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平新月

关键词:皮肤保护膜, 造口粉, 失禁性皮炎
摘要:目的:针对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治疗失禁性皮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失禁性皮炎的重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3M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皮炎的愈合时间。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禁性皮炎,促进伤口愈合,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此外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人开展护理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60例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于出院时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遵医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不遵医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达到更优质的自我护理质量,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可推广使用。

    作者:谢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60例患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上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详细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发阶段多为春季时期,并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期的疾病复发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时间普遍较为漫长,为了提高此病症的治疗效率,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确切了解患儿的病发特点,使医护人员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使患儿能够尽早恢复健康的身体状态。

    作者:李艳;丁欢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8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 COPD -PI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征。方法:以该院 COPD -PIF 患者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6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IPF 组:FEV1(% Pred)、FEV1(%)的占比较慢性 COPD -IPF 组患者更高,而 FVC(%Pred)则较慢性 COPD -PIF 组更低;IPF 组低氧血症发生率71.43%低于慢性 COPD -PIF 组61.90%,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当COPD 患者伴有低氧血症或者是呼吸衰竭,需防范 COPD -PIF;HRCT 对临床诊断 COPD -PIF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陈苗;胡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治疗的疗效探究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时间范围本院接收的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就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7 d 后视力(0.5±0.1)、治疗30 d 后视力(0.8±0.2)及手术时间(11.1±1.5)min 相较于对照组(0.4±0.1)、(0.5±0.1)、(16.7±2.3)min 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1例;对照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相比对照组16.0%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应用于治疗老年白内障疗效满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视力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作者:闫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无1例出现假体松动或者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包乌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和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6月该疾控中心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比护理前后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孟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理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将30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人依护理不同分为 A 组(行使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和 B 组(行使普通护理模式),每组各有150例。结果:A 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老人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有着相对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公维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 重症护理应用心理护理的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 ICU 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 ICU 重症患者共10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1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 ICU 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使患者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雨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经临床确诊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相同,但增加了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配合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80%(P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增加。

    作者:杨璨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方面根据数据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5%。相比之下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并无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阑尾畸形3例报告

    双阑尾畸形极少,文献报道发生率仅为0.008%~0.24%[1],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并不罕见,我科发现的3例均发生在同一年间,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9岁,住院号11-000242,因“右下腹疼痛2 d”急诊入院,伴有发热,达38.5℃,在当地诊所予以抗感染治疗,腹痛无明显缓解。入院时查体:T 38.3℃,P 92次/分,R20次/分,精神萎靡,急性病容,被动体位,腹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右下腹偏内侧压痛(+),反跳痛(+),Rovsing 征阳性,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占83.6%,胸片未见异常,腹部立位平片提示腹部肠管散在积气影,腹部彩超提示盆腔积液。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当日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右下腹及盆腔脓液约100 ml,盲肠前位探及阑尾,约3 cm ×1.0 cm ×1.0 cm 大小,局部发黑,头端坏疽改变,未穿孔;另距其根部约2.5 cm 盲肠壁腹膜后扪及一条索状组织,打开侧腹膜游离后见其约6 cm ×0.8 cm ×0.8 cm 大小,紧贴盲肠壁,充血水肿,系膜较短但完整,考虑为双阑尾,分别行阑尾切除后关腹。术后病理诊断:(盲肠前位)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证实为双阑尾炎。

    作者:马文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24例,随机抽取62例为对照组行蒙脱石散,另62例为研究组行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9%(61/62)优于对照组的87.10%(5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确切,不仅缩短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还保证了患儿早日康复。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质量分析

    目的:分析国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质量,以不断提高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企业工艺水平。方法:对国内获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资格的86家药品生产企业(共99个批准文号)进行质量抽检;分析指标参照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内统一检验标准即《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结果:共抽取290个批次样品,涉及48家企业,共49个批准文号,占总范围企业百分比为55.8%,占总批准文号比例为49.5%。所抽取290个批次样品中,合格率为98.3%,不合格5个批次,其中性状不合格1个批次、释放度不合格3个批次、耐酸力不合格1个批次。5个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取样自江苏、吉林、湖南、河南及云南5个省份。仓库期保存34个批次均抽检合格,货架期保存256个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7.7%。结论:参照现行检验标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整体合格率较为理想,但仍需在产品性状、释放度及耐酸力等方面进行质量提高,进一步改善生产工艺。

    作者:吴建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8例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共38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 Scr、mALB、BUN 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分析检验意义。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测定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可将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作为确诊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患者病症确诊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抢救中注射生长抑素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8名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一组采用常规抢救方法,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生长抑素。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抢救观察分析,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临床症状及相关重要指标显著低于治疗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小于观察组。结论: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抢救中使用生长抑素可有效改善或减轻临床症状,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学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前两个治疗疗程内症状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脑血栓疾病疗效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永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比较后差异大(P <0.05)。结论: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为重患者肾功能与心功能,且将护理干预措施纳入临床有效降低了治疗及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书娟;胡友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及其应用

    目的: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并观察其应用后免疫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的95例接种者作为研究组,另选2013年10月~2014年9月接受常规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的96例接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种后麻疹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接种者不论既往是否有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麻疹患病史,均接受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为1.05%,而对照组则为5.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能够提高麻疹免疫接种效果,降低麻疹发生概率,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鄢家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探讨

    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为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鼻饲患者33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实验组2(11人)以及对照组(10人),3组均行鼻饲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鼻饲,7次/d,200 ml /次,q2 h;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利用改进方法实施鼻饲。3组鼻饲的体位、速度、日总鼻饲量与鼻饲液的组成成分以及置管方法均具有一致性。观察3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实验组2为45%,对照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350和间隔时间为4 h 对脑卒中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枫;龚丽娜;冯晓琳;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接受多样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该院的40例狂躁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是2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多样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使用 NOSIE 量表进行评分。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人际关系、社会能力等方面改善程度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对躁狂症患者提供多样化健康教育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改善起到帮助,让患者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护患关系也比较和谐,避免了呼唤纠纷,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也更加轻松有序,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