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杨静宁

关键词:干扰素, 复合治疗, 慢性, 丙型病毒性, 肝炎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添加苦参进行干扰素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复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Quadrant通道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目的:分析Quadrant通道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方法:随机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观察组借助Quadrant通道下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Quadrant通道下手术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存在差异统计(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Quadrant通道下治疗,临床疗效好、恢复期短、术后腰部疼痛症状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患者临床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谢大伟;李江龙;陈春;江深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应用宫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时使用宫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9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β-HCG的转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镜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娟;李燕;郭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36例(144眼)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7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湿棉片湿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39%,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共接收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这些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8.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优秀,此次观察组有48例患儿有面红口干症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的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影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温馨护理在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应用温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从该院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间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92例,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单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温馨护理,将两组的SDS和SAS评分作比较,并使用护理满意情况调查表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心理焦虑、心理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情况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应用温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实现护患密切配合,还可以提高产妇的产褥期康复知识、母婴情感知识,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脑电图与静态(常规)脑电图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动态脑电图与静态脑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癫痫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动态脑电图及静态脑电图的诊断.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静态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动态脑电图中痫样放电率高于对照组,正常率低于对照组,总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静态脑电图的总异常率高于静态脑电图,痫样放电率高于静态脑电图,正常率低于静态脑电图,总异常率高于静态脑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在癫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好于静态脑电图,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李灵江;罗忠;徐忠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观察和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高患率,分析其相关因素,以采取应用抗生素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行普外科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6.88%,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63%(2例),7.21%(15例),13.89%(5例);性别、急诊、高血糖、切口类型、切口长度、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1);二、三联给药病人切口感染发生率(11.11%)高于单独用药(2.22%),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采用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师的操作技能,开展微创手术及手术切口监护,重视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作者:樊友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丙肝病毒血清分型研究

    目的:对收治的丙型肝炎病患者情况进行血清学分型研究,评价丙肝病毒(HVC)血清分型在医院临床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取来医院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100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来检测待检血清的特异性抗体,对这100份血清进行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检测出有特异性反应的血清96份,血清学分型检测率达到96%,其中1型54例,2型32例,1和2混合型10例.结论:HVC血清分型方法有非常高的分型率(这96%),能够有效的检测出丙肝病毒血清型,该分型方法适用于医院临床检测.

    作者:王黎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时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中抽取80例,均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全部行腹部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出子宫内膜病变者共70例,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子宫黏膜下肌瘤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0%,子宫内膜增生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5%,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1%,急性子宫内膜炎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征比较明显,便于诊断与鉴别,因此,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时使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共83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40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乌司他丁,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乌司他丁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心理指导对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影响效果

    目的:探究心理指导对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2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给予不同心理指导方案后,术前30 min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手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普外科患者心理指导可以有效缓解其术前焦虑,降低术后疼痛,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琼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行腹壁病灶切除术,治疗后皆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超声检查可确诊.腹壁病灶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要严格操作,注意保护腹壁切口,避免子宫内膜种植.

    作者:姜丽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 <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作者:高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拔针后应用PE医用胶布加压止血的研究

    目的:减少按压时间,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及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随机选择患者,对于表浅动静脉拔针时或患者输液或抽血结束后,准备一条5~8 cm PE膜弹力透气医用胶布,然后将一根无菌棉签上的棉球放置胶布的中心,将患者头皮针处的胶布全部揭下,这时将准备好的胶布两端向两头轻拉,然后将棉球对上针眼处,胶布按压牢固(注意不要将胶布粘贴住针柄,要将胶布完全粘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由于拉力作用,起到加压的作用),然后一手按压棉球处,另一手将拿住针柄将针拔出,按压5 s后松开,再观察5 s后棉球处无出血,即可放心离去.通过应用PE膜弹力透气医用胶布覆盖棉球给予加压止血,观察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临床共研究74例,失败6例,成功率为92%.结论:通过对表浅动静脉拔针后应用PE膜弹力透明医用胶布加压止血的研究,可有效的减少按压时间,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及保障患者安全,可在全院推广.

    作者:关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时机的选择

    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来,我们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些经验,总结如下: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尤为重要,许多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了解程度还是以为药物是有效的.我们接诊的突发性耳聋病人多在2 w以上,甚至有一些是在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用过很多的西药、中药、针灸等治疗不见效果后才选择了高压氧治疗,但经几个疗程治疗后不见好转,终丧失了信心,我们更为患者感到惋惜.因为在1 w内内耳由可逆向不可逆移行的临界线,病程长,毛细胞听神经末梢缺氧时间太长造成变性、坏死.即使加强氧的供应也无济于事,因此突发性耳聋病人应接急症处理,不失时机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常见的病理改变为螺旋器萎缩,听毛细胞减少,外淋巴间隙渗出,造成内耳缺血缺氧,有氧代谢减弱,引起毛细胞变性,听力衰退,而高压氧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状态.其机理为:

    作者:姜莲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薰洗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薰洗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外科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肿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水肿消失时间为(3.5±0.5)d,明显快于对照组(7.5±1.5)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5±5.5)d,明显快于对照组(22±6)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抗菌、抗炎、消肿、抗血栓形成和麻醉的作用,兼具治疗总有效率高、水肿消失快、创面愈合快等特征,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病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中PGF2α浓度变化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药物渗透性,且药物副作用与西药相比较小,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4.12%,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依从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差异,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实施健康宣教,能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积极与临床配合,缓解疼痛程度,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谢麒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星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糖尿病病率持续上升,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大负担.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新流行病调查警示每1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但我国目前在糖尿病的研究、干预、防治等方面基础十分薄弱,专业人才非常缺乏.纵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管理者如何有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朱素英;于慧;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农村优生优育优教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很多家庭意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原因,农村整体的人口素质与城乡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优生优育优教工作的开展,总结实际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是有效进行农村“三优”工作的关键.

    作者:焦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