐和胃萎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2例服用颐和胃萎汤加味,对照组92例服用猴头菌片和维酶素,并通过症状观察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观察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疗效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颐和胃萎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蒋发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广东省名中医王子耀主任医师之经验方宣肺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ESWL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0例,采用宣肺排石汤治疗;对照组121例,采用西药常规抗炎等处理.结果:治疗组痊愈115例(63.89%),有效52例(28.89%),无效13例(7.22%);对照组痊愈51例(42.15%),有效23例(19.01%),无效47例(38.84%).两组痊愈病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0级疼痛者110例,对照组0级疼痛者2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宣肺排石汤可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消除残余结石、促进输尿管内石街的下移及减少复震、减轻合并症.
作者:陈翠萍;冯其斌;王丽;洪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对喻嘉言关于温病学说的独到见解从分类、治法、方药等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吴浩祥;袁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运用输尿管硬镜诊治泌尿外科疾病.方法:对78例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并息肉、输尿管术后狭窄、输尿管肿瘤取活检等临床资料及运用输尿管硬镜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运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泌尿系统疾病临床效果满意.63例行输尿管镜术成功,10例结石被推进肾盂改ESWL术,5例损伤输尿管粘膜改行开放性手术,1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结论:输尿管硬镜诊治泌尿系统疾病是一门新技术,临床中要掌握好输尿管镜适应症,不断提高进镜的成功率,术后应注意尿液引流.
作者:周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败毒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0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败毒活血汤,对照组32例口服复方青黛丸,疗程1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65.6%;两组间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败毒活血汤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微循环,促进皮损消退.
作者:刘兴华;唐利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结合粉刺挤压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8例病人分为丹参酮结合粉刺挤压治疗组(实验组)和丹参酮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时间8周.结果:丹参酮结合粉刺挤压治疗寻常型痤疮痊愈率为55.3%,对照组仅为28.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结合粉刺挤压治疗寻常型痤疮能提高临床痊愈率,是比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苏玉文;周英;张静;肖嵘;周怡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认为人才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正确认识并使用人才,并为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现代医院进行人才管理三个重要环节.
作者:汪湘皖;蒋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杏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认为护患沟通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和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沟通中注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重视非语言的应用、相互理解等技巧,就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刘秋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介绍了李赛美教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和更年期综合征的两则验案,阐述了李教授谨守乌梅丸所治厥阴病机,灵活运用乌梅丸的临床经验.
作者:冯鑫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运止泻汤内服与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疏运止泻汤内服与灌肠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复方地芬诺酯等药物治疗.两组均5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4%,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分别为63.9%、86.1%.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运止泻汤治疗IBS-D疗效确切.
作者:李金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二妙散为治疗湿热痹阻之名方.作者用本方加味治疗湿热蕴结所引起的多种病证,如湿热泄泻、湿热腰痛、风湿热痹、脱肛、湿热带下、湿热阴痒等证疗效颇佳.
作者:彭述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炭药药性是炮制的关键,作者从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两个方面对中药炒炭存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小芳;王霞;王世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中药配合常规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晚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晚期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学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对2000~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食药局,SFDA)批准的仿制化学药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近3年来我国化学药品仿制的概况,包括总体趋势、主要仿制品种、排在前10位的仿制地区和排在前5位的仿制企业、仿制药品的剂型分布、药理作用类别分布的状况.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文中提出4项发展我国仿制药品事业的建议.
作者:陈仲新;唐君波;蒋华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从中医的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进展进行了阐述.
作者:成绍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针对农村卫生改革,提出应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及管理到位,抓好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的网络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同时搞好中医运行机制的改革和本地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
作者:蔡凤;刘绪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通过对<温病条辨·解儿难>的探讨,将吴鞠通对小儿痉病的证治理论从病因、辩证、治疗3方面进行了归纳,并作了简要介绍.
作者:刘少芸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