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净化从业人员培训实践与体会

杨萍萍

关键词:血液净化, 从业人员, 培训, 实践体会
摘要:目的:探析血液净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实践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培训的35名学员,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手册,建立学员培训记录手册,对学员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通过三个月的有计划、系统的学习,使学员能熟练掌握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专科理论及护理,严格按照专科操作流程规范各项技能操作,并对其培训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35名学员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均能通过专科理论、技能的考核,独立上岗,取得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结论:对血液净化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及技能水平,均能够严格按照专科操作流程规范各项技能操作,值得借鉴。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间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抽签法作为本次分组原则。共设2组,均纳入30例患者。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1组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比两组 HAMA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者:解玉霞;韩宁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身心状况和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4.6%)和护理满意率(91.9%)均高于对照组(83.8%、7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患有高热惊厥的患儿,以临床用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时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惊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高热退去时间和惊厥好转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高热和惊厥症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不会带小儿的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价值显著。

    作者:廖真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对该院的20名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教学,向护理实习生讲解儿科护理中的问题、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并对护理实习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临床带教,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能力均较高,提高了实习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结论: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可激起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其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

    作者:陈秋蓉;杜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该院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诊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治疗,对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所选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手术成功,未见酮症酸中毒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能够提升围术期并发症出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该社区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注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头孢噻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注射患者的过敏程度。结果:两组注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过敏程度为1.5~2.5级;对照组患者为0.5~1级,两组注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应重视联合用药造成的危害,同时对联合用药进行控制,降低对人体各器官造成损害,充分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胎盘前置状态先兆流产应用利托君和硫酸镁治疗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胎盘前置状态先兆流产应用利托君和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胎盘前置状态先兆流产孕妇,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利托君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0%,对比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的显效时间为(57.5±6.9)min,对照组为(121.4±15.8) min,对比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的延长妊娠时间为(28.3±5.5)d,对照组为(15.0±4.3)d,对比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胎盘前置状态先兆流产的治疗上,利托君的临床疗效优于硫酸镁,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确诊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选择。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报告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2例。方法: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结论: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更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锡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塞临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包晓丹;吴齐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止泻、补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组间差异(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快速康复。

    作者:孙箭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病人中,对其健康知识掌握率、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和在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的研究组,然后将对照组病人与研究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平均为(8.31±2.21)d,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12.36±2.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健康知识掌握度上,研究组病人掌握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病人中,能够缩短住院的时间,提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廖华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在改革推动下,医药卫生制度不断革新,与此同时,国内医疗市场变化极大,民众对公立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作为公立医院,必须立足于绩效考核,实行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该文从服务人民群众、倡导现代化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提出明确公立医院性质和绩效考核意义,理性分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医院考核、社会反馈、现实矛盾、指标内容等角度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改革起到丰富理论、推动实践的作用。

    作者:吴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酶循环放大技术检测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基于酶循环放大技术检测肿瘤标记物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基于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 Raman 信号分子放大技术对凝血酶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 DNA 循环信号放大分子的生物传感器,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 DNA 循环放大的检测中得到了应用。结论:这一技术的合成相对容易,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良好,在蛋白质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昌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孕产妇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其防治措施及对母婴造成的危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产时、产次、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与切除以及胎盘植入、数学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行计划分娩并全面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加强孕期保健,落实产时预防及产后出血抢救措施,确保孕产妇无性命危机。

    作者:赵彩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治疗失禁性皮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失禁性皮炎的重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3M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皮炎的愈合时间。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禁性皮炎,促进伤口愈合,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此外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平新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输血前患者血液不规则抗体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及与临床安全输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申请临床输血的患者15800例患者,对其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15800例患者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6例,阳性率为0.61%;无妊娠史的2020例女性患者未检出阳性病例;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规则抗体分布中 Rh 系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93.7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极其有必要,有过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进行筛查,从而成为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鲁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无1例出现假体松动或者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包乌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干眼症患者与常人的对比敏感度,及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22例(44眼)作为干眼症组,将常人22例(44眼)作为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比敏感度的检测,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对比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患者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不同频度对比敏感度有一定提升,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具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干眼症患者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手段,提高干眼症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手术室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手术病人共10例(治疗组),本组接受皮肤预处理时所用材料是75%的酒精;同期选择手术病人共1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本组接受皮肤预处理时所用材料是生理盐水,对2组入选病人消毒效果。结果:所有入选病人都已完成手术,预处理后2组细菌数对比有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手术前、术中30 min、术中60 min、术后120 min 等时间段的细菌数对比无差距(P >0.05)。结论:对于手术病人,如果其手术时长超过2 h,通常需要选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预处理,通过对病人皮肤表面的污物以及细菌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杀菌目标,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王苏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