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杨静宁

关键词:干扰素, 复合治疗, 慢性, 丙型病毒性, 肝炎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添加苦参进行干扰素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复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耳鼻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52例接受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分别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和扶他林作为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4%)高于对照组(75%),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低于对照组(19.7%),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耳鼻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扶他林是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耳鼻喉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文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8%,高于观察组15.4%,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郑淑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医在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为理念,借助科学手段,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与实验发展,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方法,并对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作者:潘立江;吴云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几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客观评价几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临床效果,寻找提升阴道细菌检验精确性的检验手段.方法:以随机法选择该院2013年07月至2015年07月接收的50例阴道炎患者,在对其阴道内的分泌物进行采集的基础上,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法、革兰氏染色方法以及细菌培养方法予以检验,观察所有入选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客观比较.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法(a组)检出率是76.00%,革兰氏染色方法(b组)检出率是38.00%,细菌培养方法(c组)检出率是80.00%,a组与c组之间没有较大差异(P>0.05),b组与c组之间有差距(P<0.05),a组与b组之间同样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阴道炎患者,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法予以检验不仅敏感性较高,而且有较高特异性,加之操作程序便捷、简单,可推广.

    作者:张婉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与毒性反应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9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疗组行放射治疗+紫杉醇化疗,单纯放疗组仅行放射治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疗效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且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可耐受.

    作者:宋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体化急救模式在重型创伤患者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急救管理新模式,分析其在重型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救治的重型创伤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另外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采取一体化急救护新模式后,观察组有效急救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救治力度,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青;吴丰学;代凌云;李良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时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中抽取80例,均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全部行腹部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出子宫内膜病变者共70例,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子宫黏膜下肌瘤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0%,子宫内膜增生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5%,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1%,急性子宫内膜炎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征比较明显,便于诊断与鉴别,因此,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土源性线虫感染在峨眉山市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

    目的:探究土源性线虫感染在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峨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筛查出的50例土源性线虫感染学龄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学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评估两组受试者认知能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认知能力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源性线虫感染严重影响学龄儿童智力及认知功能,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了较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应予以密切关注.

    作者:刘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铂类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与临床

    目的:该研究通过检查铂类药物使用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观察、比较铂类化疗药物剂量累积引起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临床上的神经毒性分级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灵敏性.方法:用肌电图检测45例铂类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分别化疗2、4、6个周期后进行外周神经毒性的评价及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2、4、6周期结束后21 d检查,分别有27例、36例、41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异常,发生率为60.0%、80.0%、91.1%;分别有14例、21例及28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46.7%、62.2%.6周期化疗,患者自觉神经毒性症状逐渐加重,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CIPN)电生理改变与临床神经毒性分级呈正相关性,且电生理异常早于患者自觉症状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早期发现CIPN.

    作者:邵景芳;杜方民;施巧完;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层疾控机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方法:采用经验性的总结方法,研究影响分析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结果:规范的实验过程(过程控制),良好的硬件(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配备先进优良的实验设备、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和软件(优秀的实验人员、应用标准科学的实验方法)是疾控中心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客观的必要条件.结论:“全程控制+合格硬件+合格软件”的“1 +2 +3”模式是保证疾控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获得相对准确度较高的实验室结果、为疾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的重要因素.

    作者:荆小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使用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共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ESD术中采用Hook刀+IT刀;观察组患者在ESD术中采用Dual刀,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Dual刀进行手术后,其手术创面愈合情况总有效患者达30人,总有效率达93.8%,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其有效共19人,总有效率为59.3%,两组器械刀使用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时,使用Dual刀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钱龄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该院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包括33例预后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对照组患者包括30例预后良好、12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无论是显微手术或是血管内栓塞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式均有优缺点,术中需结合患者自身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向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改善肾病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6例肾病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每组各28例.对比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并发症几率.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健康知识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肾病综合症病人,给予病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妇科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之外,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然后通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问卷三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与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与恐惧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广西来宾市五种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来宾市5类直接食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对可能发生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0-2010)和《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之七“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来宾市的盒饭、果蔬饮料、熟肉制品、糕点、凉拌菜这五种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分析各种食品的阳性率.结果:152份5类直接食用食品中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阳性率5.92%.其中盒饭的阳性率6.81%;果蔬汁饮料阳性率4.88%;熟肉制品阳性率6.67%;糕点阳性率0.00;凉拌菜阳性率10.5%.结论:来宾市市场售卖的直接食用的食品存在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黎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急诊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脑梗塞患者主要临床护理方法,评价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和护理124例脑梗塞患者,依次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前者行常规脑梗塞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之间126例接受血清生化检验患者的血清标本,取患者空腹静脉血8 ml,取其中2 ml立刻进行离心处理并进行检验;另外的6 ml血液分别放置于甲、乙、丙三个试管中.结果:对比对照组,甲组样本中除ALB与CK指标之外均出现明显下降;乙组样本保存2h之后的氯离子浓度下降,12 h后钾离子浓度上升,24h之后LDH、AST等指标上升;丙组试管冻存1 w之后除ALB、AST与GLU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有明显改变.结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接诊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为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另3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主观幸福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述数据的对比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异位妊娠患者实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帮助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颖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形象的提升

    护理形象是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是提高现代护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护理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护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综合效应的整体形象,是护士综合素质与修养的反应.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5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超声检查的回顾性分析,采用探头加压、多切面显示、左右交替探测及利尿剂的使用等方法观测结石显示率.结果:15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中段输尿管结石29例,占19.3%,下段输尿管结石121例,占80.7%.结论:超声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采用多种综合方法检测,可提高结石显示率.

    作者:卫锁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