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立勍
通过对剖腹术后应用通腑汤的177例与对照组114例对比分析,发现通腑汤能促进排气、排便,减少肠粘连发生.
作者:陈永忠;谭红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黄芪建中汤、左金丸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总有效率97.7%.
作者:周尚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PR-HPLC)测定民间药蠔猪刺根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20:40),检测波长346nm,流速1ml/min,柱温50℃.结果:在0.256μg~2.0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5E+0.6X+2110.1,r=0.99941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结论:RP-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准确,且重现性好,盐酸小檗碱含量不得少于1.60%.
作者:涂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综述了非淋菌性尿道炎中西医研究进展,本病主要由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中医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湿热为主要病因.西医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医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法.
作者:郑毅春;李国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降糖方剂改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方汤剂与颗粒剂中的人参皂甙Rb1、Rg1、Re的含量.结果:汤剂与颗粒剂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糖方由汤剂改为颗粒剂时,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言惠文;谢朝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6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的降压效果明显,提示健康教育对控制老年高血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敏兰;江香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芦根葶茶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35例采用芦根葶茶饮治疗,对照组35例用氧氟沙星、必嗽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5.7%,对照组总显效率6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根葶茶饮对慢性支气管炎痰热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松云;张光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痛愈疡汤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治疗组60例以止痛愈疡汤治疗,对照组45例用法莫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止痛愈疡汤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作者:唐晚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桑龙止痒丸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45例采用桑龙止痒丸治疗,对照组20例用乌蛇止痒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桑龙止痒丸对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米兰;欧阳恒;杨志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攻下泻浊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15例,总有效率94.3%,表明攻下泻浊丸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傅梦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三金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74例采用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对照组28例以肾石通冲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73.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金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30例采用胰俞、肾俞、脾俞等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用消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糖、尿糖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锡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老年性眩晕的原因众多,中医多责之于肝、肾亏虚、血瘀,治疗多采用辨证分型论治和专方治疗,西药主要有抗胆碱药、抗多巴胺药、血管扩张药.
作者:潘向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紫花杜鹃胶囊中槲皮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Merck LiChrospher100RP-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在254nm波长处检测.结果:槲皮素在0.06μg~0.36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y=5361750X-21825,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2.55%.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紫花杜鹃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
作者:卢文彪;曾元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和中药内服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52例,均临床愈合.
作者:谭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密蒙花为较常用的花类中药,它来源于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带花蕾的花序,蒙花珠来源于瑞香科植物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 Lindl.的花蕾,临床应用时两者容易混淆,应予鉴别.
作者:贺立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益肾汤为主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58例,痊愈41例,总有效率96.6%,表明益肾汤对慢性肾病蛋白尿有较好疗效.
作者:彭晋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本病的中西医病机特点,注意使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化痰止咳药、调理脾胃药、虫类药、益气药等,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经皮撬拔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跟骨节面塌陷骨折55例,优良率达96.3%,表明本法疗效好.
作者:罗铁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在临床中屡用吴茱萸研末外敷治病获效,兹举例二则,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剑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