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瑜
目的:探讨腰大肌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腰大肌病变47例,对腰大肌病变的 CT 及 MRI 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腰大肌结核病变中均可见相邻胸、腰椎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并受累腰大肌肿胀;6例腰大肌脓肿内见多房影、分隔影或气体影;腰大肌良性肿瘤1例,转移瘤11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表现为腰大肌不规则肿胀、隆起,内见大片状坏死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血肿6例,密度混杂,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腰大肌萎缩2例,腰大肌体积均匀缩小。结论:多层螺旋 CT 和 MRI 检查对腰大肌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查找原发病灶、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景龙;毛一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60例患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上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详细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发阶段多为春季时期,并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期的疾病复发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时间普遍较为漫长,为了提高此病症的治疗效率,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确切了解患儿的病发特点,使医护人员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使患儿能够尽早恢复健康的身体状态。
作者:李艳;丁欢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1例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切除肿瘤率为48.39%,有1例患者死亡。2组 PFS 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给予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进行治疗之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柴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对比(P >0.05),观察组躁动评分为(2.03±0.1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10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肺部感染率差异。结果:常规组患者满意度76.0%,肺部感染率12.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8.0%,肺部感染率2.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起到积极作用,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冷思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具体疗效。方法:在该院登记在册的老年高血压中随机选取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药物降压基础治疗相同,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年的随访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及血压控制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全身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2.8)分(P <0.05)。结论:对小儿猩红热患儿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患儿病情控制时间,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晋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中医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医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9.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采取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王佳;黄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无痛人流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后对患者宫缩痛的影响和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共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6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术后宫缩痛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0 min 时的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缩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行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的宫缩痛,并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意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景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6例,所有患者透析剂量相似,每周行2~3次透析,4 h /次,透析时间超过2年。所有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灌流2~3 h 后采用血液透析1~2 h,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2~3次/w,4 h /次,血流量200~250 ml /min,透析器相同。联合治疗1次/w,连续治疗8 w。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为77.78%,食欲减退缓解率73.33%,睡眠障碍总缓解率64.52%,骨痛总缓解率72%,不安腿综合征78.57%,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甲状旁腺素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能显著减少患者血中的毒素,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联合治疗费用较高,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很难长期维持。另外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可完全逆转症状,还有待进一步循证医学研究的证实。
作者:石慧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该院选取100例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新技术对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术对组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解毒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控制情况的各项数据普遍高于比对照组,另外从两组患者死亡人数看,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救新技术可以使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病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帮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进行 Meta 分析。方法:以“葛根注射液”、“突发性耳聋”为检索词,在 EMBAS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等中外中数据上,搜索采用葛根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文献资料的研究治疗,采用 Rev-Man5.0软件处理相关文献数据资料。结果:本次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18篇,文献中均分为葛根素组和常规治疗组,经过 Meta 分析,葛根素组患者对突发性耳聋引起的耳聋、耳鸣、目眩等的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 Meta 分析可以看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耳聋、耳鸣、目眩等症状,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顺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一年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25例,此组作为实验组,并与同期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慢性支气管肺气肿患者25例(即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明显提高,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为88%,与常规进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效果较好,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赵琼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利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该院50例过敏性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则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3.04±1.33)d 比对照组(4.78±1.52)d 短,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宗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经临床确诊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相同,但增加了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配合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80%(P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增加。
作者:杨璨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护理干预对高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生活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到该院就诊的186例高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患者出院时填写由世界卫生组织设计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常规基础护理和护理干预对高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高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对护理干预的生活满意度高达94.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护理质量优良。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适合在高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75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痊愈52例,好转20例,3例未愈,无一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34.9±10.5)d;37例一个月内恢复行走,25例三个月内恢复行走,13例三个月后恢复行走;48例感觉障碍消失,27例感觉障碍好转;50例膀胱、直肠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消失,25例好转;随访2年,均未复发。结论:MRI 检查是急性脊髓炎患者初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利利;代文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应用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取药物三联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明显优于对照组75.0%;治疗组 HP 根除率84.78%明显优于对照组5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效理想,根除 HP 概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张月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下一代人口素质的重视也较前明显提高。长期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30多年后,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人口已明显向老龄化,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消退。近二胎政策放宽,经济发展,适龄女性晚婚晚育,可以预见高龄产妇将会越来越普遍。为了可持续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突出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与悠关性。孕期产检和产前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作者:勾宪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尿液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到该院检验科实施尿检的76例患者,全部患者均通过多次尿液检验,所获结果误差较大,了解患者每天服药情况和饮食情况,研究过程中每天收集患者尿液,并予以检验分析,统计整理分析结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包含有尿液送检、临床药物、尿液储存、尿液检验室检验以及尿液采集等,上述因素以尿液检验室检验、尿液采集以及临床药物所占比重较高。结论:尿液检验期间,影响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应合理且有效地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基于此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且合理的措施予以控制,从而确保尿液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杨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