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刘荣萍

关键词:痛风, 家庭跟进式护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探究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所收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痛风病患者106例。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在进行出院随访时继续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再做过多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血尿酸含量、疾病复发情况及患者对痛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对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在出院后预防疾病复发。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92.7±3.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7.1±5.6)分(P <0.05);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8.6%。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孕产妇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其防治措施及对母婴造成的危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产时、产次、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与切除以及胎盘植入、数学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行计划分娩并全面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加强孕期保健,落实产时预防及产后出血抢救措施,确保孕产妇无性命危机。

    作者:赵彩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白质疏松(LA)对脑梗死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于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 LA 分为两组:伴 LA 为(LA +组,31例),不伴 LA 为(LA -组,5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LA +组的≥2个梗死灶率显著高于 LA -组(38.71%vs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的死亡率与 LA -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 LA +组再发脑卒中率显著高于 LA -组(38.71%vs1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LA +组的 CCS 评分显著高于 LA -组,而 MMSE 及 BI 评分显著低于 LA +组(P <0.05)。结论:脑梗死合并 LA 时将增加复发风险,且将明显影响临床预后。

    作者:张瑞燕;杜远生;闫喜格;路峰;华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妊高症孕妇的护理

    目的:总结妊高症的护理。方法:掌握妊高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危害,用好的护理。结果:让轻度妊高症孕妇病情未发展为中、重度,中、重度者未发生子痫及并发症结论:妊高症孕妇明确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产前检查及治疗。

    作者:刘绍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对本科护生胜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对培养护生胜任力的效果。方法:将2012~2013年的78名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根据实习计划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2013~2014年的86名本科护生设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分阶段目标带教,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胜任力的差异。结果:研究完成时,对照组完成资料收集57名,观察组完成资料收集64名。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胜任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阶段目标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学习成效、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以及护生胜任力。

    作者:代艳;李素莲;任莉丽;张明凤;李润;王益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4.3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885,P =0.01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治疗效果。方法:对该科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的小儿疝横切口420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儿术后并发阴囊血肿或肿胀58例,均自行吸收痊愈;术后复发12例,再次手术痊愈;2例患者术后出现隐睾,再次手术痊愈;其余患儿无任何并发症,平均住院3~7 d 出院。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切口甲级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甘玉荣;余海涛;刘礼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采取正确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有效救治中配合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明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并对比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该院超声科选择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对比超声检查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灶及周边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比较两种疾病的超声临床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分别为93.0%、90.0%(P >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比相关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与病灶血流阻力指数均远远小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但子宫肌瘤的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却远远高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但配合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分析,能进一步提高两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探讨

    目的:研究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60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手术的费用较高;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低,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术式进行选择。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针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以有效的减少妇产科患者在做完手术后的疼痛感。方法:采用抽取方法,对妇产科手术之后,即64例疼痛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护理与干预,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在手术之后,通过积极、有效进行了综合的护理,从而缓解患者身体的痛苦,以及提高护理的质量。结论:本文主要采取的是综合的护理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孕产妇在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更加好的将疼痛感进行了控制,便于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的实现身体的恢复奠定基础。

    作者:李鲜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探讨骨巨细胞瘤是破骨细胞或者是肿瘤细胞。方法:本次试验标本30例为解放军222医院病理科经病例证实的手术标本。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免疫组化技术。抗体 PCNA、P53、P21、CD68、AACT 以及 SP 染色试剂均为即用型,阳性判断以细胞浆、细胞膜或细胞核着棕色颗粒为阳性反应,以缓冲液 PBS 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确定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结果:30例骨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均不表达 PCNA、p53及 c -erBb2、有8例表达 p21,其包浆课件棕褐色的阳性颗粒,所有标本中的巨细胞均呈现 CD68强阳性,棕褐色的颗粒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浆中,少数多核巨细胞呈 Vimentin 阳性反应,还有一部分多核巨细胞呈 Lysozyme 中性或阳性反应。结论: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与破骨细胞相似。多核巨细胞具有一定的破骨能力,由此可见,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属于终末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

    作者:温歌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目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当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并且尝试着提出对策进行解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的血液标本60例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情况下,造成血液样本当中出现了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外界原因和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误差。结论:血液样本出现误差会造成医生对患者诊断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血液样本当中的误差概率,医疗机构的各级部门需要投入较大精力,保证样本准确。

    作者:董益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Portmann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3 w 的 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申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了会阴侧切术后产妇9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更满意。可在产科推广。

    作者:黄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3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颉晓云;冯金莉;段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8例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共38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 Scr、mALB、BUN 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分析检验意义。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测定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可将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作为确诊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患者病症确诊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病人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手术病人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96例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62.50%,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手术病人在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蒋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应用于烧伤休克期婴幼儿一次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烧伤休克期婴幼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方法针对烧伤婴幼儿休克期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低的现象,进行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寻找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 PDCA 循环分析和解决一针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成功率为88.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烧伤休克期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王志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即入院时,患者未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48h 后出现肺炎。HAP 主要由支原体、真菌或病毒等因素引起,属于肺实质炎症。HAP 的存在,对患者生活、工作均有很大影响,及早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将对 HAP 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赵锐;刘跃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