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兰
目的:讨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南丹县大厂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共接收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这些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8.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优秀,此次观察组有48例患儿有面红口干症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的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影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压力、高紧张、高负荷的职业,在目前医疗状况下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堪忧,通过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希望能以合理的膳食途径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但是要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合理的膳食只是主要途轻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合理的膳食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作者:魏薇;刘妍;任玉茹;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内科结合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与同期对照组83.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积分、APACHE-Ⅱ评分、CRP水平、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曹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方法:以YYNW院201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位于肝门处15例、肝左叶和肝右叶分别为7例和5例、同时侵犯肝内胆管及肝门(混合型)5例;5例未显示胆管内肿块性病灶,27例门脉期和中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10例轻度强化,17例明显强化,使延迟扫描病灶密度降低,病灶边界显示清楚,无边缘强化或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宏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方法:采用经验性的总结方法,研究影响分析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结果:规范的实验过程(过程控制),良好的硬件(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配备先进优良的实验设备、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和软件(优秀的实验人员、应用标准科学的实验方法)是疾控中心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客观的必要条件.结论:“全程控制+合格硬件+合格软件”的“1 +2 +3”模式是保证疾控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获得相对准确度较高的实验室结果、为疾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的重要因素.
作者:荆小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进行治疗的200名狂躁抑郁症患者作为该次调研的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基础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基础组的药物应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观察组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通过对病人进行狂躁量表测试的方式验证其治疗效果,分别对使用药物之前以及在接受治疗的1、2、3个月的月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在评定过程当中,减分率≥50%的患者被视为治疗有效,而狂躁量表低于5分的患者视其为痊愈.结果:通过药物的治疗后,基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出现16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16%,观察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7%.通过对两组数据对比,其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相障碍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而言,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的方式更加具有优势性.
作者:吴学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与讨论内科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为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对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对组进行常规性护理.结果:通过优质护理的干预,研究组明显优于比对组,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是内科病房患者首选护理模式,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何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70例,在起病后24 h内对患者运用心电图进行常规检查,并于三星期内再次运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心电图变化特点.结果:在70例研究对象中,心电图表现异常的有56例.其中有16例患者心律紊乱:心房颤动、短阵性室速、室颤及游走性节律、房性其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有32例患者S-T断延长及移位、U波出现、T波低平、倒置;有8例患者传导障碍:P-R间期延长,房室或结性心律分离.结论:心血管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变化直接影响着心电图的异常率,因此,心电图的异常率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麦尔普·艾尼;阿不都克尤木·亚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行以小剂量的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使用麻醉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单一的丙泊酚麻醉,对实验组则行以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麻醉之后均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参照组的患者术中体动、清醒时间等都要明显地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相对的,在镇静评分上两组没有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临床中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接受小剂量的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使用的麻醉方式,效果更加理想,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袁永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该院接收的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到院诊断治疗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采取等分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基础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表现缓解情况实施观察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77.8%,二者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症状表现和体征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吕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56例对照组和56例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均显著降低,DBP、SBP、LVEF和FS明显升高;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康复医学发展的同时,康复护理正在成为护士职能扩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提出,康复与护理这两门学科将有越来越多的联系和相关.目前,康复护士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在临床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社区医疗卫生部门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更是关系着我国众多百姓的健康.故,我们急需找到突破口,为提高社区康复护理的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作者:胡铃;龚丽娜;林婉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糖尿病病率持续上升,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大负担.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新流行病调查警示每1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但我国目前在糖尿病的研究、干预、防治等方面基础十分薄弱,专业人才非常缺乏.纵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管理者如何有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朱素英;于慧;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接诊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为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另3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主观幸福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述数据的对比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异位妊娠患者实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帮助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颖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急诊脑梗塞患者主要临床护理方法,评价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和护理124例脑梗塞患者,依次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前者行常规脑梗塞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简要阐述小儿抽动障碍的表现及中医治疗.强调脾虚痰聚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列举通过调脾祛痰来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实例.
作者:苏宗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感染患儿的治疗方法及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该科治疗的38例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于患儿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护理环境及护理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率.结果:38例耳前瘘管感染患儿经过引流术或手术治疗以及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结论:护理人员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44例需要进行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接受颅骨修补术的早晚将其分为A(72例,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2个月内颅骨修补术)、B(72例,分流术2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两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均没有死亡病例发生,而A组与B组对比,各项疗效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无感染、分流管堵塞等情况;B组4例感染、2例分流管堵塞,经比较,差异显著(x2 =7.897,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2个月内)早期颅骨修补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考虑推广应用.
作者:兰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该研究通过检查铂类药物使用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观察、比较铂类化疗药物剂量累积引起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临床上的神经毒性分级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灵敏性.方法:用肌电图检测45例铂类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分别化疗2、4、6个周期后进行外周神经毒性的评价及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2、4、6周期结束后21 d检查,分别有27例、36例、41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异常,发生率为60.0%、80.0%、91.1%;分别有14例、21例及28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46.7%、62.2%.6周期化疗,患者自觉神经毒性症状逐渐加重,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CIPN)电生理改变与临床神经毒性分级呈正相关性,且电生理异常早于患者自觉症状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早期发现CIPN.
作者:邵景芳;杜方民;施巧完;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