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玲;汪冶
目的:观察自拟降糖饮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降糖饮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达美康治疗,治疗1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6.67%,两组治疗后FBG、PBG、TC、T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降糖饮治疗糖尿病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顺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9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31例患者单纯应用斑蝥素治疗(A组),对35例患者应用斑蝥素和激光联合治疗(B组),32例患者单纯用激光治疗(C组),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单纯用斑蝥素治疗复发率为16.13%;斑蝥素联合激光治疗效果好,临床复发率为8.57%,但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用激光治疗效果差,临床复发率为65.63%,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及其亚临床感染有明显作用,尤其采用与激光联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法治疗结肠肿瘤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李开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医医院的发展与专科专病建设关系极为密切,每所中医医院都应该依据自己医院的办院方向和专科特色,选准优势,予以发扬,使之更加突出.专科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优势是吸引病人的关键.中医医院要办好,除了必要的条件外,还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中医专科专病优势,建设好自己的专科,走专科专病发展的道路.此乃中医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贺执茂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升华丸的制备及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药材按处方比例制备成水泛丸.口服每次6g,每日2次,用于临床.结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总有效率97.6%.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焦志海;杨晨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二甲克痒丸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药效机制.方法:观察二甲克痒丸不同(高、中、低)剂量对DNCB所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豚鼠组胺致痒反应的影响,并以特非那丁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二甲克痒丸高、中剂量时对DNCB所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提高豚鼠组胺致痒閾.结论:二甲克痒丸具有良好的抗I型、Ⅳ型变态反应和抗组胺作用.
作者:樊永蓉;罗文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文章从发病机理、诊断要点、辨证施治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李国衡教授辨证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经验,认为先理气化瘀治其标,继而活血补髓、滋养肝肾治其本,从而使筋萎枯骨渐愈.
作者:卢树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肛裂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硝酸甘酸油膏治疗早期肛裂60例,并与对照组采用九华痔疮膏治疗60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早期肛裂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油膏能显著缓解内括约肌痉挛而不影响括约肌功能.
作者:曹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不良情志可影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食欲及药物疗效,甚至导致其他病症,从而不利于骨折的康复,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心理调护如帮助病人消除顾虑,根据病人不同性格特征、因人施护,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指导,营造良好人文氛围等,从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魏晓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骨胶囊对胫腓骨干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胫腓骨干骨折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加跟骨牵引,早期采用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利水消肿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胫腓骨干骨折的中后期的加服生骨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治疗结果、X线评分、叩压痛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生骨胶囊应用于胫腓骨干骨折中后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哲其;赵荫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原发性不孕16例,显效9例(56.3%),有效6例(37.5%),总有效率为93.8%,继发性不孕34例,显效17例(50.0%),有效16例(47.0%),总有效率为97.0%,均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章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采用完带汤配合食疗治疗老年性带下病患者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认为带下病多由脾虚所致,带下汤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能使脾气健运,带下自止;而食疗方则固涩止带、养阴补血,能增强完带汤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戴菊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专科制剂化脉酊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用化脉酊外敷与对照组108例用50%硫酸镁外敷治疗化疗药物性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96%(X2=58.24,P<0.01).结论:化脉酊是治疗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有效药物,而且安全.
作者:刘晓彩;曾泽民;李月娥;黄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文章就临证中收治的疑难杂症,列举了对重症失眠、美尼尔氏综合征、阳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结合辨治思路谈了自己的体会.认为尽管疑难杂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必须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透过表象抓住疾病本质,审证求因,认真辨治,立法遣方,才能收到卓效.
作者:舒民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剖析了医院医疗纠纷的原因、表现,并提出防范措施,避免或减轻医疗纠纷对医疗卫生和医院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作者:周芳;葛文蕾;杨媚月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通过对我省农村中医药队伍现状的分析,指出提高我省农村中医药人员学历层次的主要对策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充分利用全省中医药教育资源,努力扩大中医药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强化准入制度与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分流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扩大高校的中医药专科招生规模,落实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人才进入农村中医药队伍.
作者:袁长津;郭子华;李凡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文章回顾了近5年来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后的临床应用现状,包括内服和外用两方面,以及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现状进展,作者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晓;黄桂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采用朱丹溪补阴之代表方大补阴丸治疗咳血、尿血、肌衄等血证,取得了良好疗效.认为细审病因病机,对症下药,才能喜获良效.
作者:王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续上期)3 分期3.1 早期 本期一般为病初的1~7天.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半数以上的患者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干咳、胸痛、腹泻等症状;但少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胸片肺部阴影早在发病第2天即可出现,平均在4天时出现,95%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天内出现阳性改变.本期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疫毒之邪外受,正邪交争,实多而虚少.邪盛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疫邪犯肺而干咳;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口渴.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