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探讨

史红东

关键词:鼻咽癌, 常规放疗, IMRT,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给予患者调强放疗,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收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鼻咽癌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鼻咽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室如何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

    目的:探讨输液室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问题,找出对策不断提高带教质量。方法:制定带教计划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时间进行带教。结果:在输液室带教过程中发现护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够,理论与临床不能相结合,无菌观念差。经分析采取改进措施,输液室带教问题得到改善。结论:护生在带教后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强化了无菌观念,获得了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输液室的带教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胸椎合并胸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脊髓损伤15例,经过治疗之后,11例患者脊髓损伤情况得到改善。结论: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经过临床治疗之后,患者的脊髓损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于士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了会阴侧切术后产妇9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更满意。可在产科推广。

    作者:黄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体会。方法:对该院200例体检者进行体检中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体检人群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估,结合体检者的年龄,学历和体检频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评估。结果:由评估数据显示,对于不同年龄,学历和体检频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很大的效果,并且有非常大的需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不同性别和患病的体检者没有较大的健康教育需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体检者进行多因素回归方法统计,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很大的效果。结论:由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人们健康体检中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并且体检者受到很多健康知识的教育,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不同体检结果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诗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后访视对产妇健康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正常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接受系统性产后访视,对两组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801,P <0.05);观察组新生儿头围、体重、身高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访视可改善产妇健康状况,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谢良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和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激惹因子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激惹因子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中有25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5.4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借助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激惹因子进行评测,从而预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然后根据评测结果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继芬;李玉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5例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镶牙后口腔疼痛的处理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接收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85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5例患者经由临床针对性护理后,疼痛症状得以缓解,终消退。结论:临床针对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处理过程中,需根据其真实情况选用合适疗法,以缓解口腔疼痛度,提高整体效果。

    作者:张校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不同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近两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的老年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平均6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试验组给予优质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广泛推广并可以应用到临床。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F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上,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内镜检查并确诊的76例老年消化性溃患者为实验组,同时将93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溃疡患者主要症状、发生部位、合并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消化性溃疡中尤以胃溃疡多发52.94%,明显高于对照组23.53%,发病危险、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应常规胃镜检查,确诊后应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来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患者满意度以及母婴保健、喂养知识、育儿知识知晓率,对比分娩后乳房肿胀硬结、尿潴留、早期泌乳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婴保健、喂养知识、育儿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硬结、尿潴留、早期沁乳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母婴健康知识知晓率,减轻经济负担,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施行预防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探究

    目的:研究和探究施行预防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均<0.05。结论:在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和痊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敏;张金辉;罗育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救用救护车的消毒管理

    结合该院救护车使用情况,对污染救护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方法及感染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总结。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经临床确诊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相同,但增加了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配合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80%(P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增加。

    作者:杨璨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后,其疾病控制有效率高达97.15%,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疾病控制有效率达到74.29%,研究组病人在皮肤瘙痒的控制情况方面,要明显好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本人皮肤瘙痒控制有效率,缓解病人痛苦,极大的缩短病人症状消退时间,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该院选取100例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新技术对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术对组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解毒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控制情况的各项数据普遍高于比对照组,另外从两组患者死亡人数看,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救新技术可以使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病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帮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6040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患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6040例输血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9例输注冰冻血浆,有4例输注血小板,有2例输注红细胞,有1例输注冷沉淀。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0例为过敏反应,占62.5%;有3例为发热反应,占18.8%;有2例为肺损伤,占12.5%;有1例为溶血反应,占6.3%。结论: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肺损伤及溶血反应等为常见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过程中应加强输血防治工作开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水平的改进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三级综合医院在职的335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有关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问卷调查,问卷自拟。结果:以60分为及格标准,335名在职护士的平均成绩为(51.93±17.9),未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62%;影响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有个人工作年限和自身专科学习状况等。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其自身专科知识培养和学习,改进以往的管理制度以不断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及自身的认知水平。

    作者:兰文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于家中自行进行康复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结果:4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提升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龚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进行平分,观察组、对照组各为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 <0.05)。结论:将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