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晓丹;吴齐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Portmann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3 w 的 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申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工伤职业康复早期介入效果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分为 A、B 两组进行职业康复,进行康复前后,功能性能力评估比较;就业意愿评估比较;视觉类比标度疼痛评分比较。结果: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早期介入职业康复,能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就业意愿,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为国家大量减少医疗开支,为企业解决经济及劳动力的负担。
作者:刘磊;丛德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烧伤休克期婴幼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方法针对烧伤婴幼儿休克期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低的现象,进行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寻找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 PDCA 循环分析和解决一针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成功率为88.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烧伤休克期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王志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探究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所收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痛风病患者106例。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在进行出院随访时继续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再做过多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血尿酸含量、疾病复发情况及患者对痛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对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在出院后预防疾病复发。
作者:刘荣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前两个治疗疗程内症状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疗效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永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重症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共计76例。现从中随机择取56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8例。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剖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19.8±7.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11.7)e,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3.57%,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取优质护理干预法,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出血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较深远。
作者:南英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当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时,就增加了治疗及护理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安全,但炎症发展易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生命安全,所以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1,2]。为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我院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访;王云娥;付淑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共20例疗瘢痕子宫要求终止妊娠的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通用的人工流产术进行引产,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2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的方法,优于医院通用的人工流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似健康又非健康又非病是中间或者说是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女性的检出率高于男性,40~50岁年龄段较其他年龄段高发,教师、公务员高发。生活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易失眠、倍感疲劳、作息不规律、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反复感冒等等,医学专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作者:姜莲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无痛人流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后对患者宫缩痛的影响和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共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6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术后宫缩痛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缩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行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的宫缩痛,并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意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景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应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该院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1例以及对照组4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射状切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效果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31/41);(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乳腺纤维瘤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环乳晕切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的放射状切口,环乳晕切口疗效确切,对患者创伤小且恢复快,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赵志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抢救中注射生长抑素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8名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一组采用常规抢救方法,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生长抑素。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抢救观察分析,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临床症状及相关重要指标显著低于治疗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小于观察组。结论: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抢救中使用生长抑素可有效改善或减轻临床症状,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学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4例设为观察组,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将另外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88.2%相比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与对照组20.6%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大力推广。
作者:杨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30例患者经病理的证实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0例骨髓瘤大多累及脊柱、肋骨以及盆骨等部位。在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少数患者出现骨质硬化。结果:对比数据发现,X 线诊断敏感性及 X 线诊断准确性和 CT、MRI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 与 MRI 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 >0.05)。通过 X 线、CT 以及 MRI 进行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在影像学的表现特性较强,X 线平片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的全身骨骼进行评估,CT、MRI 适合早期病变和骨质破坏等病症,可以结合 X 线共同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骨髓瘤影像学的检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史万旭;周福兴;安慧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4.3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885,P =0.01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确诊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选择。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该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运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修补术,观察组选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两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上存在差异,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借助无张力疝修补术来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医学的一项进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叶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治疗效果。方法:对该科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的小儿疝横切口420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儿术后并发阴囊血肿或肿胀58例,均自行吸收痊愈;术后复发12例,再次手术痊愈;2例患者术后出现隐睾,再次手术痊愈;其余患儿无任何并发症,平均住院3~7 d 出院。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切口甲级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甘玉荣;余海涛;刘礼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复发现象,对照组复发率为16.1%,对比 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顾建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资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平均每组50例,对比组产妇使用剖宫术分娩,研究组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分娩,分析两组产妇使用不同的分娩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生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明显(P <0.05)。同时研究组的分娩成功率稍微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使用阴道试产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杜柯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