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病人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体会

蒋莉

关键词:术前护理, 个体化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病人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96例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62.50%,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手术病人在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临床湿疹的优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新生儿临床湿疹的优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新生儿临床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新生儿湿疹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组,两组患儿的湿疹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理干预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儿临床湿疹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曾世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依托咪酯脂肪乳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进行麻醉,探究两组患者经不同麻醉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王昭敏;南勇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姚泽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所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在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2 h 后出现低血压现象的概率高,这是由于患者体液超滤过多和血容量循环不足所致,是低血压常见因素,而诱发低血压的常见因素包括患者高龄、透析期间饮食量过大、透析膜生物相容因素等。结论: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避免患者体重增加,对透析期间的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明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探讨

    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为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鼻饲患者33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实验组2(11人)以及对照组(10人),3组均行鼻饲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鼻饲,7次/d,200 ml /次,q2 h;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利用改进方法实施鼻饲。3组鼻饲的体位、速度、日总鼻饲量与鼻饲液的组成成分以及置管方法均具有一致性。观察3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实验组2为45%,对照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350和间隔时间为4 h 对脑卒中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枫;龚丽娜;冯晓琳;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间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抽签法作为本次分组原则。共设2组,均纳入30例患者。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1组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比两组 HAMA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者:解玉霞;韩宁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在改革推动下,医药卫生制度不断革新,与此同时,国内医疗市场变化极大,民众对公立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作为公立医院,必须立足于绩效考核,实行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该文从服务人民群众、倡导现代化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提出明确公立医院性质和绩效考核意义,理性分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医院考核、社会反馈、现实矛盾、指标内容等角度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改革起到丰富理论、推动实践的作用。

    作者:吴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行 PKRP 术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本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其中膀胱痉挛2例,继发性出血1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并发率为7.5%。结论:临床中对 BPH 患者给予 PKRP 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析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突发性耳聋84例

    目的:探讨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耳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玉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房颤者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及高血压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 LAD、IVST、LVPWT、LVEDd、LVEF。结果:对照组 LAD 为(36.23±4.83)mm,观察组 LAD 为(30.87±4.04)mm,两组有差异(P <0.05);对照组 IVST 为(9.14±1.28)mm,观察组 IVST 为(11.23±1.54)mm,两组有差异(P <0.05)。两组在 LVPWT、LVEDd、LVEF 方面无差异(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其左心房扩大,室间隔增厚,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林国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 -PA)两种方法同时对69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 >0.05), TRUST 方法在Ⅰ期和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85.4%和66.7%,Ⅱ期梅毒为100%;TP -PA 方法除在Ⅰ期梅毒时阳性率为92.7%,其他各期都达到了100.0%。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实际,可采用任何一类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试验,然后用不同原理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来做确认试验。

    作者:李海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对职业健康体检中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探究。方法:将2013年10月于该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30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该组受检者在体检中均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将2014年10月于该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3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组,该组受检者均给予了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受检者对职业健康体检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96.67%,对护士操作技能满意度为98.7%;对体检流程满意度为97.3%,对体检环境的满意度为86.7%,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了受检人员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大力推广优质护理干预方式。

    作者:贾秀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纳洛酮对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纳洛酮对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纳洛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血塞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药物的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脑血栓,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亿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P <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应推广使用该治疗模式。

    作者:俸江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塞临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包晓丹;吴齐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该院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诊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治疗,对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所选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手术成功,未见酮症酸中毒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能够提升围术期并发症出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Portmann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3 w 的 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申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对疑似为异位妊娠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HILIPS -iu22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论:该研究采用的经阴道超声检出率较高,而且无需充盈膀胱,不会受到患者脂肪、体型等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朝侠;洪素丽;陈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自动酶免仪加样针携带污染分析与改进

    目的:以检测丙肝抗体为例,探讨增加酶免仪加样针洗涤次数减少携带污染,从而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丙肝抗体强阳性标本及28例阴性标本按一阳一阴的先后顺序进行检测,通过改变加样针洗涤次数(由10次增加至15次),观察携带污染发生情况。结果:加样针洗涤10次时,阴性标本有3例出现假阳性,洗涤15次时未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合理增加加样针洗涤次数(15次),可降低携带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的发生。

    作者:郭煜;武彩虹;张龙;史连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治疗失禁性皮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失禁性皮炎的重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3M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皮炎的愈合时间。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禁性皮炎,促进伤口愈合,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此外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平新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